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血浆
  • 2篇血浆脂联素
  • 2篇脂联素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障碍
  • 1篇心理状况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浆脂联素水...
  • 1篇血性
  • 1篇脂联素水平

机构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海南省医学院...

作者

  • 5篇冯艳春
  • 5篇刘娜
  • 4篇徐树军
  • 1篇邵建苹
  • 1篇陈业鹏
  • 1篇周勇
  • 1篇朴影
  • 1篇王慧
  • 1篇郑玉霞
  • 1篇厉国艳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脂联素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各80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80名,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ACI组、TIA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1)。ACI组脂联素水平较TIA组更低(P〈0.01)。斑块组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O.01)。结论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娜徐树军冯艳春朴影王慧
关键词: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脂联素
肾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与血浆脂联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肾动脉硬化所致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探讨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肾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经超声证实的肾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对照组30名,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肾动脉硬化所致肾功不全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有所下降。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肾动脉硬化患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子。
邵建苹刘娜郑玉霞冯艳春厉国艳
关键词:肾动脉硬化脂联素
神经内科就诊患者心理状况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提高综合医院医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 2012-07间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280例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以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多以神经症和情感障碍为主;神经症和情感障碍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者占91%.结论 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存在心理障碍患者59.3%,多以焦虑、躯体化障碍为主,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为主.
刘娜徐树军冯艳春
关键词:心理障碍神经内科门诊
含缓释淀粉肠内营养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EN)乳剂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标准配方EN组和含缓释淀粉的整蛋白型EN组。入院当天、第1周、第2周、第3周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营养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对照组每日血糖漂移范围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1周、2周时营养状况基本一致(P>0.05);2周、3周时两组胆固醇均较支持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富含缓释淀粉的EN乳剂完全能够满足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支持。
刘娜徐树军冯艳春
关键词:脑卒中缓释淀粉肠内营养
MMP-9、GFAP和FN浓度与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维连接蛋白(FN)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64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64例在体检中心体检的受试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的MMP-9、GFAP和FN浓度。根据入院后1周的颅脑MRI检查结果,将病例组分为出血转化组9例和非出血转化组5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分析MMP-9、GFAP和FN的检测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的MMP-9浓度、GFAP浓度、FN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血转化组合并心房纤颤的比例为44.44%,入院收缩压为(181.94±19.63)mmHg,入院舒张压为(97.74±10.31)mmHg,MMP-9浓度为(1 369.91±358.31)μg/L,GFAP浓度为(3 598.82±632.71)ng/L,FN浓度为(4 828.91±749.28)μg/L,均显著高于非出血转化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心房纤颤、MMP-9浓度、GFAP浓度、FN浓度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MMP-9、GFAP、FN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为70.91%,阳性预测值为30.43%,阴性预测值为95.12%,准确度为71.88%。结论心房纤颤,MMP-9、GFAP和FN水平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MMP-9、GFAP、FN的联合检测预测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发生价值优于单独检测或者两两联合检测。
刘娜徐树军王淑荣陈业鹏周勇冯艳春
关键词:MMP-9GFAPFN脑梗死出血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