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军
- 作品数:24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131I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为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意义,对2001年以前本院核医学科门诊行131I治疗的165例甲亢病人自身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抗体不同分为3组,A组TRAb阴性,Tg Ab、TMAb阳性;B组TRAb 、TgAb、TMAb均为阳性;C组TRAb阳性,TgAb 、TMAb阴性,131I 治疗后定期复查随访各组患者晚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发生率.结果,服药1年后甲低发生率分别为A组20%(9/45),B组12.2%(5/41),C 组2.5%(2/79),A 组明显高于C组(χ2=8.769,P<0.05);服药3年后甲低发生率分别为A 组37.7%(17/45),B组21.9%(9/41),C组5.1%(4/79) ,A 组明显高于C组(χ2=21.811,P<0.01),B 组明显高于C 组(χ2=6.317,P<0. 05).提示甲状腺自身抗体对选择131 I治疗甲亢患者有指导意义.TRAb 阳性,TgAb 、TMAb 阴性者,即Graves 病患者适合131 I治疗.
- 刘保军张大军
- 关键词:甲状腺自身抗体^131I甲状腺机能亢进
-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患肾功能评价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患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3例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的患肾进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患肾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主要表现为 2 - 3级 ,即放射性摄取中度以上减少 ,占 6 5 .2 %。其中Ⅰ级 2例占 8.7% ,Ⅱ级 5例占 2 1.7% ,Ⅲ级 10例占 4 3.5 % ,Ⅳ级 6例占 2 6 .1%。GFR均值分别为 33.5ml/min、2 5 .6ml/min、16 .8ml/min、8.9ml/min ,无 0级。手术 2 2例 ,切除 18例 ,保留 4例 ,保留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对帮助术前判断患肾是否还有保留价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法具有简便 ,无创伤 ,灵敏度高及可重复性的特点 。
- 吕志勇刘保军陈福宝李娟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肾功能
-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判断2型糖尿病肾小球功能的意义
- 2007年
- 为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功能的临床价值,分析正常对照者18例、2型糖尿病患者62例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临床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按WHO诊断确诊,将尿蛋白半定量测定结果分3组,获得总肾与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①2型糖尿病各组总肾及分肾GFR均低于对照组;②总肾及分肾GFR与尿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62,-0.498,-0.524(P<0.01)。③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例总肾GFR正常,而分肾GFR高于正常,有2例总肾与分肾均高于正常。表明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功能有一定价值。
- 刘保军王连新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小球滤过率放射性核素显像DTPA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肠激素的变化被引量:2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方法对 2 0例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及 3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运动障碍型 ,FD组 )患者进行了空腹及脂餐后 6 0min血浆胃动素 (MTL)、血管活性肠肽 (VIP)、生长抑素 (SS)、胆囊收缩素 (CCK)水平测定。结果 FD组空腹及餐后MTL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VIP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SS测定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餐后FD组CCK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血浆MTL、CCK、VIP 。
- 李娟孙晓宁刘保军张莉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MTLCCKVIP
-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H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评价核素肺通气 灌注(V Q)显像、螺旋CT肺动脉造影(HCTPA)及血浆D 二聚体在诊断肺动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疑为肺动脉栓塞(PE)患者4 2例,男2 6例,女16例,平均年龄( 4 9 18±16 5 6 )岁,均行核素肺V Q显像、HCTPA及血浆D 二聚体测定。其中32例患者在行肺灌注显像时,选择双足背静脉注射肺灌注显像剂,同时完成双下肢静脉显像。结果 4 2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诊断为PE ,肺V 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 12 %、90 4 8%和94 12 % ,HCTPA分别为85 2 9%、83 33%和93 5 5 % ,D 二聚体分别为5 2 94 %、5 7 14 %和90 0 0 %。32例行下肢深静脉显像的PE患者中2 0例有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肺V Q显像无创、安全、简便,诊断PE的灵敏度、准确性高。核素肺显像诊断亚肺段水平PE的能力明显高于HCTPA。
- 李娟刘保军赵峰何丽荣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血浆D-二聚体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像诊断肺动脉血栓阳性预测值
- 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16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发病机率 ,病灶分布以及临床症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与骨转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 160例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有 75例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发生率为 46 9%。伴有骨痛者 ,其骨转移发生率为 5 6 8% ,明显高于不伴有骨痛者。单纯癌和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最常见病理类型 ,同期两者的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Ⅰ~Ⅳ期的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 2 8 8%、3 5 6%、69 6%和 78 8% ,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 :乳腺癌极易通过血运转移至骨骼 ,术后伴或不伴临床症状 ,定期随访骨显像都是必要的 ,一旦发生骨转移 ,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判断、疗效评估等有重要意义。
- 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核素全身骨显像肿瘤转移
- 轻度脑外伤患者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研究轻度脑外伤后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 3 9例无意识丧失、CT检查正常的轻度脑外伤患者进行99Tcm 双半胱乙酯 (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以双侧小脑平均每像素的均数为参比值 ,计算各大脑感兴趣区 (ROI)放射性计数比值(RAR)。大脑皮质或基底神经节RAR低于 70 % ,颞叶中部低于 50 %视为异常。结果 3 9例患者中2 3例 (59% )SPECT显示异常 ,其中 3例为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 ,2 0例为局部血流灌注减低灶 ,共计 74个病灶。伤后 3个月内脑血流灌注异常 15例 ,2例为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 ,13例为局灶性血流灌注减低 ;13例中发现病灶 58个。 8例受伤 3个月后显像异常者 ,1例为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 ,7例为局灶性血流灌注减低 ,发现病灶 16个。结论 轻度脑外伤后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 ;无意识丧失的脑外伤患者可出现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 。
- 李娟刘保军赵峰夏玉成何丽荣
- 关键词:轻度脑外伤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临床症状
- 核素肺灌注/肺通气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评价核素肺显像对肺栓塞 (P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PE的 2 4例患者行肺灌注/肺通气 (PPI/PVI)显像 ,对其中 6例同时行下肢深静脉造影 (RNVI)。结果 核素肺显像对PE的诊断准确率为10 0 %。结论 核素肺显像对PE的诊断是一种准确。
- 赵峰李娟朱燕清刘保军李经文
- 关键词:肺栓塞放射性核素显像
-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患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Tcm-DTPA 肾动态显像对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患肾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的患肾进行99Tcm-DTPA 肾动态显像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 刘保军
- 文献传递
- ^(99)Tc^m-MIBI与^(99)Tc^m(Ⅴ)-DMSA肺显像的对比研究
- 2000年
- 李娟刘锦铭李经文刘保军
- 关键词:肺癌^99TC^M-M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