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坚

作品数:71 被引量:524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水合物
  • 22篇天然气水合物
  • 22篇气水
  • 22篇气水合物
  • 22篇沉积物
  • 14篇地球化
  • 14篇地球化学
  • 12篇同位素
  • 12篇孔隙
  • 11篇孔隙水
  • 9篇海洋沉积
  • 9篇海洋沉积物
  • 8篇地球化学特征
  • 8篇南海北部
  • 8篇化学特征
  • 8篇海域
  • 8篇表层沉积物
  • 7篇西沙海槽
  • 7篇海槽
  • 7篇海底

机构

  • 64篇广州海洋地质...
  • 11篇南京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河北理工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美国迈阿密大...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河北省矿业开...

作者

  • 71篇刘坚
  • 27篇陈芳
  • 19篇陆红锋
  • 19篇陈道华
  • 18篇吴能友
  • 14篇廖志良
  • 10篇杨涛
  • 10篇蒋少涌
  • 10篇程思海
  • 9篇周洋
  • 7篇苏新
  • 7篇葛璐
  • 7篇葛同明
  • 7篇庄畅
  • 7篇杨競红
  • 7篇张欣
  • 6篇凌洪飞
  • 6篇杨胜雄
  • 5篇吴聪
  • 5篇张光学

传媒

  • 1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0篇南海地质研究
  • 4篇地学前缘
  • 3篇现代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岛、华南大陆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古地磁研究
<正>1992年以来,我们在执行地矿部深部地质研究计划《南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研究》课题过程中,开展了南海及周围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古地磁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综合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了海南岛和华南大陆进行晚古生代至...
吴能友刘坚葛同明曾维军
文献传递
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溶解无机碳(DIC)的碳同位素分析方法
海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溶解CO2(以HCO3存在),其δ13C值组成十分恒定,一般在0‰值附近。赋存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往往含有比海水更高的溶解CO2含量,且其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对这些溶解CO2的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
杨涛蒋少涌赖鸣远杨競红凌洪飞吴能友黄永样刘坚陈道华
关键词:碳同位素溶解无机碳海洋沉积物孔隙水
文献传递
南海东北部沉积物柱状岩心的碳酸钙地层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运用碳酸钙地层学方法研究了南海东北部的13条沉积物岩心的碳酸钙含量特征,识别了三组沉积物岩心:第一组为分布在南海碳酸盐溶跃面之上、碳酸钙旋回遵循南海"溶跃面规律"的HD26、HD48和HD69等岩心,它们的平均沉积速率最低;第二组是分布在溶跃面之上、碳酸钙旋回不遵循南海"溶跃面规律"的HD4、HD170、HD196A和HD319等岩心,它们临近河口入海处,主要受河流携带的陆源物质的影响,平均沉积速率最高;第三组岩心为溶跃面之下、碳酸钙旋回遵循南海"溶跃面规律"的HD77、HD83、HD86V、HD109、HD133、HD200等岩心,平均沉积速率在三组岩心中属于中等。碳酸钙地层学研究表明,这些岩心最多可以划分出三个沉积时期,对应于氧同位素1、2、3期,它们在不同时期物源供应存在变化。
陆红锋刘坚陈芳周洋廖志良张欣郑凯清
关键词:沉积速率
南海东北部HD196A岩心的自生条状黃铁矿被引量:29
2007年
自生黄铁矿是海洋沉积物缺氧硫酸盐还原过程的主要产物。南海东北部的HD196A岩心中发现大量条状的自生黄铁矿,以中空或实心为主。含量分析表明,岩心500cm附近为黄铁矿富集带,与沉积物有机碳(Corg)、硫酸盐[SO4]2-、甲烷(CH4)以及碳酸钙(CaCO3)的地球化学特征分界一致,是岩心的沉积边界,反映了沉积物所处的缺氧环境。岩心沉积物地球化学剖面表明,有机质参与的硫酸盐还原过程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是黄铁矿形成的主要因素。黄铁矿异常可以作为指示沉积物甲烷异常的标志之一。
陆红锋陈芳廖志良孙晓明刘坚程思海付少英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冷泉碳酸盐烟囱的甘油醚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组成被引量:8
2011年
在现代冷泉体系中,甲烷缺氧氧化(AOM)是海洋沉积物中甲烷消耗的主要途径.AOM以微生物,即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为媒介氧化甲烷,并还原硫酸根,同时促进冷泉碳酸盐岩的形成.东沙海区冷泉碳酸盐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为烃类和醚类异戊二烯.与东沙海区不同的是,神狐海区同时存在甲烷缺氧氧化古细菌相关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相关的两大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样品中发现了3种AOM标志化合物:含双植烷链的甘油醚(archaeol)、非类异戊二烯结构的二烷基甘油醚(DAGE1f)和单环二植基甘油二醚(单环MDGD).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亏损的δ13C值(δ13C值在-15‰^-104‰之间),明显低于一般海相沉积物中脂类的δ13C值,充分表明其生物成因的甲烷来源.神狐海区烟囱状的冷泉碳酸盐岩同时反映了该海区曾经发生过持续的富甲烷流体的喷流活动,推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可能是该海区烃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葛璐蒋少涌杨涛杨競红吴能友张光学刘坚
安比拉事件在中国存在的证据被引量:4
1992年
黄土地层、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层以及雷州半岛英利火山岩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布容极性时出现有反极性地磁场。英利火山岩的K—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为0.58±0.13Ma。据气候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资料确定,黄土地层和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层的反极性层段的年代分别为0.45Ma和0.47—0.48Ma。这些反极性层段的年代相当于安比拉事件的年代。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地层揭示的这一事件证实了安比拉事件为全球性极性倒转,并非极性漂移。安比拉事件的确定将为中、晚更新世地层的划分提供磁极性的依据。
葛同明樊利民刘坚
关键词:地磁学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的自生矿物特点及其在南海的发育情况被引量:9
2006年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出现的岩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自生碳酸盐岩的典型特点为极负的δ^(13)C_(PDB)值(最低可达-70.0‰)、正的δ^(18)O_(PDB)值(+2.5‰~+6.5‰),碳酸盐矿物主要为镁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菱铁矿。黄铁矿以霉球状、条状为主。石膏则主要为自形晶体,透明。此类自生岩石矿物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或水合物的形成效应有关。南海沉积物中出现的自生碳酸盐岩、黄铁矿和石膏,其特点与水合物沉积环境中的十分类似,预示了南海可能存在有利于水合物成藏的地球化学过程。
陆红锋陈芳刘坚廖志良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碳酸盐岩黄铁矿
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烃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GC-MS技术测定了南海东北部东沙海域沉积物柱样HD196A中的有机物,共检测出90多种烃类化合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支链烷烃、多环芳烃等化合物。正构烷烃分布曲线的形状、碳数范围、主峰位置以及CPI值和OEP值说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是大陆高等植物和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源,并以陆源高等植物来源占优势。研究还表明,随着深度增加,柱样中重烃减少,而轻烃增加,奇偶优势指数趋近于1,长链烷烃和支链烷烃减少,芳烃的甲基化和甲基重排作用等,均显示出该区沉积物成熟度较高。同时结合该区已有的研究资料(烃类气体——甲烷、重烃组分分布,以及热释光、有机碳等),其高值异常区与本次研究站位相吻合,显示该海区具有烃渗漏来源,是海底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的有利地区。
吴能友邬黛黛叶瑛刘坚张平萍陈雪刚郑凯清陈芳陆红锋
关键词:沉积物烃类化合物
南海西部深海平原SA14-34岩心浊流沉积特征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对位于南海西部深海平原的SA14-34岩心进行详细的沉积物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心岩性复杂多变,沉积了粘土、粉砂质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砂质粉砂、砂和粉砂质砂等7种沉积物类型。浊流沉积发育,至少已识别出4个特征明显的浊流层。浊流层厚度为18~120 cm,具有粒度较粗呈下粗上细、异地钙质微体生物化石丰富、陆源碎屑矿物含量高、SiO_2/Al_2O_3比值和CaCO_3含量高四大特点。并对浊流沉积的物质来源、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浊积物主要来自西部陆架-陆坡区,有利的地形、丰富的物源和频繁的海底火山活动诱发的地震是浊流发生的主要原因。
陈芳李学杰刘坚陆红锋王金莲张欣廖志良陈超云
关键词:浊流沉积南海西部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技术被引量:23
2003年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未来的新型能源 ,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研究和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及相关的分析测试技术 ,包括海底沉积物、海水、海面低层大气中烃类气体 (主要为甲烷 )、孔隙水中阴阳离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等。
程思海陈道华张欣刘坚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