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英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带钢
  • 3篇轧辊
  • 3篇热连轧
  • 3篇热轧
  • 3篇连轧
  • 2篇带钢板形
  • 2篇轧辊磨损
  • 2篇钢板
  • 2篇板形
  • 2篇F
  • 1篇弹跳方程
  • 1篇短行程
  • 1篇短行程控制
  • 1篇轧带
  • 1篇热膨胀
  • 1篇热轧带钢
  • 1篇自学习
  • 1篇稳态误差
  • 1篇控制策略
  • 1篇工作辊

机构

  • 5篇钢铁研究总院
  • 4篇北京金自天正...
  • 3篇东北大学
  • 3篇冶金自动化研...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刘子英
  • 4篇宋向荣
  • 3篇彭文
  • 3篇孙彦广
  • 1篇曹剑钊
  • 1篇武凯
  • 1篇张殿华

传媒

  • 1篇轧钢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全国冶金自动...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热轧带钢板形过程控制系统(P&F)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500热带钢连轧项目,对板形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分析了板形控制策略,对设定计算算法进行了优化,对凸度分配模型和轧辊磨损模型进行了优化。并用C++计算语言进行了离线模拟,将模拟结果和...
刘子英孙彦广宋向荣彭文
关键词:板形控制控制策略热连轧
文献传递
热连轧轧机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被引量:4
2015年
热轧钢板成形过程中,工作辊磨损是影响板形控制精度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工作辊磨损的主要因素。基于对影响轧辊磨损的主要因素的分析,考虑了轧辊表面温度对工作辊磨损的影响,构建了新的工作辊磨损数学模型。根据实测数据,使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并在1500 mm热连轧机组上进行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工作辊数学模型符合工作辊磨损的一般规律,能够较为精确地在线预报轧辊磨损。
刘子英孙彦广宋向荣彭文
关键词:热连轧轧辊磨损
热轧带钢板形过程控制系统(P&F)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1500热带钢连轧项目,对板形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分析了板形控制策略,对设定计算算法进行了优化,对凸度分配模型和轧辊磨损模型进行了优化.并用C++计算语言进行了离线模拟,将模拟结果和...
刘子英孙彦广宋向荣彭文
关键词:带钢
文献传递
港陆1500mm热轧短行程控制及其自学习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港陆1 500 mm热轧带钢粗轧头尾失宽现状,提出了采用三次曲线的短行程控制(SSC)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三次曲线的求解方法。由于立辊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会提前或者滞后,对此立辊执行情况开发了短行程自学习,根据轧后实测宽度数据对开口度进行自学习,二级短行程设定模型采用曲线平移的方法,根据一级跟踪偏差量对短行程曲线做出调整。现场应用表明:短行程及其自学习投入后能够将带钢头尾宽度差控制在3mm之内,金属收得率提高到97%以上。
刘子英宋向荣武凯彭文
关键词:热轧带钢粗轧短行程控制自学习
基于稳态误差的热连轧弹跳方程优化算法被引量:5
2013年
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在停轧、换辊后会出现带钢厚度精度低的情况,影响到带材的成材率.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新的轧辊磨损和热膨胀模型,并引入模型稳态误差量的概念,对弹跳方程进行优化改进.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换辊后首块钢的厚度偏差在40μm范围内达到90%以上,长时间停轧之后厚度偏差提高到30μm以内,满足自动厚度控制系统(AGC)的控制要求,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并给出了弹跳方程稳态误差的普遍求解方案,模型在线使用效果良好,适于工业推广.
彭文张殿华曹剑钊刘子英
关键词:厚度精度轧辊磨损热膨胀稳态误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