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利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骨旁脂肪瘤误诊1例分析
- 2008年
- 孙继飞刘振利刘晓伟高岩
- 关键词:误诊病例报告
- 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俯卧位下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5(1.2-2)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100-200)m l。36例平均随访24(8-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12-16)周。根据术后踝关节恢复情况、X线表现评定疗效:优30例,良6例。6例行走时偶有肿痛可能为踝关节骨折致创伤性关节炎所致,经减少行走负重及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后,2例痊愈,4例好转。结论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采取俯卧位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以直观地显露后踝骨折,而且不需要变动体位就能够很好地处理另外两踝骨折的复位并行内固定手术。
- 孙继飞刘振利刘晓伟高岩
- 关键词:俯卧位三踝骨折骨折固定术
- 创伤性脊髓蛛网膜水囊7例报告
- 2003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蛛网膜水囊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收治的7例创伤性脊髓蛛网膜水囊患者均行脊髓造影,3例行MRI检查。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水囊摘除,2例囊壁大部分切除,2例行水囊撕破术。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优5例,良1例,差1例。结论:创伤性蛛网膜水囊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刘振利李素红冯斌
- 关键词:脊髓造影MRI
- 正中神经前置术治疗旋前圆肌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刘晓伟白桂有张正治孙华史威刘振利何强
- 关键词:正中神经综合征典型症状神经麻痹
- 应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疗效分析
- 1999年5月~2002年10月,医院应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98例,疗效良好,本文对其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器械、手术方法以及对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了报道。
- 贾卫斗李素红刘振利郑铁钢许英杰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镜手术外科治疗
- 文献传递
- 小夹板固定对肢体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小夹板固定对肢体微循环的影响/刘振利,阎锋,李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张家口075000应用不同强度的布带约束力控制夹板下压力,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参数指标,探讨夹板松紧程度对伤后肢体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1)布带约束力在0~600g范围内,微...
- 刘振利阎锋李达
- 关键词:四肢骨折固定术小夹板固定
- 软组织损伤对骨愈合中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 1998年
- 目的:探讨软组织损伤对骨折愈合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作者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8组,均以右侧前肢为实验组,左侧为对照组。实验组骨折部位切除部分软组织。采用墨汁灌注血管的方法,观察骨折部位微循环变化。结果:实验组中骨皮质血供以髓内供应为主,而对照组以骨膜血供为主。实验组骨皮质萎缩变薄,骨皮质萎缩与骨膜微循环障碍有明显关系。结论:骨折愈合与局部微循环改变有明显关系,软组织损伤造成了骨折部位微循环障碍是骨折愈合延迟的主要作用环节。
- 刘振利顾云伍韩慧
-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骨折愈合微循环血管造影
- 小夹板固定对前臂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1997年
- 通过在正常前臂进行小夹板固定对前臂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夹板对局部微循环有一定影响,而对全身血液循环和血液稠度影响不大。0~600g布带约束力时,微循环无明显变化。当布带的约束力影响到微循环时,如果不经常及时地进行功能活动,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将通过人体血液循环自身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但其改善程度远不及功能活动对微循环改善的程度。故适时适当调整布带的约束力和进行肢体功能活动能较好地消除夹板压力对微循环的影响。
- 刘振利顾云伍张会生
- 关键词:小夹板约束力微循环
- 1例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骨折外科治疗的体会
- 2014年
-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将选取解放军251医院收治的1例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骨折患者,通过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本文病例的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时间为225min,术中出血量为264mL,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切口达到Ⅰ期愈合;按照ASIA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至E级。结论: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脊柱骨折特点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武,可重建骨折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脊柱神经功能恢复,并提升脊柱骨折术后愈合效果。
- 李超张正孟刘振利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外科手术
- 残指延长器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残指延长器行手残指延长的方法。方法:本组18例23指,手术分二期进行,一期行截骨术,截断指骨,安装残指延长器,术后以平均每天1mm速度缓慢延长残指,待获得满意长度后,行二期植骨术,术后随访1a以上,对其骨愈合时间、残指延长度、外形、关节活动度、末梢血运及感觉等几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延长度,X线片显示骨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及感染发生,术后优良率95.7%。结论:应用残指延长器行手残指延长,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术后治疗、护理较为容易,是手残指延长较为理想的方法。
- 郝俊张晓伟刘振利
- 关键词: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