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津

作品数:33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纳米
  • 12篇纳米管
  • 11篇降解
  • 7篇催化
  • 6篇沙星
  • 5篇纳米管阵列
  • 5篇可见光
  • 5篇环丙沙星
  • 5篇掺杂
  • 4篇氧化钛
  • 4篇水溶液
  • 4篇钛酸
  • 4篇钛酸纳米管
  • 4篇可见光活性
  • 4篇光催化
  • 4篇光活性
  • 4篇光降解
  • 4篇二氧化钛
  • 4篇催化降解
  • 3篇电荷

机构

  • 26篇河南师范大学
  • 18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河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省环境污...
  • 1篇广州珠江钢琴...

作者

  • 32篇刘海津
  • 20篇刘国光
  • 6篇汪应灵
  • 6篇李通
  • 4篇吕文英
  • 4篇刘国光
  • 3篇李全民
  • 3篇朱雯斐
  • 3篇姚琨
  • 3篇张楠
  • 2篇陈平
  • 2篇侯泽华
  • 2篇金彩霞
  • 2篇牛建平
  • 2篇冯振涛
  • 2篇冯家豪
  • 2篇王刚
  • 1篇张东辉
  • 1篇豆晓飞
  • 1篇陈建军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化学试剂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医学报
  • 1篇2010年全...
  • 1篇第五届全国环...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氯芬酸在水环境中光降解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考察了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双氯芬酸初始浓度、pH值、光强、温度、丙酮和双氧水对双氯芬酸光解的影响,并通过淬灭实验初步探讨了双氯芬酸光解.结果表明,双氯芬酸的光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光解速率随着双氯芬酸初始浓度的降低、光强的增强以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pH值从3变化到5时,反应速率常数变大;pH值从5变到8时,反应速率常数变小,再继续增大pH值,反应速率常数增大.水环境中存在的双氧水和丙酮对双氯芬酸的光解具有促进作用.最后,通过淬灭实验表明双氯芬酸的光解过程包括直接光解以及通过活性氧物种进行的自敏化光解.
张楠刘国光刘海津汪英灵李通
关键词:双氯芬酸模拟太阳光
克拉霉素和茜素在甲醇中的荷移反应被引量:8
2005年
研究了克拉霉素和茜素在甲醇介质中的电荷转移反应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研究表明 ,克拉霉素和茜素在甲醇中生成 1∶1型荷移配合物 ,该配合物的λmax=5. 34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3 .79× 10 .3 L·mol-1·cm-1,克拉霉素浓度在12 . 8~ 18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刘海津王京芳李全民
关键词:电荷转移反应克拉霉素茜素分光光度法
环丙沙星对3种作物的毒性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研究环丙沙星对作物的毒性效应,为其可能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提供评价依据,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对3种作物(玉米、萝卜和小白菜)种子发芽、根伸长及芽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丙沙星作用下,3种作物的根伸长抑制率和芽伸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显著相关(P<0.05),发芽抑制率与药物浓度不相关(P>0.05);药物对根伸长及芽伸长的抑制高于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环丙沙星对玉米、萝卜和小白菜的根伸长和芽伸长的ID50(抑制率为50%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7.97、2.51、1.48mg·kg-1和11.23、2.90、1.95mg·kg-1,3种作物在环丙沙星的胁迫下,其敏感性顺序为:小白菜>萝卜>玉米。
李通金彩霞朱雯斐刘国光刘海津郑立庆
关键词:环丙沙星根伸长抑制率敏感性
新方法制备锆、氮共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
首次报道了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锆、氮共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首先,以钛片为阳极、铂电极为阴极,通过阳极氧化在钛片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然后将阴阳极互换,在Zr(NO3)4和NH4Cl的混合溶液中制备锆、氮共掺杂Ti...
刘海津刘国光
关键词:共掺杂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光电子能谱
文献传递
一种氮元素和稀土元素离子共掺杂钛酸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元素和稀土元素离子共掺杂钛酸纳米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掺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元素和稀土元素离子共掺杂钛酸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用此方法获得的钛酸纳米管的可见光活性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刘国光刘海津汪应灵吕文英谢友海
文献传递
有序排列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介绍了模板法、在基底物质表面、阳极氧化等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对钛合金氧化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管阵列和自组装制备特殊功能TiO2纳米管阵列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序排列TiO2纳米管阵列制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海津刘国光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薄层扫描法测定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胆酸含量比较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测定天然牛黄与6个生产单位的人工牛黄中胆酸的含量总量比较。方法:硅胶G薄层板,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λS=380nm,λR=650nm,用反射法锯齿形扫描。结果: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中的胆酸成分相同,且人工牛黄中的游离胆汁酸比天然牛黄略高,在一定范围内,人工牛黄可替代天然牛黄。结论:薄层扫描法测定天然牛黄与人工牛黄中胆酸含量方法可靠。
王志强刘海津
关键词:薄层扫描法天然牛黄人工牛黄胆酸
电化学方法制备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被引量:17
2011年
通过阳极氧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然后用制成的纳米管阵列作阴极、Pt作阳极,分别以Zr(NO3)4、NH4Cl及Zr(NO3)4和NH4Cl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制备锆掺杂、氮掺杂及锆、氮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通过FESEM、UV-vis漫反射、XRD、XPS等手段对纳米管阵列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成的纳米管阵列管径约70nm,管长约400nm。共掺杂后的吸收带边有了明显的红移。在锆掺杂纳米管中锆含量是0.51%,氮掺杂纳米管中氮含量为1.92%,共掺杂中锆、氮含量分别是0.77%和1.29%(均为原子分数)。N1s峰在单独掺氮纳米管中是一个峰,而在混合掺杂中是双峰,说明氮在单独掺杂和混合掺杂中的存在状态并不一致。通过降解罗丹明B水溶液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锆掺杂可以增强TiO2纳米管阵列在紫外光下的催化活性,氮掺杂提高了TiO2纳米管阵列在可见区的光催化活性,锆、氮共掺杂产生了协同作用,使TiO2纳米管阵列的催化活性在紫外和可见区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刘海津刘国光侯泽华刘培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催化
阿奇霉素和茜素在甲醇中的荷移反应被引量:7
2005年
研究了阿奇霉素和茜素在甲醇中的电荷转移反应,两者在甲醇中生成摩尔比为2:1的荷移络合物,此络合物的λmax=53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0×103L·mol-1·cm-1,药物浓度在25~25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据此提出阿奇霉素的简单,快速而准确的测定方法.
刘海津牛建平李全民王志强
关键词:电荷转移反应阿奇霉素茜素吸光光度法
三氯生致泥鳅生理及遗传毒性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添加剂三氯生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以及生理毒性作用。方法以泥鳅为受试对象,观察三氯生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内对泥鳅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生理毒性作用,分别观察染毒后泥鳅死亡数,计算红细胞微核率和肝脏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三氯生染毒浓度升高和染毒时间延长,红细胞微核率呈明显增高趋势,浓度为2.765 mg/L时,微核率达到最大,染毒后12、24、48、72 h微核率分别为(0.020 6±0.000 6)‰、(0.029 3±0.001 5)‰、(0.040 6±0.001 1)‰、(0.044 3±0.001 5)‰,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泥鳅肝脏中GOT和GPT活性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其敏感期出现在浓度为1.92 mg/L时。结论三氯生对泥鳅有显著的遗传毒性与生理毒性。
陈建军豆晓飞刘海津杨雪洁潘春梅常重杰
关键词:三氯生泥鳅微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