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娥
-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田黄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水通道蛋白-4 mRNA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田黄颗粒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 mRNA、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采用自体动脉血制备大鼠脑出血(ICH)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田黄颗粒)、西药组(甘露醇)、中西药组(田黄颗粒+甘露醇)。测定各组大鼠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后脑含水量、水通道蛋白-4 mRNA、大鼠行为学评分等。结果在第3天和第7天时,各治疗组脑水肿减轻、水通道蛋白-4mRNA下降、行为学评分降低,均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并且中西药组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田黄颗粒能降低脑出血大鼠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可能与降低水通道蛋白-4 mRNA表达有关。
- 刘清娥于晓凡杨家玥陈强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
- 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sICAM-1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d。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1d、3d、7d、14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sICAM-1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ICAM-1表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同时间点治疗组血清sICAM-1表达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分子sICAM-1的表达,减轻炎性损伤,并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刘清娥廖辉徐杰林展增
- 芪蛭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 2019年
- 目的观察芪蛭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236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8例。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片,2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蛭胶囊,0.8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1%、93.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中切黏度(MBV)、全血低切黏度(LBV)和血浆黏度(PV)水平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下降,一氧化氮(NO)、血管舒张功能(FMD)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刘清娥陈强杨家玥闫忠卿
- 关键词:芪蛭胶囊辛伐他汀片高脂血症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
- 软膏在鼻科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软膏是中医外科常用外用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活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长皮等功效。软膏广泛用于各种疮疡疾病的治疗中,也是鼻科疾病常用外用药物。常用的软膏包括生肌象皮膏、生肌玉红膏、龙珠软膏、美宝湿润烧伤膏等。外用软膏在鼻窦炎、鼻腔内镜术后创面、鼻黏膜糜烂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润滑鼻腔、止痛、止血、清除血痂、促进鼻黏膜上皮化,加速创面愈合。但是,其使用欠规范,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深入研究。
- 张金峰申娜周连仲韩倩倩陆继强刘清娥
- 关键词:创面外用中药鼻炎
- 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 2019年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属于中医"心悸""胸痹""痰饮""喘证""水肿"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有较好的疗效,尤其与西药协同作用,既可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又可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凸显了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优势和广阔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国际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心力衰竭的概念和治疗策略发生改变。未来,应深入研究中医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优势和治疗效果。
- 杜桂琴刘清娥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病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