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智
- 作品数:70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浅谈《三国演义》中刘蜀集团的生命曲线——兼论《三国演义》结构艺术之美
- 2007年
- 《三国演义》以两大战役为转折点,为刘蜀集团的兴衰历程勾画出一条“马鞍型”生命曲线,《三国演义》的布局特点在于突出表现一个态势、两次转折和三大段落以及贯穿全篇的线索,显示出一种严整而流畅的结构艺术之美。情节因素与非情节因素的交织,“断”与“连”的更替,显示出一种灵动而巧妙的结构艺术之美。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其美学思想和精深的艺术造诣。
- 刘福智
- 关键词:生命曲线《三国演义》
- 凝固的音乐和流动的建筑——浅谈艺术的组合美被引量:1
- 2017年
- 建筑和音乐虽然分属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但二者却有着内在的关联:二者都可视为某种"数理结构"。二者的美在于各自不同因素的适当组合。造就"组合美"的基本法则是:"多样统一"和"矛盾对立"。与达尔文不同,笔者认为:生物的进化,其实也是一种从不美到美的进化。
- 刘福智陈露
- 关键词:建筑音乐艺术
- 科学审美与艺术审美被引量:1
- 2014年
- 艺术领域存在着丰富的美,科学领域也蕴藏着多彩的美;科学和艺术拥有种类众多的共同美,比如比例美、秩序美、简洁美。在科学发展史中,往往是"美"字当头。生物进化的规律,除了达尔文所论"适者生存"从低级之外,还有一条:从不美到美。艺术设计即是科学美和艺术美的规律的综合运用。
- 刘福智
- 关键词:艺术审美生物进化适者生存
- “抒情艺术三姐妹”的互补相成
- 2001年
- 人们把诗歌、绘画、音乐并称为“抒情艺术三姐妹”。这三者在各自的艺术创造中是互为补充、相 辅相成的。推而广之,各门艺术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取长补短的关系。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斑斓
- 刘福智韩静
- 关键词:抒情艺术文化赏析
- 意象——组合诗篇的奇花异卉
- 2008年
- 一般来说,诗歌创作的基本环节是触发灵感和显示意象。缺乏灵感,固然也能写出一些分行排列的文字,但那往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句;没有意象,当然也能写出一些不无道理的篇章,但那往往不是鲜活动人的诗歌。对于诗人来说,意象和灵感几乎同样重要。
- 刘福智
- 关键词:意象诗篇诗歌创作灵感
- 杂文的“闲笔”之美
- 2005年
- 杂文是一种手法驳杂、文采缤纷的文章。所谓“闲笔”,就是杂文展开内容、表现主题的一种微妙的给人带来空灵之美的艺术手法。
- 刘福智
- 关键词:杂文闲笔表现主题艺术手法空灵
- 李商隐《无题》诗与混沌论被引量:1
- 2002年
- 中唐时期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与西方学者提出的哲学理论——混沌论,有着明显的共性。二者都以事物的不明确性来反映世界,并且以此给人们带来模糊美。
- 刘福智
- 关键词:《无题》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 杂文和诗歌的理趣美
- 2012年
- 文学作品要想引人人胜,一定要写得有趣。一味地强调“文以载道”,恐怕会使读者感到味同嚼蜡。文学之趣,有象趣、情趣、理趣之分,它们分别是意象、情感、理念带来的趣味。本文只就杂文和诗歌中的理趣所带来的美感进行简要分析,以就教于大家。
- 刘福智
- 关键词:理趣美诗歌杂文文学作品情趣
- 散文语言与诗词格律被引量:1
- 2016年
- 散文之"散",并不意味着过度"散化"的语言。诗词格律完全可以用于散文的撰写,以便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语音美感,使得散文语言有着诗词那样的声律之美和对仗之美。
- 刘福智方静杰
- 关键词:散文语言诗词格律美感
- 数学与诗被引量:1
- 2006年
- 数学是冷静的科学,诗歌是热情的艺术,可二者竟有着亲密的关系。数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关系也不如与诗歌的关系接近;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还不如与数学的关系接近。数学家和诗人,都需要激情和想象。数学和诗歌,人类的这两种看似迥然不同的文明成果,却各以其简洁美而显示共性和趋向统一。
- 刘福智
- 关键词:数学诗歌简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