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骨折
  • 7篇关节
  • 5篇钛板
  • 3篇桥接
  • 3篇脱位
  • 3篇内固定
  • 3篇骨折脱位
  • 3篇固定术
  • 3篇关节骨折
  • 3篇关节骨折脱位
  • 3篇LISFRA...
  • 2篇弹性髓内钉
  • 2篇治疗儿童
  • 2篇软组织
  • 2篇手术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锁定钛板
  • 2篇钛制弹性髓内...
  • 2篇微创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刘继
  • 10篇张春晖
  • 6篇张亚奎
  • 5篇吕振刚
  • 2篇于振山
  • 2篇许崧杰
  • 2篇高家义
  • 1篇吕振刚
  • 1篇刘喜波

传媒

  • 2篇首都医药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金属螺钉或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拇外翻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美国矫形足踝学会足功能评分(AOFA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HVA、IMA、AOFAS均优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HVA、IMA、AOFA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3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截骨端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拇外翻复发或者术后丢失矫正度数、跖骨发生背侧移位、出现转移性跖痛、拇内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拇外翻截骨后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可提供稳定固定,治疗效果显著,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刘喜波张春晖刘继范伯元沈江涛
关键词:拇外翻可吸收螺钉
桥接钛板技术治疗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
目的 探讨应用桥接钛板技术治疗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并结合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患者52例52足,男36例,女16例...
吕振刚张春晖刘继刘喜波张亚奎
关键词:LISFRANC关节损伤
改良筋膜瓣在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中应用改良筋膜瓣技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术前应用Mc Gowan(MGG)分级结合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行尺神经松解并应用改良筋膜瓣皮下前置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34例经过6~14个月的随访,术后恢复情况采用中华手外科学会的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6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88.30%。所有患者无肘部不适感。结论应用改良的筋膜瓣技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术中对尺神经不会形成二次卡压,对原尺神经沟封闭效果良好,最大限度地难免了尺神经再度滑移至原尺神经沟。术后无需石膏固定,可早期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张春晖刘继刘喜波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
一种跖趾关节截骨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跖趾关节截骨定位装置,包括上定位器和下定位器,所述上定位器一端呈“V”型,夹角为120°;所述下定位器一端与所述上定位器呈“V”型的一端互补,呈三角形,夹角为120°;所述上...
刘继
背侧锁定板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背侧锁定板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中的适应症和使用价值.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科使用桡骨远端背侧锁定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7例(28肢),其中单独使用桡骨远端背侧锁...
张春晖刘继吕振刚刘喜波
桥接钛板技术治疗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
吕振刚张春晖刘继刘喜波张亚奎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9月~2010年12月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25例进行随诊。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9岁(5~16岁)。平均随访10个月(4个月~20个月)。结果 25例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桡骨颈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诊。平均手术时间:25分钟(15~45分钟)。术后住院日:平均4天(3~7天)。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周(10~16周)。钛制弹性髓内钉于术后25周(14~45周)取出。所有病例中,骨折均正常愈合,未发现明显的肢体功能受限;无神经、血管损伤。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优良方法。
高家义张亚奎于振山刘继许崧杰
关键词:桡骨颈骨折钛制弹性髓内钉微创
一种足踝专用摆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踝专用摆锯,包括锯体,所述锯体的侧面底部固定连接有锯头,所述锯头远离锯体的一端加工有锯齿,所述锯头的顶部加工有刻度,所述锯体远离锯头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锯尾。该足踝专用摆锯,通过锯体、锯头和锯尾的角...
刘继张春晖张亚奎
文献传递
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9月~2011年12月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35例进行随诊。平均年龄7岁(4~14岁)。平均随访15个月(8个月~20个月)。结果 35例儿童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钉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诊。平均手术时间:25分钟(15~45分钟)。术后住院日:平均4天(3~7天)。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周(10~16周),钛制弹性髓内钉于术后30周(24~45周)取出。所有病例中,骨折均正常愈合,未发现明显的肢体功能受限;无神经、血管损伤。结论钛制弹性髓内钉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优良方法。
高家义张亚奎于振山许崧杰刘继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钛制弹性髓内钉儿童
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7例Bennett骨折患者,男19例,女8例;年龄19~66岁,平均(44.0±1.3)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并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钛板螺钉(Stryker 1.7mm locking plate system)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无需石膏或支具协助固定,并可尽早行康复训练。术后1、2、3及6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并行功能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估拇指关节疼痛情况;测量第一腕掌关节(拇指外展、内收)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并与健侧比较。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7.2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9周,平均4.7周。无再骨折及脱位,无内固定断裂,发生缝线反应至表浅感染1例,换药后愈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5±0.06)分。第一腕掌关节(拇指外展、内收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angle of motion,TAM)评分:优21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Benette骨折,可以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训练,临床疗效肯定。
张春晖刘继刘喜波
关键词:内固定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