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
- 作品数:56 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同胞卵母细胞行IVF和ICSI结果比较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行常规IVF、ICSI对受精、受精后胚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12月间非男性因素不孕的夫妇采用同胞卵和同一份精液行常规IVF和ICSI的受精情况、受精后胚胎的发育潜能。结果:50例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11例常规IVF受精完全失败,IVF完全受精失败率为22%,ICSI组无完全受精失败。IVF、ICSI均受精组ICSI受精率(82%)高于常规IVF(7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受精组和仅ICSI受精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BMI以及精液标本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比较移植不同受精方式的胚胎着床率、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原因不明性不孕的夫妇选择施行IVF—ICSI split既可避免受精失败所致的周期取消,保证一定的成功率,又可为下一次施行IVF时决定受精方式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尚需要大样本研究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和受精完全失败的关系,为选择ICSI提供依据。
- 岳静朱桂金章汉旺靳镭李豫峰刘群胡娟李青
- 关键词:原因不明性不孕完全受精失败
- Cryoloop和CPS超速玻璃化冷冻人三原核胚胎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比较冷冻环(Cryoloop)和闭合型拉细麦管(CPS)超速玻璃化冷冻方法冻存人早期卵裂期胚胎的效果差异,以期建立1种有效的超速玻璃化冷冻方法。方法:将人三原核孕卵发育形成的126个6-10细胞胚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个、Cryoloop组36个和CPS组60个。通过形态学观察,比较胚胎复苏后存活率;经罗丹明123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摄片分析,测定复苏后存活胚胎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结果:Cryoloop组复苏后胚胎存活率达100%,显著高于CPS组(P<0.05);Cryoloop组△Ψm显著高于CPS组(P<0.05),而与未冷冻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yoloop超速玻璃化冷冻法获得了更高的胚胎存活率和胚胎活力,该方法更适于冷冻人早期卵裂期胚胎。
- 王雁林朱桂金魏玉兰刘群胡娟
- 关键词:胚胎线粒体膜电位
- 冻融胚胎复苏后移植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优质胚胎体外培养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复苏后优质胚胎为研究对象,对416例接受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E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8例复苏后2~3 h移植(D3-ET)为对照组,228例复苏后24 h移植(D4-ET)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49.56%,113/228)高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39.89%,75/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着床率(30.92%,141/4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着床率(23.94%,90/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流产率(3.95%,9/228)低于对照组(5.32%,10/1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苏后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可以更好地观察胚胎的发育潜能、改善妊娠结局。
- 吴黎刘群任新玲朱丽霞艾继辉靳镭李豫峰章汉旺
-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着床率
- 排卵后老化对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平衡性早分离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探讨排卵后老化对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平衡性早分离(balancedpredivision,BP)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排卵后不同培养时间下小鼠成熟卵母细胞16号染色体的核型及纺锤体和染色体构象的变化。结果新鲜小鼠卵母细胞中BP的发生率为7%,培养24h、48h和72h后,卵母细胞BP发生率分别为32%、53%和61%,明显高于新鲜卵母细胞(P<0.01);新鲜小鼠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异常比率为9%,明显低于培养24h、48h和72h后卵母细胞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异常率(P<0.01)。结论BP可发生于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过程中,其发生可能与纺锤体和染色体构象改变有关。
- 陈雯刘群李舟王昕荣朱桂金
- 关键词: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
- D2胚胎核状态影响胚胎质量和着床潜能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第2d(D2)胚胎核状态对D3胚胎质量和胚胎着床潜能的影响,以评估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06年7-10月的409例常规IVF-ET/ICSI移植周期的胚胎。评估D2胚胎卵裂球的核特征,将胚胎分为A级(胚胎的每个卵裂球内均可见单核)、B级(胚胎至少有1个卵裂球内未见核)和C级[胚胎至少有1个卵裂球内见多核(≥12个核)],比较各级胚胎的D3停滞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并比较移植胚胎来自同-D2核类型的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结果:A级胚胎的D3停滞胚胎率低于B级和C级,优质胚胎率高于B级和C级(P〈0.01)。B级胚胎的停滞胚胎率低于C级,优质胚胎率高于C级(P〈0.01)。移植胚胎的D2核类型相同的周期共234例,其中移植胚胎均为A级胚胎的周期(A组)51例,移植胚胎均为B级胚胎的周期(B组)183例。A、B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着床率高于B组(P〈0.05)。结论:对D2胚胎进行核评估可预测胚胎的继续发育能力和着床潜能,将其与D3形态评估相结合,将有助于识别有活力的胚胎,减少移植胚胎数。
- 刘群朱桂金胡娟魏玉兰任新玲章汉旺李豫峰靳镭岳静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质量
- 女性年龄对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构型的影响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女性年龄对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构型的影响。方法 取试管婴儿术后卵龄1天的未受精卵母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术检测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构型。结果 25—29岁女性卵母细胞Ⅰ级纺锤体和染色体比率分别为33%和31%,显著高于30—34岁(P〈0.05)和35—40岁女性(P〈0.01);而25—29岁女性卵母细胞的Ⅲ级纺锤体和染色体率均为54%,明显低于30—34岁(P〈0.01)和35—40岁女性(P〈0.05)。结论 卵母细胞纺锤体和染色体构型异常率与女性年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陈雯胡娟刘群魏玉兰朱桂金
- 关键词:卵母细胞纺锤体染色体构型女性年龄
- 超排卵周期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来源于超排卵周期中的未成熟卵母细胞,观察其体外培养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探讨IVM技术在超排卵周期中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临床应用。方法比较同源体内成熟卵和体外成熟卵进行IVF/ICSI后的正常受精、卵裂、优质胚胎和囊胚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培养中72·41%的GV期卵和76·08%的MI期卵在36h内达到成熟,两组成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体内成熟与体外成熟卵相比较,受精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卵裂、优质胚胎形成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成熟卵母细胞组共有13个囊胚培养形成。结论超排卵周期中的未成熟卵,能够继续在体外发育成熟。虽然优质胚胎的形成率低于体内成熟卵,但在同一促排周期增加了可移植胚胎数。同一促排周期所获的未成熟卵行体外成熟培养是可行的。
- 田洪帅李豫峰朱桂金何巧花胡娟魏玉兰任新玲刘群
- 关键词: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 三种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5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冻融胚胎移植内膜的准备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3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内膜的准备方法,其中自然周期法(A组),195个周期,自然周期加用补佳乐周期法(B组),133个周期,人工激素周期法(C组),155个周期。结果:A、B、C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是31.79%(62/195),28.57%(38/133)和34.84%(54/155)。C组妊娠率高于A组和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内膜准备方法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率。
- 李豫峰朱桂金章汉旺靳镭岳静刘群田洪帅何巧花
- 关键词:冻融胚胎妊娠率
- 脱颗粒时间对体外受精的胚胎质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脱颗粒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胚胎质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5-8月在本中心行常规IVF-ET的449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实验组112例,于受精后2h脱颗粒;对照组337例,按常规受精后16-20h脱颗粒。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实验组的受精率和卵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优质胚胎率和着床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VF-ET过程中受精2h后脱颗粒可改善胚胎质量,提高胚胎着床率。
- 胡娟刘群任新玲魏玉兰陈雯吴黎章汉旺李豫峰朱桂金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质量脱颗粒
- 体外受精过程中胚胎污染及其来源的探讨被引量:2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过程中胚胎污染的发生率、污染菌种和污染的来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6月 ,2 174个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周期中胚胎污染的发生率及污染菌种 ;随机抽取IVF ET中 6 1例精液分析正常男性的精液和 34例卵泡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生胚胎污染 11例 ,发生率为 0 5 1% (11/ 2 174 ) ;污染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4例 )和真菌 (4例 )。精液原液、处理后的精液上清液、精液原液与培养液的混合液及卵泡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7% (2 9/ 30 )、10 % (3/ 30 )、6 % (2 / 31)及 9% (3/ 34)。结论 在体外受精的过程中 ,可发生部分胚胎污染 ,污染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真菌。精液中的细菌可能是胚胎污染的主要来源。
- 朱桂金魏玉兰胡娟刘群
- 关键词:体外受精细菌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