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108H指数:3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五年915例剖宫产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行剖宫产的所有病例共915例,其中经产妇213例,初产妇702例。结果非社会因素剖宫产患者经产妇平均产检次数、产后出血率、单胎出生体重、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窒息率与初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成为经产妇剖宫产第一指征,而社会因素则为初产妇剖宫产的首要原因,临产后剖宫产指征主要是胎儿宫内窘迫。结论应提高社会重视阴道产,做好围产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助产技术,来降低剖宫产率。
- 郭艳军吴美艳刘群
- 关键词:剖宫产术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社会因素
- 实时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输卵管通畅性诊治中的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在输卵管通畅性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不孕症患者(原发不孕12例,继发不孕28例)进行实时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造影剂...
- 郭君孙婷刘群严剑英
- 关键词:输卵管疾病病理诊断超声造影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87
- 2012年
-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降低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提升的剖宫产率。方法我科5年来共收治20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将其中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145例(研究组)与初次行剖宫产患者388例(对照组)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中再次剖宫产率为70.39%(145/206),其发生盆腹腔粘连率、子宫破裂率、产后出血率、前置胎盘率等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患者(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的并发症显著增多,所以应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降低初次剖宫产率,进而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 高丽欣刘群
- 关键词:瘢痕子宫并发症
- 实时超声造影在输卵管通畅性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输卵管通畅性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实时观察造影剂在宫腔及输卵管腔内流动过程,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并与子宫输卵管生理盐水造影相对照。结果实时超声造影(SonoVue-HyCoSy)40例72条输卵管(其中有8条输卵管切除)中,通畅46条,不通畅14条,通而不畅8条,显示不清4条;子宫输卵管生理盐水造影(生理盐水-HyCoSy)检查:通畅42条,不通畅10条,通而不畅4条,显示不清16条,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5)。SonoVue-HyCoSy与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X-HSG)诊断符合率83.3%(20/24),生理盐水-HyCoSy与X-HSG诊断符合率54.2%(13/2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HyCoSy可多切面实时动态观察并确定输卵管通畅性,是诊断输卵管通畅性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起到一定治疗作用,该方法准确简便、无创、费用低,值得推广。
- 郭君孙婷刘群董超严剑英
- 关键词:输卵管造影术超声检查通畅性
- HELLP综合征合并DIC1例分析
- 2003年
- 印立鸿吴美艳刘群王克勤
- 关键词:HELLP综合征综合病症DIC1
- 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用于人工流产术2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阴道穹窿置入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例人工流产的未产妇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治疗1、2、3组均在术前2h放置米索前列醇于阴道后穹窿,剂量分别为200μg、400μg和600μg。对照组仅行常规人工流产手术。观察比较各组宫颈软化程度、全身不良反应、疼痛程度评分、手术所耗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1各治疗组宫颈软化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3组宫颈充分软化比例分别达到84%和90%;与治疗1组(66%)相比明显增高(P<0.05)。在治疗2、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3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明显高于治疗1组(2%)及治疗2组(4%)(P<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手术耗时、疼痛程度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1组比较,治疗2组和治疗3组手术耗时更短、疼痛程度评分更低、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而治疗2组和治疗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可以促进宫颈软化,有效减轻术中疼痛,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中400μg剂量不但效果明显,而且不良反应少。
- 刘群
- 阴道助产子宫破裂致严重产后出血一例
- 2010年
- 患者33岁,妊2产0,因“孕39周,发现血小板减少6个月”于2007年10月25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7年1月25日,早孕期无异常,孕3个月产前检查时发现血小板减少,最低31×10^9/L,血红蛋白105g/L,曾在血液科就诊,诊断血小板减少症,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口服治疗,孕期无出血症状。
- 吴美艳刘群
- 关键词:严重产后出血子宫破裂阴道助产血小板减少症巨幼细胞性贫血末次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