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艳宇
- 作品数:39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文学更多>>
- 新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对秦皇岛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的调查,笔者提出了借助新媒体对这一地区实施新型技能培训模式的具体建议,以期对情况相近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李建英包艳宇
- 关键词:新媒体新生代农民工
- 教育技术学在读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教育技术学学科不断发展,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整合优化,该专业的发展愈具专业特色。为了更加深入、广泛地了解专业发展现状,本文综合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调研在读本科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知性、情感性和行为性,从专业认知、课程、教师、就业四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影响该专业认同的因素及原因,提出提升该专业认同感的对策和建议。
- 李建英白继海包艳宇
-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分析,针对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 包艳宇王晶戴维
- 关键词: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
- “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11
- 2009年
- "双师型"人才是师范院校培养的具有教师资格和能力又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笔者就"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培养途径、素质要求提出了看法。基于社会对专业"双师型"人才需求发展的需求,结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实践,指出了"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内涵,提出了"双师型"人才培养"主修+辅修"、"理论+技能"、"国内+国外"、"校内教育+校外教育"、"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建设也进行了探讨。
- 戴维包艳宇尹秀玲宋士清
-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产教融合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迎来了机遇,也遇到了挑战。鉴于产教融合发展的时间较短,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困境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 包艳宇王瑞云马妍
-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 高校动态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被引量:6
- 2008年
- 以动态教学评价理论为基础,综合应用网络技术和教育测量技术,探讨了高校动态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通过网络调查搜集数据确立评教评学指标并实施评教,将多维度、多主体评价相结合、应用模糊评价技术进行统计、再以信度分析等技术进行评价调控,在源头、过程、技术、应用四个层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网络动态教学评价系统设计方案。
- 程超包艳宇韩佳
- 关键词:评教高校
- 《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 2022年
- 针对疫情期间,学校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理念,对《通信系统原理》展开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讨,主要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模式、过程监督、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
- 薛艳茹刘敏杨英李燕包艳宇
- 关键词:通信系统原理混合式
- 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研究
- 2015年
-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我国要努力培养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就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他们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体所在和根本动力。因此,应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职业农民培养机制,真正让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有源之水和有根之木,最终促进我国城乡统筹与社会和谐发展。
- 包艳宇戴维李建英
-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职业农民
- 我校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我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将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体系,从而科学构建一个集集成性、协同性、全面性、共享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 薛艳茹刘敏包艳宇王枫
-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
- 提升应用性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软实力”的策略被引量:4
- 2012年
- 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应用性本科高校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坚持走弘扬内涵式的大学文化建设、践行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重塑战略合作深度和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积极拓展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促进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和谐发展,实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 杜立文戴维尹秀玲包艳宇
- 关键词: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