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助听器
  • 1篇行为测听
  • 1篇言语
  • 1篇言语识别
  • 1篇言语识别率
  • 1篇诱发电位
  • 1篇噪声
  • 1篇正常者
  • 1篇数字助听器
  • 1篇听觉
  • 1篇听觉脑干
  • 1篇听觉脑干诱发...
  • 1篇听力
  • 1篇听力障碍
  • 1篇听障
  • 1篇听障儿童
  • 1篇听阈
  • 1篇临床病症
  • 1篇脑干
  • 1篇脑干诱发电位

机构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唯听助听器公...

作者

  • 6篇史靓
  • 6篇胡旭君
  • 1篇田成华
  • 1篇林直华
  • 1篇王永华
  • 1篇郑庄重
  • 1篇金冬冬
  • 1篇魏挺
  • 1篇徐怡萍
  • 1篇郑皓
  • 1篇应琴琴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全国新生儿、...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听阈正常者在噪声下的言语交流障碍被引量:4
2008年
临床上时常有患者主诉聆听困难,尤其在噪音环境中无法与他人很好的交流。但其纯音听阈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并不存在听力障碍的情况。类似的临床现象早在1948年就被Kopetzky所注意,在其相关的论述中将此现象定义为辨听能力损失(loss of capacity for discriminative listening)。六年后(1954)King也注意到类似的临床病症,将其命名为心因性聋(psychogenicdeafness)。
胡旭君史靓应琴琴
关键词:纯音听阈正常者噪声听力障碍临床病症
ASSR使用中的几个常见问题的研究
本文对ASSR使用中的几个常见问题的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不同刺激方式的ASSR差异性、睡醒两状态ASSR闭值比较及稳定性、二种不同设备ASSR的差异性、ASSR听力正常育年人的骨导听闭、ASSR声场评估数字助听器功能增...
王永华胡旭君田成华史靓郑庄重魏挺林直华
关键词:数字助听器
文献传递
ASSR声场评估助听听阈可行性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技术对无法配合听力测试或行为测试结果不可靠的听障儿童进行助听听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在隔声室内,12名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依序先后配戴数字助听器和模拟线性助听器,分别进行自由声场(FF)和(ASSR)声场测试,分析比较其助听听阈评估效果。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测试方法评估佩带不同类型助听器的助听听阈结果,其相关性不一致。模拟线性助听器的助听听阈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数字助听器助听听阈的相关性较差。载波频率为2kHz时,两类助听器所得的助听听阈相关性均极为显著,但当载波频率为4kHz时,助听听阈的相关性均较差。结论ASSR技术不能为配戴压缩性助听器的听障人群提供精确的助听听阈评估效果。
胡旭君史靓
助听器言语增强降噪方法的客观测试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采用计算言语清晰度指数(speechintelligibilityindex,SII)实现降噪的新型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实验室客观测试,比较不同听力损失程度和噪声强度下,开启SII降噪功能的助听器与传统降噪设置的助听器在频阈和时阈方面输出的不同。结果SII降噪计算有别于助听器的传统降噪,运用该种降噪方法的助听器其输出增益与使用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所处环境噪声强度密切相关,即在噪声强度相同的环境中,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助听器输出增益的减少将越少;并且SII计算方法对环境噪声有较高的敏感度。结论采用SII计算方法所设计的助听器降噪系统,可根据使用者的听力损失程度以及环境噪声的差异,适时地调整降噪参数,以保证助听器的参数设置在满足使用者对于增益需求的同时兼具良好的降噪效果。
胡旭君史靓田宏斌
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2008年
目的比较宽动态范围压缩线路(wided ynamic range compression,WDRC)助听器和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线路(adaptive dynamic range optimization,ADRO)助听器的助听性能。方法选择具有2年以上WDRC线路助听器配戴史的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青年人9名(13耳),分别配戴WDRC线路助听器和ADRO线路助听器,经8周适应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言语识别率测试对不同压缩线路助听器的助听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配戴WDRC线路助听器在适宜交谈的安静环境(EC)、具有背景噪声的环境(BN)、存在回响和混响的环境(RV)、令人厌恶的或突然的声音(AV)的聆听困难度(不适度)的得分分别为20.2%、33.5%、45.6%、38.9%;配戴ADRO线路助听器在EC、BN、RV、AV的聆听困难度(不适度)的得分分别为17.9%、35.4%、53.6%、46.9%。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则显示,无论是处于安静环境或噪声环境,针对不同强度的声音信号,受试者配戴ADRO线路助听器所记录的言语识别率较配戴WDRC线路助听器所记录的言语识别率平均可提高8%~10%(P值均〈0.05)。结论自适应动态范围优化线路助听器的助听性能优于宽动态范围压缩线路助听器。
胡旭君史靓金冬冬徐怡萍Nanhan XiongSam Mok
关键词:助听器言语识别率
Click声诱发脑干检测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相关性报告
2008年
目的了解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阈值与行为测听阈值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受试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频率间的差异对两类测试结果相关性的影响。结合回顾性分析法,对大量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试提出一组合理高效的临床声诱发听力检测测试链,以期可准确、快速的获取受试者的听阈,为无法配合听力测试或行为测试结果不可靠的听障儿童的早期听力干预、助听器验配及调试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17例(233耳)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分别进行ABR测试及行为测听,记录相应的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ABR反应阈值较行为测听阈值普遍偏高,且随着受试者听力损失的加重,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在刺激信号频率为0.5、1.0、2.0和4.0kHz时(包括平均听力),受试者的ABR反应阈值和行为测听阈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1、0.6655、0.7075、0.5675和0.7245,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同时当受试者的ABR反应阈值处于90dBnHL~100dBnHL之间时,其ABR的反应阈值与行为听阈十分接近,当受试者的ABR反应阈值>100dBnHL时,其0.5和1kHz处的行为听阈在100~110dB之间,2.0和4.0kHz处的行为听阈在110dB以上。结论ABR反应阈值可较准确的预测听障儿童的听力情况,为无法配合听力测试或行为测试结果不可靠的听障儿童的早期听力干预、助听器验配及调试提供可靠的依据,但建议在Click-ABR的基础上结合Tone-ABR的0.5和1.0kHz用以完整受试者的听力图。
胡旭君郑皓史靓
关键词:听障儿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行为测听反应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