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学成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质粒
  • 1篇序列测定与分...
  • 1篇盐生盐杆菌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生物
  • 1篇真细菌
  • 1篇水平基因转移
  • 1篇片段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功能
  • 1篇全序列
  • 1篇全序列测定
  • 1篇功能分析
  • 1篇DNA
  • 1篇DNA片段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叶学成
  • 2篇沈萍
  • 1篇陈向东
  • 1篇欧剑虹
  • 1篇黄永胜
  • 1篇谢志雄
  • 1篇夏小翔
  • 1篇倪丽娜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极端嗜盐古生菌质粒pHH205全序列测定及功能分析
pHH205是本实验室从盐生盐杆菌J7中分离获得的一种古生菌质粒,该质粒具有一般自然质粒所不具备的高拷贝数、高稳定的特征。本研究利用多种组合的酶切分析,绘制了较为详细的酶切图谱。根据图谱确定并构建了涵盖整个质粒的七个重叠...
叶学成
关键词:质粒序列测定与分析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沙吸附DNA的分布及转化活性
2005年
尽管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DNase,大分子体外DNA在土等生态环境中存在并保持转化活性.实验表明DNA被沙土吸附之后会被沙土保护而产生对DNase的抗性.然而对沙中DNA的检测多是通过PCR或者探针杂交的方法来进行,采用转化方法进行来检测的却鲜有报道.为了研究DNA释放进沙之后的分布及转化活性,建立了流过式微型离心沙柱.将20μL pUC18置于1.0g直径介于1.2~2.5mm之间的沙中,1.5mL 0.1mol/L CaCl2洗脱之后再用200μL TEN缓冲液提取.结果表明吸附于沙中的DNA经提取后仍然具有生物转化活性,并且与洗脱液、提取液具有不同的转化活性和对DNaseⅠ抗性,说明DNA与沙粒的结合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附着,而是3种复杂的复合体结构.相对于没有沙保护而只能在室温下保留7d转化活性的DNA,在被沙吸附保护之后的DNA可以保存转化活性达35d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存在感受态细胞的情况下,生物释放出来的DNA并非直接与沙粒结合,而是优先与感受态细胞结合.推测认为沙吸附DNA的转化活性同DNA的构象及同感受态细胞接触的机会相关,而与DNA的浓度不直接相关.这些结果为研究环境中存在的DNA库及其与混居的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水平基因转移及其生态效应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欧剑虹倪丽娜叶学成黄永胜谢志雄陈向东沈萍
关键词:DNA水平基因转移
具有真细菌启动子功能的盐生盐杆菌质粒DNA片段的结构与功能初步分析
1999年
叶学成夏小翔沈萍
关键词:盐生盐杆菌启动子功能DNA片段真细菌真核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