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俊瑶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基因
  • 5篇分裂症
  • 3篇全基因
  • 3篇全基因组
  • 3篇全基因组关联...
  • 3篇基因组
  • 2篇性状
  • 2篇数量性状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皮层
  • 1篇脑皮层
  • 1篇内表型
  • 1篇记忆功能
  • 1篇核苷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邓伟
  • 5篇吴俊瑶
  • 5篇马小红
  • 4篇王英成
  • 4篇李名立
  • 4篇王强
  • 3篇何宗岭
  • 3篇陈壮飞
  • 3篇蒋丽君
  • 3篇向波
  • 3篇李涛
  • 2篇李涛
  • 1篇李涛
  • 1篇林鄞
  • 1篇刘祥
  • 1篇王佳
  • 1篇向波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与NOS1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1(nitric oxide synthase 1,NOSl)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OSl区域的28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应用IlluminaGoldenGate定制芯片对382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48名正常人的DNA进行分型,并分析其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果单位点分析提示SNP位点rsl520811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但是经过Bonferroni多重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分析未发现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论未证实NOS1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王佳马小红向波吴俊瑶王英成邓伟李名立王强何宗岭李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单核苷酸多态性
STON2和BDNF基因对精神分裂症大脑皮层表面区域大小的影响
向波蒋丽君李涛吴俊瑶马小红王英成邓伟陈壮飞李名立王强林鄞
精神分裂症注意及执行功能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以认知功能中的注意和执行功能为内表型,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寻找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基因。方法采用连线测验评估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60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注意和执行功能;使用IlluminaHumanHap660 BeadArray进行基因分型,有46430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通过质量控制用于本研究的关联分析;以SNPs为分析因素,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连线测验结果为数量性状,用PLINK软件分别对患者组和对照组作主效应分析。结果PTPRC基因的2个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功能缺损有关联(rs3767742,P:1.83×10^-5;rs12409128,P=4.50×10^-6);UGT2A1、VPS13A和CNTN13个基因内的10个SNPs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缺陷有关联(rs10011630,P=5.88×10^-8;rs4148284,P:5.88×10^-8;rs4148283,P=5.88×10^-8;rs4148282,P=5.88×10^-8;rs7030802,P=2.91x10^-6;rs12343395,P=4.30×10^-6rs7035855,P=2.91×10^-6;rs7039192,P=2.91×10^-6rs12316203,P=2.91×10^-6;rs13328933,P:2.91×10^-6),且这些位点与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状态存在交互作用。结论PTPRC、UGT2A1、VPS13A和CNTN1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尚待进一步验证。
吴俊瑶向波马小红王英成邓伟陈壮飞李名立王强何宗岭蒋丽君李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内表型
精神分裂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用于探索此类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需要数以千计的大样本来获取足够的统计效能。为了提高统计效能,缓和样本量不足的困难,本研究将影像和遗传数据结合起来进行数量性...
马小红吴俊瑶邓伟刘祥李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量性状
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从而找出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位点。方法对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采用HumanHap660BeadArray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共有464301个SNPs符合质量控制标准。以SNPs为分析因素,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为协变量,瞬时记忆、延时记忆为数量性状,用PLINK软件分别对患病组和正常组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5个易感基因,包括RASGRF2(rs401758,P=8.03×10^-5)、PLCG2(rs7185362,P=4.54×10^-5)、LMO1(rs484161,P=9.80×10^-7)、CSMD1(rs2469383;P=2.77×10^-6)以及PRKG1(rs7898516,P=6.94×10^-5)可能与记忆功能障碍有关。结论5个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缺陷相关。这些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发育中所起重要的作用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线索。
向波吴俊瑶马小红王英成邓伟陈壮飞李名立王强何宗岭蒋丽君李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记忆功能数量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