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陆
-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医学八年制分子生物学双师讨论课堂初探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实现临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南大学医学八年制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和案例式小班教学。鉴于分子生物学与现代精准医学的交叉融合发展,现打破专业限制,围绕"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主题,我校为医学八年制学生开设由"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师"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同台授课的双师讨论课堂。从教学内容、教师组合、课前组织到课堂实施,每一环节都精心安排。双师讨论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特点,实现了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同台授课,突出了精准医学特点,推动了学生从"分子生物学基础课学习"跨度到"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最大程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 陈慧勇吴坤陆曾赵军李善妮刘静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 MYETS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中的缺失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讨MYETS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ARH-77及KM3中表达下调机制及进行MYETS1基因原核表达分析。方法:运用FISH技术检测两株ARH-77和KM3细胞系染色体13q14.3区域缺失情况;RT-PCR扩增MYETS1基因,并构建pGEX-4T-MYETS1重组载体。结果:ARH-77和KM3细胞系中MYETS1基因所在染色体13q14.3区域获得未缺失阳性信号;生物信息学分析MYETS1基因与LECT1基因序列同源,但通过RT-PCR实验证实MYETS1基因开放阅读框与LECT1基因开放阅读框不一致;成功获得MYETS1基因原核表达蛋白产物。结论:ARH-77和KM3两株骨髓瘤细胞系中MYETS1基因所在染色体13q14.3区域未发生缺失,其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表达下调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 王建军洪丽萍潘艺刘水平吴坤陆汤立军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国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对国内某些高校而言,生物科学专业是产生大量科研成果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热门专业,但该专业的全国平均就业率却很低。针对此现状,作者对比研究了目前国内就业情况良好、科研产出较多的5所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研究表明,合理的学分分布与较多的专业选修课等是生物科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本文还指出了5大高校现行培养方案中的不足。
- 李善妮吴坤陆
-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专业选修课
- 医学八年制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报告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更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完善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全过程评定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分子生物学在教学中落实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八年制医学教育为基础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 吴坤陆曾海涛陈慧勇萧小鹃贺世鑫李善妮何庆南刘静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医学八年制
- 高校重点学科在八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训练中的作用
- 2015年
- 高校重点学科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与科研创新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运用、发挥分子生物学重点学科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的资源优势与科研平台优势,构建适合八年制医学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开放管理模式与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并在八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训练实践中加以更新完善.
- 曾赵军萧小鹃吴坤陆曾海涛朱海霞刘静
- 关键词:医学生早期科研训练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亚家族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0年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ERPIN)是一类分布广泛的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在体内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外SERPIN主要是SERPINA亚家族,其中SERPINA1在体内可抑制TNF-α介导的细胞死亡、调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促炎症因子及抗炎症因子的表达和释放来调节天然免疫,SERPINA3可抑制组织蛋白酶G、MMP-9等抑制过度免疫损害,SERPINA3N可抑制颗粒酶B使宿主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失活。本文主要以这三个亚家族成员为代表,探讨A亚家族在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 黄薇吴坤陆
- 关键词:免疫调节炎症反应
- AB血清对人体外终末期红系分化进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体外诱导造血干细胞向红系分化过程中AB血清对终末期红系分化进程的影响。方法:从脐带血中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提取CD34+细胞,体外诱导其向红系分化。根据培养体系中是否添加AB血清,设置实验组为添加AB血清组,对照组为不添加AB血清组。通过检测细胞表面红系分化标志分子糖化血红蛋白A(glycophorin A,GPA)、人红细胞阴离子交换蛋白Band3及整合素α4(α4-integrin)的表达反映终末红系分化进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系细胞终末分化脱核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PA阳性细胞百分率较高,Band3表达较高,而α4-integrin表达较低(P<0.05)。实验组细胞脱核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红系发育培养体系中,AB血清对终末期红系分化进程有一定的促分化、促脱核作用。
- 廖基灵张洁莹韩旭胡琪康彭敏源吴坤陆刘静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 八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训练模式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15
- 2012年
-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门人才。培养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其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至关重要。在基础医学阶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科研训练,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思维和转化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李杰华刘静吴坤陆朱敏陈慧勇曾海涛何庆南
- 关键词:早期科研训练
- Ⅲ型胶原基因COL3 A1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湖南人群中COL3A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疾病有无相关性。方法 收集脑梗死患者血样标本110例(包括散发和脑梗死家系的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样标本7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PCR-SSLP)及产物测序分析检测COL3A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湖南地区汉族脑梗死患者COL3A1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分布与对照组相比,等位基因片段分布的频率不同,COL3A1基因等位基因型COL3A1-3基因频率分布(0.9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7,P〈0.01)。散发组脑梗死患者和家系组患者各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L3A1多态分布无明显年龄性别差异,COL3A1基因25号内含子VNTR多态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
- 朱海霞曾赵军资晓宏吴坤陆宋治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