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夜
- 作品数:1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学报编辑部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直观的感悟与理性的分析——中西小说理论比较
- 2007年
- 中国小说理论的特点是直观、审美,西方小说理论的特点为逻辑、分析。究其原因,中国的帝制文化抑制了对原因的寻根究底。西方个人文化则将该精神发扬光大。前者通俗易懂,能多层次评点作品。后者分析、归纳、总结创作规律,推动小说的发展。
- 吴夜
- 关键词:小说理论感悟
- 直面传统 感悟人生——论白盾《红楼梦》研究
- 2011年
- 人文主义和传统文化是白盾《红楼梦》研究的两块基石。在前者指引下,白盾发掘小说中少女的智慧和才情,并重新阐释小说主旨和曹雪芹的创作动机;后者是他分析人物悲剧命运、探讨红坛诸多论争的理论来源。该理论不是学界既定观点的简单翻版,而是白盾自身境遇和小说中世俗风情撞击而引发的深邃哲思。用它解读《红楼梦》便戒除了以往研究的弊端,使我们看清自身灵魂的每个幽暗角落。这正是白盾论红文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 吴夜
- 关键词:《红楼梦》人文主义传统文化
- 传统与现代的二律背反——沙汀小说摆脱文化危机方式的反思
- 2011年
- 沙汀小说在对社会、人性谴责批判的同时也提供了三种摆脱文化危机的方式:呼唤儒家仁爱之心、向往理想人格、借鉴左翼思潮。遗憾的是,它们同样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文化危机。我们只有彻底打破农业社会强大、自在的日常生活结构对个体发展的束缚,摆脱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才能瞥见中华民族希望的曙光。
- 吴夜
- 关键词:文化危机农业社会
- 论文学优劣的标准——兼与陈思和等关于《兄弟》的商榷
- 2007年
- 余华长篇小说《兄弟》出版以来,受到评论界诸多指责。但陈思和等从民间视角出发得出截然相反的论断。文章认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必须在形式创造、人物塑造、思想内涵上达到一定高度,而《兄弟》在以上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但并不能因此改变评价其优劣的客观标准。如果任意为之,只能导致黑白颠倒、是非混淆。
- 吴夜
- 关键词:《兄弟》
- 传承与超越——白盾新时期红学理论的贡献
- 2014年
- 虽然以往的红学研究不乏真知灼见,但它们大都专注一个或数个具体问题。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白盾就小说主题、作者研究、版本比较提出一系列有违传统的新观点,最大程度地接近了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本真。这正是他新时期红学理论的最大贡献。
- 吴夜
- 关键词:《红楼梦》
- 论中国化现实主义的特征
- 2009年
- 受传统文化积极入世和现当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双重影响,人们接受外来现实主义时改变了它严谨、理性的科学精神,透露出浓烈的功利气息。这种风气给文学创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 吴夜
- 关键词:现实主义功利性
- 理论的遵循与突破——以白盾《红楼梦》研究为例
- 2014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方法、新理论在《红楼梦》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但学界往往囿于理论,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解读总有所偏差。白盾没有刻意套用理论,但他的红学研究却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作家、作品的本真。分析他获得成功的方法,并总结其对文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具有重大价值。
- 吴夜
- 关键词:红楼梦
- 《古炉》之后的继续言说——《带灯》漫评
- 2014年
- 《带灯》是贾平凹对传统伦理的进一步皈依,是他继《古炉》后就社会稳定问题的继续言说。小说主人公带灯既恪守伦理道德的多重教义,又深谙内圣外王的传统思维模式。然而,这种个人的自律并不能有效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由于创作理念的单一,小说有关腐败现象的描绘不能借它大放异彩,反因其被反复述说所累,显得缺乏新意。
- 吴夜
- 关键词:传统伦理
- 乡土社会的文化批判——论沙汀乡土小说的思想内蕴被引量:1
- 2010年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沙汀以巴蜀地区为背景的一系列乡土小说,在幽默诙谐的喜剧特性、高超的人物塑造手法、含蓄洗练的讽刺艺术等艺术形式的包裹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沙汀通过对民众奴性心理、自私冷漠人性、静止僵化的封闭山乡的形象刻画与揭露,表达了深沉的文化思考,而这正是沙汀小说一以贯之的创作主题。
- 吴夜
- 关键词:乡土小说文化批判
- 论吴组缃小说的审美意蕴——兼与夏志清先生商榷被引量:1
- 2010年
- 深厚的中西文学素养及儿时乡村生活经历使吴组缃的创作在充分吸收以往小说优秀技巧的同时散发出浓烈的乡土气息。但因自身文化底蕴的缺乏,作者无法站在人类、人性高度俯视芸芸众生。这极大制约了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深度。
- 吴夜
- 关键词:情景交融悬念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