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吴柯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3篇静脉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循证
  • 2篇止血
  • 2篇术后
  • 2篇透析患者
  • 2篇中心静脉
  • 2篇灌流
  • 1篇带教
  • 1篇单手操作
  • 1篇导管
  • 1篇点压
  • 1篇胸外
  • 1篇血糖
  • 1篇血糖值
  • 1篇血透
  • 1篇血透室

机构

  • 14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吴柯
  • 3篇阮可菲
  • 2篇何娟
  • 2篇王霞
  • 2篇潘李芬
  • 2篇彭君
  • 1篇汪悦
  • 1篇卢早霞
  • 1篇严艳
  • 1篇王坤玉
  • 1篇石艾桂
  • 1篇王莹
  • 1篇严艳
  • 1篇李璇

传媒

  • 2篇全科护理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两组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程度,智力状态(MMSE量表)、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认知功能(LOTCA量表)、生活质量(SF-36量表)。结果:观察组总恢复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护理后,观察组MMSE、Fugl-Meyer、LOT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感觉、躯体功能、情感状态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并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潘李芬吴柯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重型颅脑损伤偏瘫
透析导管不同连接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留置导管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端不同连接方式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股静脉置管(20例)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采取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以血液透析时留置导管动静脉端与血路管动静脉端的连接方式确定正接与反接,每例患者均行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各1次,透析至2h时从患者手指端与体外循环管路动脉端采血测血糖。结果不同置管部位管路正向连接透析时,动脉端与手指端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时股静脉置管反向连接时动脉端血糖值显著低于手指端(P<0.01)。结论长期及临时颈内静脉置管,无论正向连接还是反向连接均可从体外循环管路的动脉端采血测血糖值,股静脉置管正向连接时可从动脉端采血,反向连接时,监测血糖应从外周采血,才能获得较准确的血糖值。
吴柯李璇王霞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糖再循环
1例胸外术后并发重症监护病房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被引量:1
2013年
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是病人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ICU精神障碍、ICU谵妄等。ICU综合征的出现,既可能是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疾病发展变化的先兆症状,导致延迟康复,使住院天数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入住ICU的成年病人常发生行为、知觉、认识方面异常,其发生率报道不一,最高的报道可达70%。这些问题常发生在人住ICU5d~7d后,而且随人住时间延长,出现机会增大。2012年3月我科收治l例因食管贲门癌行开胸手术病人,术后第4天出现ICU综合征表现,经心理护理等,病人顺利渡过术后监护期。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吴柯
关键词:护理
握手法固定皮肤在老年病人手背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握手法固定皮肤在老年病人手背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住院病人216例老年病人为对象,运用常规和改良手背浅静脉穿刺两种方法固定手背穿刺皮肤,比较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及疼痛感受情况。[结果]实验组手背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对疼痛的感受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握手法固定皮肤进行手背浅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同时降低病人对于疼痛的感受。
彭君吴柯王莹
关键词:老年病人疼痛
改良式冲洗法用于无肝素透析预防静脉壶凝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改善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提高治疗安全性。方法对60例行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析器冲洗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式冲洗法,每组透析60例次,比较两种冲洗方法透析结束后透析器及静脉壶凝血情况。结果两组所致透析器凝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致静脉壶凝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冲洗法能有效降低透析体外循环管路静脉壶凝血程度且没有增加盐水冲洗量,有利于提高治疗安全性。
严艳吴柯何娟
关键词:肝素
粘扣止血带在体外循环管路中的巧用
2020年
在长达4h的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外循环管路的固定防滑脱一直是护理的工作重点。以前用胶布固定管路于床栏,但留下黑色黏性物质,不易清理,或用止血钳固定于患者床单,但易夹管和误伤患者,本科自2015年通过实践,利用动静脉内瘘患者的2条专用的粘扣止血带,用于该患者体外循环管路的固定,防导管滑脱,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现介绍如下。1材料粘扣止血带,材质有棉质混纺,尼龙,橡胶丝。规格(30×320)mm,(33×320)mm,(33×340)mm,呈扁长方形,红蓝两根,一端带有扁扣子,用于内瘘穿刺点压迫止血,另一末端是约10 cm混纺粘扣,便于固定,如图1。
阮可菲严艳吴柯
关键词:体外循环管路
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救治重症催眠镇静类药物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救治重症催眠镇静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重症催眠镇静类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后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观察组在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其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给予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有效减轻中毒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吴柯
关键词:血液透析灌流高压氧中毒
循证护理预防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预防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血液透析室2017年12月-2019年9月行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出血、静脉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等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健康指导、病区环境、护理技术、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出血、静脉血栓形成及导管堵塞等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不但可明显提高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阮可菲吴柯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
人工气道湿化方式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
2022年
帮助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主要是为了清除气道的分泌物,为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确保其气道维持通畅状态。建立后的气道湿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气道湿化效果的优劣与通气质量、临床疗效息息相关。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提供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本文就人工气道不同湿化方法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湿化方法提供依据。
吴柯
关键词:人工气道湿化方式
循证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透析室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0例尿毒症患者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采用全自动血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的变化;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项营养指标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且显著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吴柯阮可菲
关键词:循证护理尿毒症血液透析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