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代翠

作品数:52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理学
  • 7篇核科学技术
  • 5篇电子电信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高能
  • 15篇重离子
  • 14篇重离子碰撞
  • 14篇离子碰撞
  • 11篇高能重离子
  • 11篇高能重离子碰...
  • 8篇ALICE
  • 7篇LHC
  • 6篇英文
  • 5篇多重数
  • 4篇核碰撞
  • 4篇ALICE实...
  • 3篇强子
  • 3篇轻子
  • 3篇相对论
  • 3篇介质
  • 3篇径迹
  • 3篇快度
  • 3篇胶子
  • 3篇多重数分布

机构

  • 49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贵州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中国高等科学...
  • 1篇隆德大学
  • 1篇国家研究委员...

作者

  • 49篇周代翠
  • 15篇蔡勖
  • 10篇钱琬燕
  • 8篇黄光明
  • 8篇王晓荣
  • 7篇殷中宝
  • 6篇张凡
  • 6篇王东
  • 5篇刘连寿
  • 4篇杨纯斌
  • 4篇向文昌
  • 3篇杨红艳
  • 3篇胡宗荣
  • 3篇毛亚显
  • 2篇王亚平
  • 2篇冯笙琴
  • 2篇彭茹
  • 2篇冯又层
  • 2篇丁亨通
  • 2篇黄红

传媒

  • 7篇核电子学与探...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高能物理与核...
  • 4篇核技术
  • 3篇国际学术动态
  • 3篇原子核物理评...
  • 3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A...
  • 1篇国外电子元器...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第七届全国固...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核物理实验国际合作研究近期代表性成果
高能核物理实验的主要物理目标是在极端高温度和能量密度条件下研究核物质新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产生及演化特性。深入揭示当前物质世界的深层次结构,以及强核力相互作用在高温、高密多粒子体系中的行为、特性。探寻在此极端条件下...
张晓明周代翠
关键词: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色偶极子模型中深度虚康普顿散射过程研究
2022年
在色偶极子模型框架下,首次将共线改进的偶极子散射振幅用于研究深度虚康普顿散射(deeply virtual compton scattering,DVCS)过程实光子的产生。首先,利用计算机程序求解微积分形式的共线改进偶极子演化方程,用数值方法求得偶极子散射振幅的解。其次,将共线改进的偶极子散射振幅用于拟合HERA能区DVCS过程实光子产生的实验数据,通过拟合得到微分截面下的χ^(2)/d.o.f=0.51和总截面下的χ^(2)/d.o.f=0.89。最后,利用微分截面分布的理论值,基于dσ/d|t|∝e抽取了DVCS过程的斜率,所得结果与HERA能区H1实验组测量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共线改进的偶极子散射振幅能很好地描述DVCS实验数据。
向文昌蔡燕兵周代翠
高能^(16)O+Em和^(32)S+Em碰撞的前后多重关联
1992年
本文分析了^(16)O(14.6和200AGeV)和^(32)S(200A GeV)离子诱导核乳胶相互作用中,在前后赝快度窗口内的多重数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核—校碰撞的前后多重数关联随着能量和射弹尺寸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间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窗口的扩大,关联缓慢的增加并趋于饱和.文章还比较了质子—质子和质子—核碰撞的数据.
蔡勖冯笙琴胡宗荣刘连寿钱琬燕王海桥余燕凌周代翠
关键词:赝快度多重数
LHC/ALICE双μ产生模拟与SPS能区产生粒子涨落研究
该文主要研究了LHC能区(5.5-14TeV)重离子碰撞的ALICE向前区双μ产生与SPS能区产生粒子的涨落与关联.
周代翠
关键词:ALICE实验
文献传递
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会议
2013年
2012年10月21-24日,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中国高科技中心(CCAST)、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联合资助下,第8届LHC高横动量物理国际学术研讨会(8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 PT Physics at LHC)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
周代翠王新年王群王恩科殷中宝
关键词:横动量LHCWORKSHOP
高能核-核碰撞中矩的振荡现象
2000年
引入密度函数与多重数分布的矩的定义 ,推广 e+ e-和 pp作用中的矩分析到核作用中 ,分析相对论核 -核碰撞的 EMU0 1实验数据 ,计算了产生的带电粒子多重数分布的 Hq值 ,系统研究了Hq 对入射能量、射弹与靶核质量、赝快度区域以及碰撞中心度的依赖关系 ,比较和分析了简单与复杂碰撞系统的振荡结构以及可能的物理起源 .
杨红艳汪毅张书真周代翠
关键词:阶乘矩高能核-核碰撞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究现状
1998年
CERN/EMU01实验第16届国际合作组会议与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国际讨论会于1997年11月10~15日在印度斋浦尔(Jaipur)举行。印度拉贾斯坦(Rajasthan)大学V.Kumar教授任主席。到会的有瑞典、俄罗斯、中国、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50余名代表。会上有大会报告33个,交流论文42篇。会中总结、交流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究的进展情况。 1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是80年代兴起的介于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之间的交叉学科。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国际大型加速器加速重离子束流,实现高能核碰撞,根据QCD预言,当局域环境达到高温高密的极端条件,可能出现通常的核子物质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相变(QGP)。
周代翠
关键词: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大型强子对撞机CMS、ATLAS和ALICE实验物理研究2013年度报告
2016年
该研究分为3个研究组,分别按照任务书2013年度计划和要求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CMS研究组。1Higgs粒子确认及其性质研究:用2012全年数据测量H->YY的截面,并与标准模型预言相比较。在测量方法上将使用2D拟合提高灵敏度。2新物理寻找:寻找W->tb。与费米实验室合作完成,我方将负责t->wb,W->enu部分。开展SUSY粒子寻找,Top粒子产生和衰变中的新物理研究。(2)ATLAS研究组。1ATLAS实验中Higgs粒子的寻找:VBF Higgs衰变到双光子道研究;H->γγ中Higgs微分产生截面测量;H->WW*物理分析。2ATLAS实验中超对称物理研究:di-tau末态弱相互作用SUSY粒子寻找;强相互作用SUSY粒子的寻找。3top夸克物理研究:单top夸克伴随W玻色子产生过程寻找;单top夸克模拟;Track MET重建研究;top衰变中的W自旋分布测量。(3)ALICE研究组。1围绕夸克物质硬探针信号,通过观测质子-质子碰撞、质子-核碰撞和核-核碰撞中的中性粒子产生、粒子关联、重夸克和W玻色子的muon谱,以及部分子函数矩分布,检验QCD预言,建立核-核碰撞粒子谱压低参考标准,研究冷核效应影响,观测部分子在密度物质中的能量损失效应,研究夸克物质性质。2围绕夸克物质集体运动,通过观测高能核-核碰撞中phi粒子和多奇异重子的椭圆流、重夸克衰变muon粒子的椭圆流,研究夸克物质的热化程度和集体运动行为,研究夸克物质体系部分子自由度行为。
陈国明金山周代翠
关键词: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希格斯粒子ATLAS超对称
EMU-01国际合作实验的计算机辅助核径迹图像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简述了我们参加EMU-01国际合作,在美国BNLAGS和西欧CERNSPS进行超高能重离子诱发核反应实验研究的情况,着重报告了我们近年来关于核径迹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的研究进展。
蔡勖钱婉燕王晓荣杨纯斌殷中宝周代翠
关键词:核反应核径迹
每核子14.6和60GeV能量下氧离子诱发核反应的带电粒子谱
1989年
本文给出了每核子14.6和60GeV能量下氧离子诱发核反应的带电粒子多重数分布和赝快度分布.实验数据取自EMU-01乳胶叠,并与Lund Monte Carlo模型(FRITIOF)作了比较.
M.I.AdamovichM.M.A■■arwalR.AroraY.A.AlexandrovS.A.AzimovS.K.BadyalE.BasovaK.B.BhallaA.BhasinV.S.BadyalR.A.BomadarenkoT.H.Burnett蔡(冒力)L.P.ChernovaM.M.ChernyavskiB.DresselE.M.FriedlanderS.I.GerassimovE.R.Ganssau■eS.GarpmanS.G.GerassimovA.GillJ.GroteK.G.GulamovV.G.GulyamovV.K.GuptaS.HackelH.H.HeckmanB.JakobssonB.JudekS.KatrooF.G.KadyrovH.KalliesL.KarlssonG.L.KaulM.KaurS.P.KharlamovJ.KohliV.KumarP.LalV.G.LarinovaP.J.Lindstrom刘连寿S.LokanathanJ.LordN.S.LukichevaL.K.Man■otraN.V.MaslennikovaI.S.MittaE.MonnandS.MoolerjeeC.MuellerS.H.NasyrovV.S.NvtnyG.I.OrlovaI.OtterlundN.G.PeresadkoS.PerssonN.V.Petrov钱琬燕R.RaniwalaS.RaniwanaN.K.RaoJ.Y.RheeN.ShaidkhanovN.G.SalmanovaW.SchulzF.SchusslerV.S.ShuklaD.Skeldin■K.SoderstromE.StanlundR.S.Storey孙君芬L.N.SvechnilovaM.I.TretyakovaT.P.Trofimova王海桥翁智群R.J.Wilkes许国发张东海郑蒲英周代翠周景晨
关键词:氧离子核反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