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冉
- 作品数:65 被引量:168H指数:9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强化技术综合提取鹿茸中性激素和IGF-1的研究
- 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结合超声强化技术,以鹿茸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了乙醇浓度、夹带剂流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五个因素对性激素成分及其IGF-1保留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溶剂的pH值、溶剂用量、提取...
- 周冉李淑芬张大成
-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鹿茸孕酮性激素
- 文献传递
- RP-HPLC同时快速测定鹿茸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含量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鹿茸药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3种生物碱基成分含量。方法:RP-HPLC外标法。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含0.07%醋酸的3%甲醇溶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尿嘧啶、次黄嘌呤和尿苷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浓度均在1.7~33.3mg·L-1的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9,0.9996;最低检测限浓度(S/N=3)分别为9.375,18.75,75μg·L-1;平均加样回收率(n=3)在98.4%~103.4%范围内。结论:本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鹿茸药材中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3种生物碱基成分的同时快速测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周冉李淑芬
- 关键词:鹿茸尿嘧啶次黄嘌呤尿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鹿茸活性成分综合提取分离关键技术的研究
- 周冉岳红坤史兰香常明王飞郭瑞霞王娟于宏伟
-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几种蛋白质分离技术的集成从鹿茸中提取活性成分,为分别研制成在抗衰老、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功效的保健品或新中成药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研究成果对改变中国鹿茸产品单一、技术落后、附...
- 关键词:
- 关键词:鹿茸保健品中成药
- N-取代4-哌啶酮的合成方法研究
- 王娟贾鹏飞岳红坤周二鹏郭瑞霞牟微史兰香王景翔常明周冉
- 课题结合了中国能源实际情况,系统的研究了通过Mannich反应一步制得(包括N-甲基-4-哌啶酮、N-乙基-4-哌啶酮、N-正丙基-4-哌啶酮、N-正丁基-4-哌啶酮、N-苄基-4-哌啶酮)。并对该合成方法的工艺参数进行...
- 关键词:
- 关键词:哌啶酮合成工艺
- 品簃被引量:1
- 2015年
- 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类别,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园林建筑亦是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构成的主体,也是满足园林使用功能的主要场所。中国园林建筑的命名,更是涉及大量的古典文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簃"便是其中之一。从簃字的含义出发,引申出其作为建筑的含义,进而分析簃的功能演变和建筑类型;根据簃在古典园林中的史料记载,整理表格(古典园林中的簃),并依据实例总结簃在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引出簃在古典园林中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的观点。
- 周冉周冉
-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类型
- 聚醚砜树脂填充用增韧抗紫外抗氧化纳米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砜树脂填充用增韧抗紫外抗氧化纳米碳酸钙,在制备工艺中通过对反应温度、终止pH值及复配表面处理剂的配方进行精准控制,得到粒径为80nm‑100nm、白度达到92以上、无团聚现象、具有增韧抗紫外抗氧化性能...
- 郧海丽刘树彬周冉任蕾
- 5H‑[1,2,4]三氮唑并[5,1‑b][1,3]噻嗪类衍生物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通式I的5H‑[1,2,4]三氮唑并[5,1‑b][1,3]噻嗪类衍生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水合物、盐,包括其立体异构体或互变异构体,其中式I中的R<Sub>1</Sub>,R<Sub>2</Sub>分别独立的为...
- 刘斯婕周冉肖霄雷霓史兰香郭瑞霞
- 文献传递
- 依托度酸双层渗透泵片制备工艺研究
- 常明岳红坤周冉刘斯捷王景翔王娟冯海燕牟微冯俊霞张东红
- 制成了依托度酸渗透泵控释片,并达到零级控释要求。所制控释片可维持24小时内持续释放药物,提高了患者用药的顺应性,减少了患者的给药次数。对控释片处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建立了评价方法,准确评价了产品的优劣。将...
- 关键词:
- 关键词:渗透泵控释片
- 聚乙烯C–H伸缩振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在29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乙烯(PE)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去卷积红外光谱来确定PE分子结构。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聚乙烯亚甲基C-H伸缩振动模式(V_CH2)的模式。研究发现,PE分子中存在晶区和非晶区。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E分子中V_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2920cm^-1(Vas(CH2)crystalline)〉2930cm^-1(Vas(CH2)amorphous)〉2850cm^-1(Vs(CH2)crystalline)〉2858cm^-1(Vs(CH2)amorphous)。此项研究显示出二维红外光谱在高分子材料热变性分析中的重大作用。
- 段书德周冉李杰辉吕立强顾丹丹于宏伟
- 关键词:聚乙烯二维红外光谱
- 仿生硅化固定化胰蛋白酶用于控制生物粘泥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采用仿生硅化法实现对胰蛋白酶的固定,并将固定化酶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相结合用于抗生物粘泥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研究了正硅酸甲酯(TMOS)与酶的浓度比、介孔氧化硅(MPS)与酶的质量比、有机溶剂等因素的影响。并以MPS固定化酶为对照实验,对复合膜酶的稳定性、催化活性、重复使用性、抗蛋白质吸附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仿生硅化法制备的仿生氧化硅-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膜(Si O_2-Enzyme-PMMA film),与介孔氧化硅-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膜(MPS-Enzyme-PMMA film)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25℃和50℃储藏30 d后,两种膜酶活性分别为86.3%和81.2%。Si O_2-Enzyme-PMMA film在重复使用6次之后,复合膜的酶活剩余89.1%。将复合膜浸泡在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中18 d后,其表面蛋白质吸附量仅为不含酶PMMA的三分之一。两种复合膜均具有良好的抗蛋白吸附性能。结论:仿生硅化制备固定化酶,与介孔氧化硅载体相比,在提高固定化酶的包埋率和稳定性方面有更显著的优势,其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活性高,应用于抗生物粘泥涂层具有更好的防污效果。
- 周冉宋玉品刘玲君范梦姣刘春雨张一凡吴欣蕊
- 关键词:胰蛋白酶介孔氧化硅生物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