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辉
- 作品数:35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羽毛球男子单打后场技战术的分析
- <正>研究目的:羽毛球男子后场技战术是体现羽毛球单打进攻、全面、多拍、多变的重要部分,后场技战术是羽毛球单打得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李宗伟,林丹,陶菲克后场技术的分析,旨在发现三者之间后场进攻的差异性,以及男子单打后场...
- 黄慧孙辉周志辉
- 技术驱动竞技:陈雨菲与戴资颖的女子羽毛球单打比赛表现与技、战术趋势分析
- 本研究聚焦于女子羽毛球单打领域,特别是在技术和战术发展方面的新趋势,通过对两位世界顶尖女子羽毛球单打运动员——中国的陈雨菲和中国台湾的戴资颖——的比赛表现进行深入分析。羽毛球作为一项集技术、体能、心理等多方面能力于一体的...
- 丁澜王秋实周志辉
- 关键词: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 新规则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 2014年
- 通过新旧赛制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运用变化的表象,试图解析羽毛球单打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旧赛制羽毛球单打的技战术运用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运动训练学以及羽毛球专项基本理论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理论总结.研究发现:规则变化导致前场攻击性更强,前场的控制与反控制更加激烈,后场控制性下压成为普遍趋势,规则变化导致竞赛节奏不断加快将是长期趋势.
- 叶宗鑫周志辉
- 关键词:技战术抢攻
- 羽毛球相似技术群组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借鉴项群训练理论和迁移理论,若能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找出教学内容之间的纵、横向联系,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运动技能迁移,强化动作技能的积极性迁移,避免负迁移,势必能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 游发生周志辉
- 关键词:迁移群组
- 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林丹与李宗伟的胜负转换被引量:41
- 2009年
- 应用蒋家珍、钟秉枢研发的《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对林丹与李宗伟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和瑞士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的场上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不同比赛回合的拍数、最后一球得失分、每球最后一拍的技术使用频率与对应效果、各项技术的全场使用频率5个方面进行统计,对两场比赛的胜负结果转换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全英赛相比,瑞士赛双方的高远球、高吊球增多,多拍回合增加多,形成有利于李宗伟技战术风格的场上局面;他在多拍回合中捕捉到更多的进攻机会,从而在一周内实现了从0:2到2:0的胜负转换。
- 蒋家珍钟秉枢周志辉冷波姬鲁宁黄慧
- 关键词:羽毛球数据分析系统
- 新规则下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运用经验的总结及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对新旧赛制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运用变化的经验进行分析,试图对新赛制下羽毛球单打技战术进行经验总结并洞悉羽毛球单打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旧赛制羽毛球单打的技战术运用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运动训练学以及羽毛球专项基本理论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理论总结。研究发现:规则变化导致单打比赛的节奏加快,抢攻成为普遍趋势,控制与反控制更加激烈,前场攻击性更强,后场控制性下压成为普遍趋势,新赛制下平均每回合的拍数有显著性增加,新赛制对运动员的多拍能力以及进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 叶宗鑫冷波周志辉戴劲
- 关键词:技战术能力抢攻
- 羽毛球正手高远球“反序教学法”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通过对羽毛球正手高远球反序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序教学法与常规教学相比,能有效提高高远球的质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及增强学习兴趣。
- 龚亮华周志辉于作军黄慧
-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法
- 从马琳技术打法透视女子单打技战术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19年
- 马琳作为女子单打抢攻的典型顶尖代表,通过对马琳在不同击球状态、得分的情况以及得分和得分前一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马琳的技战术打法的规律及特点,为试图透视当今女子单打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提供有益探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法进行分析、研究.
- 叶宗鑫冷波周志辉汪鑫
- 关键词:女子单打技战术抢攻
- 羽毛球运动员球感与腕关节动作记忆表象的关系被引量:6
- 2005年
- 当今羽毛球比赛具有球速快、旋转剧烈和战术变化多端的特点,运动员不仅要有与其他项目运动员一样的良好素质,还必须具备许多特殊的素质,如精细的握力感、时间感、空间感和主要关节的动作记忆表象等能力。本文就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球感与手腕动作记忆表象能力作了初步的研究。
- 潘莉周志辉
-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员球感
- 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为了提高和巩固羽毛球运动训练的效果,按运动训练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优化了训练方法,设计了实验方案.样本容量为取自两地的372人,各分成试验班和参照班以供对比.在样本的初始状态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经18周的训练和测试,数据采集和统计结果表明,在羽毛球击球手法基本动作方面,试验班的优势具有显著性意义,而在某些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测试中,则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从而验证了新训练方法的科学性与高效性.运动技术水平平均分提高49%,典型项目达标时间缩短31%.
- 叶菁周志辉冷波
- 关键词: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