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芹
- 作品数:77 被引量:33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Bcl-2在阿司匹林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目的:阿司匹林(acetysalicylicacid,ASA),又名乙酰水杨酸,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代表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s)的活性进而降低前列腺素(PGs)的产生发挥作用。文献报道阿司匹林...
- 杨建林韩钰周永芹张伟
- 关键词:阿司匹林HELA细胞BCL-2凋亡机制
- 文献传递
- 高频水针疗法对颈椎病神经根性痛患者外周血TNF-α含量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TNF-α、中性粒细胞(PMNs)与神经根型颈椎病(CRS)根性痛的相关性及高频水针疗法对该病患者血清TNF-α含量、PMNs百分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符合条件的CRS患者,按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用高频水针疗法,对照组用水针疗法。同时与20例正常人作对照。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及行血常规检查。结果:TNF-α含量升高且与根性痛程度成正相关(r=0.830,P<0.01),PMNs百分率虽然升高,但与根性痛程度无相关性(r=0.210,P>0.05)。高频水针组和水针组均能改善患者的TNF-α含量、PMNs百分率,但前者对TNF-α含量、PMNs百分率的改善情况好于后者(P<0.01)。结论:TNF-α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程度成正相关。高频水针疗法能降低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神经根性痛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 李先辉高辉程传国周永芹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中性粒细胞
- 胸腺上皮细胞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小鼠模型的鉴定及免疫学特征观察
- 2023年
- 目的构建并鉴定胸腺上皮细胞(thymic epithelial cells,TECs)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小鼠模型,评价其免疫学特征。方法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打靶基因敲除技术,得到F0代的GSK-3β^(flox/flox)(GSK-3β^(f/f))小鼠;再采用Cre-LoxP系统进行小鼠的繁殖;PCR鉴定,筛选出基因型为GSK-3β^(f/f)FoxN1-Cre^(+/-)(GSK-3β^(-/-))小鼠,即为在TECs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的小鼠。观察基因敲除鼠的一般生物学特征、繁殖能力和子代存活率。应用HE染色、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技术,比较基因敲除鼠和野生型小鼠免疫器官结构、胸腺、脾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比例及增殖能力差异。结果成功构建TECs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小鼠模型。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相比,GSK-3β^(-/-)小鼠一般生物学特征无明显差异,子代存活率>90%;衰老进程中GSK-3β^(-/-)小鼠胸腺比WT小鼠体积大,胸腺指数高,胸腺细胞数量多;脾中的初始T细胞及近期迁移细胞数量也显著多于WT小鼠。结论成功构建了TECs特异性敲除GSK-3β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GSK-3β基因在TECs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型。
- 李喜曾艳陈昌蓉李论余祥周永芹王德成邓亚光宋银宏
- 关键词:胸腺上皮细胞GSK-3Β免疫学特征
- 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TNF-α与颈椎病神经根性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4
- 2006年
- 李先辉程传国周永芹
- 关键词: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颈椎病
- 蜈蚣提取物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目的研究蜈蚣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不同蜈蚣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不同浓度的蜈蚣提取物以及阳性对照药顺铂作用于培养的HeLa细胞48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代谢率,以流式细胞术观察DNA含量和凋亡的变化情况,DNA片断化分析和western Blot测定Bax,Caspase 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HeLa细胞用4,8,16mg/ml的乙醚、乙醇蜈蚣提取物处理48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DNA周期改变明显,亚G1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DNA-Ladder典型;Western Blot提示蜈蚣提取物作用HeLa细胞后Bax,caspase 3蛋白表达,凋亡率显著增高。结论中药蜈蚣乙醚、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机制与改变细胞DNA周期,促进凋亡有关。
- 韩莉周永芹韩钰
- 关键词:蜈蚣提取物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蜈蚣提取物诱导SiH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研究蜈蚣提取物对宫颈癌SiHa细胞生长的抑制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不同蜈蚣提取物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不同浓度的蜈蚣提取物和阳性对照药顺铂作用于培养的SiHa细胞48h,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观察DNA含量和凋亡的变化情况,DNA片断化分析凋亡特有DNA梯形格局和Western Blot测定bax、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SiHa细胞用8、16、32mg/ml的乙醚、乙醇蜈蚣提取物处理48h后,细胞生长显著受抑;DNA周期改变明显,亚G1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DNA-Ladder显著;Western Blot提示相关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并显示活性,凋亡率增高明显。结论:中药蜈蚣乙醚、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改变细胞DNA周期,促进凋亡有关。
- 周永芹韩莉刘朝奇韩钰
- 关键词:蜈蚣提取物SIHA细胞细胞周期DNA片断凋亡
- “三早两强”对培养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效果的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省属高校在经过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进入内涵发展求质量的建设阶段,培养适应当前及未来医学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复杂临床问题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其重要任务,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以"三早两强"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科研为切入点,以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为目标,将教研、科研、教学有机结合,对培养具有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进行了有效实践,收到很好效果。
- 韩莉刘朝奇谭超邹黎黎周永芹金家红赵云
- 关键词: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 原花青素B2通过GATA4/p53通路改善肝细胞衰老的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本研究探索了原花青素B2对BNL.CL2肝细胞衰老的拮抗作用。应用棕榈酸(PA)诱导肝细胞衰老细胞模型,通过MTT实验测定PA和PCB2的细胞增殖效应;利用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试剂盒检测PCB2对细胞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PCB2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6和p53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CB2对P53和GATA4蛋白表达以及细胞核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PA浓度为100μM时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增殖(control:1.289,PA:0.655,p<0.001),而PCB2浓度为12.5μg/m L时可明显改善细胞增殖作用(0.766;p<0.01);与PA组比,PCB2组中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阳性细胞明显降低;PA诱导细胞核增大(control:1973.9 vs PA:7995.1, p<0.05),而PCB2可降低细胞核大小(3848.8,p<0.05);PA能够诱导衰老相关基因p53表达上调(3.36,p<0.05)和CDK6基因表达下调(0.49,p<0.05),PCB2可有效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衰老(p53:1.11;CDK6:1.01,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PA诱导的肝细胞衰老使p53和GATA4共定位于细胞核;经PCB2处理后,p53和GATA4蛋白在核表达减少,且共定位于细胞质中。因此PCB2能够拮抗肝细胞衰老,其可能通过GATA4/p5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 段丽李聪罗悦周永芹张长城袁丁刘朝奇
- 木瓜发酵液干预免疫低下小鼠肺部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木瓜发酵液(Chaenomeles sinensis fermentation,CSF)对免疫低下小鼠机会性感染的干预活性。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并鼻内接种肺炎克雷伯菌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机会性感染肺炎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CSF低(5ml/kg)和高(15 ml/kg)剂量组;感染细菌前连续6天灌胃不同剂量木瓜发酵液,感染72 h后处死小鼠,比较相关免疫脏器指数、体质量、肺部载菌量变化、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onA和LPS刺激不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及脾脏淋巴细胞亚型。结果模型组的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E染色显示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肺指数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CSF组小鼠肺部载菌量显著降低(P<0.01),肺部病变明显减轻,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降低,CD4+、CD8+T细胞和CD19+B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CSF干预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显著升高,CD4+、CD8+T细胞和CD19+B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木瓜发酵液对免疫低下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发挥作用。
- 曾俊豪万小雨黄可可张婉怡韩莉周永芹刘朝奇
- 关键词:免疫低下机会性感染免疫调节
- 维生素C诱导人宫颈癌Caski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研究维生素C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体外抑制、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维生素C处理人宫颈癌Caski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as-ki细胞周期变化;琼脂糖电泳法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现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E6的表达以及Caspase 3的激活;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分析发现,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将细胞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和E6、上调Bax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活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表明维生素C在体外可有效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杨建林韩钰周永芹张伟
- 关键词:维生素CCASKI细胞凋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