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颖

作品数:29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0篇蛋白
  • 8篇肺癌
  • 7篇氢表
  • 7篇缺氧
  • 7篇缺氧诱导
  • 7篇缺氧诱导因子
  • 7篇脱氢表雄酮
  • 6篇动脉
  • 6篇肿瘤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5篇人脐
  • 5篇人脐静脉
  • 5篇人乳
  • 5篇人乳头状瘤
  • 5篇人乳头状瘤病...
  • 5篇乳头
  • 5篇乳头状
  • 5篇乳头状瘤

机构

  • 29篇秦皇岛市第一...

作者

  • 29篇周颖
  • 24篇赵敏
  • 20篇张辉
  • 17篇黄江梅
  • 15篇肖芳
  • 9篇陈艳昕
  • 9篇李桃
  • 7篇沈彦
  • 7篇李晓超
  • 5篇谢永红
  • 4篇刘瑞吉
  • 4篇刘庆滨
  • 3篇尹端端
  • 2篇郭运生
  • 1篇许敬平
  • 1篇冯继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年份

  • 5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趋化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1(CXCL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胃癌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79例胃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各组织中CD34和CXCL1的表达情况,分析CXCL1和CD34-MVD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CXCL1呈过表达(P<0.05),且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胃癌组织中CXCL1的表达和CD34-MVD呈正相关(r=0.71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XCL1的高表达可能通过参与胃癌微血管生成进而影响胃癌的侵袭转移。
赵敏郭运生肖芳周颖黄江梅张辉
关键词:胃癌血管再生
MTSS1与SO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与性别决定区Y Box2蛋白(SO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SS1与SOX2表达情况,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分析MTSS1及SOX2阳性表达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TSS1及SOX2表达阳性率均低于癌旁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799、21.645,P <0. 01);不同肿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组织中MTSSI及SOX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SS1:χ~2=15.276、20.447、11.198,P<0.0];SOX2:χ~2=17.284、16.168、48.534,P <0.01);肿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与MTSS1、SOX2阳性表达显著相关(β=1.745、1.792、1.288、1.981、1.784、1.899,P均<0.05); MTSS1及SOX2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3,P<0.05)。结论MTSS1及SOX2在结肠癌中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质量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质量。
刘庆滨陈艳昕肖芳周颖张辉
关键词:结肠癌术后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p-糖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HPV感染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三者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文中研究NSCLC中HIF-1α和p-gp的相关性,探讨HIF-1α和p-gp在NSCLC发生发展及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中的作用,并初步分析HIF-1α和p-gp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2年1-5月NSCLC新鲜标本60例作为NSCLC组,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肺良性病变组,应用PCR方法选用HPV16、18型特异性引物检测2组中HPV D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p-gp的表达。结果 NSCLC中HIF-1α阳性率为48.3%(29/60),肺良性病变未见阳性表达(χ2=15.163,P<0.05);p-gp的阳性率为60.0%(36/60),肺良性病变未见阳性表达(χ2=21.818,P<0.05);HIF-1α阳性者中p-gp的表达率明显高于HIF-1α阴性者,两者呈正相关(r=0.313,P<0.05);NSCLC组中HIF-1α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gp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相关,肺腺癌p-gp阳性表达率(83.3%)高于肺鳞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高分化型HPV DNA检出率(8.3%)低于中、低分化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者HPV DNA检出率(60.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与p-gp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及MDR;HPV感染可能是NSCLC发生的病因学因素之一,但NSCLC中HIF-1α、p-gp表达与HPV感染均无协同作用。
周颖张辉谢永红赵敏沈彦尹端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缺氧诱导因子-1ΑP-糖蛋白人乳头状瘤病毒
双向调节蛋白、转录因子E2启动子结合因子1、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的双向调节蛋白(AREG)、转录因子E2启动子结合因子1(E2F-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住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接受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AREG、转录因子E2F-1、IL-6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转录因子E2F-1、IL-6的表达,分析影响AREG、转录因子E2F-1、IL-6表达的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IL-6水平,转录因子E2F-1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息肉组;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为黏液腺癌、TNM分期为Ⅲ期+Ⅳ期的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IL-6水平,转录因子E2F-1阳性表达率较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型和TNM分期是影响表达的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AREG、IL-6水平,转录因子E2F-1阳性表达率较高,相关因子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型和TNM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陈艳昕刘庆滨黄江梅周颖肖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白细胞介素6
胃癌血清应答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血清应答因子(SR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胃癌、50例配对的手术切缘黏膜组织和29例胃癌淋巴结转移标本中SRF、VEGFR2的表达。结果胃癌组SRF表达阳性率为52.00%(26/50),高于正常黏膜组的16.00%(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65.52%,1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VEGFR2表达阳性率为60.00%(30/50),高于正常黏膜组(10.00%,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72.41%,21/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中SRF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VEGFR2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侵及浆膜及浆膜外、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胃癌组SRF和VEGFR2共表达23例,具有正相关性(r=0.594,P<0.05)。结论胃癌中SRF和VEGFR2的高表达提示患者可能有胃癌侵袭、转移以及预后不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赵敏张辉周颖黄江梅刘瑞吉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
Y-27632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系侵袭与转移
2015年
目的探讨Y-27632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否是通过对SRF的调控来实现的。方法将细胞分为3组:1)对照组;2)Y-27632通路阻断剂组;3)siRNA-SRF-1107干扰组。各组分别转染、加药,孵育48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SRF、ROCK1、E-cadherin、β-catenin、F-actin、MRTF-A及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Y-27632能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而对其增殖没有影响。Y-27632能显著下调SGC-7901细胞的ROCK1、SRF、F-actin和MRTF-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P<0.05)。结论 Y-27632通过上调E-cadherin表达,同时阻断ROCK信号抑制SRF辅因子MRTF-A的表达,最终下调SRF转录水平,从而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转移和迁移能力。
赵敏周颖黄江梅肖芳李晓超张辉刘瑞吉
关键词:胃癌RNA干扰
脱氢表雄酮及趋化因子蛋白-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内-I (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寻找临床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依据。方法:将纳入本研究的130例尸检患者的冠状动脉,做常规石蜡切片,根据病理镜下诊断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 80例和正常冠状脉对照组50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同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中DHEA 与MCP-1的表达,分析DHEA、MCP-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DHEA与MCP-1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DHE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x^2 = 52.82,P<0. 05)。动脉粥样硬化组较正常对照组MC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x^2 = 29. 73 ,P<0. 05)。DHEA与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311,P<0. 05)。结论:DHEA和MCP-1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并发挥着不同的调节作用。
李桃周颖肖芳黄江梅张辉赵敏
关键词:脱氢表雄酮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组化
肾嗜酸细胞瘤2例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2018年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患者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辅助检查结果也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癌。本文2例肾嗜酸细胞瘤均因体检发现占位,无任何不适症状,超声及CT检查怀疑肾癌,择期行肾切除术,病理形态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肾嗜酸细胞瘤。本文重点分析了肾嗜酸细胞瘤的病理检查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肾嗜酸细胞瘤预后较好,目前治疗首选开放或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对于体积巨大的嗜酸细胞瘤也可行肾切除术,术后须密切随访。
许敬平黄江梅周颖赵敏
关键词:嗜酸细胞瘤病理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的影响
黄江梅陈艳昕张辉冯继沈彦赵敏周颖
研究了HIF-1α等指标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为胶质瘤的研究及多途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这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拓宽科研思路。如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应用该研究治疗方法,在胶质细胞瘤...
关键词:
关键词:胶质瘤
整合素αvβ6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整合素αvβ6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分别检测72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6和CD44v6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胃癌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αvβ6的阳性表达率63.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13%,有淋巴结转移者68.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8.0%(P<0.05);胃癌组织CD44v6的阳性表达率45.6%显著高于癌旁胃黏膜0%,有淋巴结转移者48.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7%(P<0.05);胃癌组织中αvβ6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整合素αvβ6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联合检测整合素αvβ6和CD44v6的表达对胃癌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病理意义。
郭运生赵敏肖芳周颖黄江梅张辉
关键词:CD44V6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