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遂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北京市教委学科与研究生教育专项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与传统金融机构兴衰的内在联系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国近代的金融业开放,使传统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市场环境被根本改变了,走向开放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式金融机构———银行的出现,都对中国的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挑战。最终的结果是在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中,中外银行成为金融市场翘楚,而传统金融机构逐步走向了衰落。在中国现代金融业开放30年之后,探究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与传统金融机构兴衰的内在联系,以史为鉴,有着现实的意义。
- 姚遂张宏彦
- 关键词:金融业开放
- 社会—技术系统可持续转型研究:思路、批评、进展及反思被引量:6
- 2020年
- 可持续转型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领域,其核心思想是研究如何实现和管理当前非可持续性的社会—技术系统根本性转变。本文在介绍该研究的4个思路基础上,结合发展过程中受到的主要批评,从转型机制的深入、行动主体、地理空间、政治和权力以及政策研究5个主题归纳其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可持续转型研究不断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洞见以修正和补充不足,使之呈现出开放和争鸣之势,但是该研究依然还面临诸多挑战,新问题需要学者进一步反思。可持续转型研究对中国的系统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将中国真正纳入全球可持续转型研究更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姚遂陈卓淳
- 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双循环新格局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论坛综述
- 2020年
- 2020年10月31日,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洪银兴、任保平、宋洪远、徐佳君、郭熙保、周强、罗必良、张俊森、王学博9位学者的作品获得第八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范子英、黄炜、马光荣3位学者获得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与本次颁奖典礼同期还举行了“双循环新格局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论坛。黄群慧、张燕生、赵凌云、陈诗一、宋敏、巴曙松、李佐军等数十位来自全国重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先后进行了主题演讲。
- 李梦婕姚遂
-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
-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互联网金融对中国金融发展的贡献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站在金融功能观的金融发展框架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中金融功能提升推动下的一种产物,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金融功能完善与创新的一种尝试。中国现存的五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能部分完成金融的扩展和衍生功能,但不具备经济调节功能。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明显地衍生一些新的金融功能,因此目前还没有明显地推动中国的金融发展,大数据金融作为联接金融各层次功能的一种模式,最有可能促成互联网金融功能演进,从而推动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
- 李洪梅王文博姚遂
-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功能观互联网金融
- 中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技术转型思路被引量:31
- 2012年
- 社会技术转型的多层视角(MLP)是转型理论的最新进展,它认为转型是由三个层面——微观层的技术利基,中观层的社会技术体制和宏观层的大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个非线性的演化过程。该思路通过分析技术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求理解社会技术体制的长期变化。本文以MLP为分析思路,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现行体制已经发生的动态变化;并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对我国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短期的转变路径,延续和发展现有体制结构和治理模式,通过体制内行为主体有意识地调整创新活动和发展的方向,来解决体制内部矛盾和压力,实现政府2020年的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中期的重构路径,基本实现电源结构实质性改变,火力发电比例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发电对其主导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电力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态。长期的重置路径通过新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质的突破和飞跃,实现高煤高碳的电力体系由新的低碳体制取代这一长期目标。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丰富了目前我国低碳转型的讨论,对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的行为主体也可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 陈卓淳姚遂
- 公有产权与承包制--对农村承包制和企业承包制的研究
- 该文的主体结构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产权的"两权分离"与承包制出现的必然性.这一章是该文的基本理论部分,该文在梳理产权的完整与私有产权的两权分离的历程后,指出两权分离本质是对产权风险的分散.产权的风险有两种:信息...
- 姚遂
- 关键词:两权分离产权风险资产属性承包制
- 不对称信息的交易成本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信息不对称的关键在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传递渠道,这可以看成是交易双方获得对方真实信息需要很大代价的一种表现。因此,交易中的信息问题可视为一个交易成本问题。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分析了不对称信息的不同成本承担的效应以及降低成本的途径。文章的结论是:1.完全信息时,无论由谁来承担信息成本,交易的结果不变。2.信息不完全时,交易结果会随信息成本的承担情况不同而不同,较之信息完全情况下是低效的;而且,在交易中,存在社会福利的净损失。改进信息不完全状态能实现帕累托改进。3.人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有效地解决广泛的信息不对称:一是通过赋权;二是通过引入信息专门化组织。
- 姚遂陈卓淳
- 关键词:不对称信息交易成本
- 信贷扶贫制度的设计与创新——茅于轼扶贫案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本文以茅于轼先生在山西省的信贷扶贫案例为考察对象 ,以制度经济学为主要分析 方法 ,指出了茅式扶贫成功的制度背景以及茅式扶贫本身所存在的制度缺陷。本文认为 , 农村金融结构自身的孱弱与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是茅式扶贫得以成功的 基本条件 ;茅于轼本人的权威主义与龙水头基金管理人的精英管理 ,是这一制度得以在当 地顺利推行的重要保障 ;茅于轼在基金制度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是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坚实 基础。同时 。
- 姚遂汪小勤陈卓淳
- 关键词:金融结构信贷扶贫
- 课程融合视角下宏观经济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实践探究--以消费理论课程教学为例被引量:5
- 2022年
-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宏观经济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和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以实现有效的课程融合教学实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构建一个简化的培养批判性思维过程的要目表。基于该表,以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函数理论教学为对象,对课程融合模式下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姚遂张建华陈卓淳
-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批判性思维课程融合消费函数
-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缺失与金融扶持被引量:18
- 2003年
- 文章以农村金融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农村中广泛存在的资金短缺现象及其形成机理。文章认为:其一,国家实行的倾向性的发展战略是造成农村金融资源缺乏,金融扶持水平低下的基要因素;其二,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地方政府与国家在金融资源上的恶性竞争则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与寻求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两方面着手。
- 姚遂朱松青
- 关键词:金融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