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燕 作品数:9 被引量:139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电气工程 更多>>
QFS-300-2型发电机进相和高功率因数运行研究 被引量:3 1996年 以QFS-300-2型汽轮发电机为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有限元法,从定量计算角度得出发电机进相和高功率因数运行P-Q容量图。研究成果具有实用价值。 孙伯燕 刘娟 梅强 杜炎森 胡敏强 黄学良关键词:汽轮发电机 功率因素 进相运行 上海市静安区2002~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特征。[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系统,对静安区2002~2005年肿瘤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静安区男性恶性肿瘤世界标化发病率203.14/10万,中国标化发病率为169.99/10万;女性世界标化发病率为226.12/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2.49/10万。2002~2005年,男性常见肿瘤主要为气管、支气管和肺癌,胃癌,结肠癌等;女性主要为乳腺癌;常见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结论]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开展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是较为积极有效地方法;加强肺癌、乳腺癌以及消化系统癌症的大众宣传教育显得较为重要。 刘宾益 王英 赵燕 孙伯燕 杨晓明关键词:肿瘤 发病率 肿瘤登记 流行病学 1986~2003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意外死亡的特点和趋势 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 1 986~ 2 0 0 3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意外死亡的特点和趋势。 方法 将1 986~ 2 0 0 3年上海市静安区老年人死亡资料按年份分为 1 986~ ,1 991~ ,1 996~和 2 0 0 1~ 2 0 0 34组 ,分析各种原因引起意外死亡的频率和逐年变化情况。 结果 1 986~ 1 990年静安区老年人的平均意外死亡率为 2 0 8 3/ 1 0万人年 ,2 0 0 1~ 2 0 0 3年降至 1 0 8 3/ 1 0万人年 ,降幅 1 / 2。其中跌倒和自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降幅各为 1 / 2 ;1 8年来 ,交通事故和中毒死亡无明显下降趋势。 结论 老年人意外死亡是可以预防的 。 徐大麟 孙伯燕 王萍玉关键词:老年人 意外跌倒 自杀 中毒 1994-2003年上海市静安区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被引量:11 2005年 王萍玉 孙伯燕关键词:肿瘤 死亡率 上海市静安区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态度·行为 被引量:5 2005年 道路交通伤害是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流量也日益增加.但是,道路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以及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致使道路交通伤害增加[1-3].为了解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以便为进一步开展道路交通伤害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报道如下. 郭亚文 刘洪雷 周祖华 朱蔚 张泓 孙伯燕 陈丽萍减寿年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9 2004年 汤军克 徐慧萍 李惠英 徐爱英 孙伯燕关键词:减寿年数 计算方法 PYLL 统计学 身体健康 1986~1999年静安区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上海市区儿童意外死亡特点。方法 分析 1 986~ 1 999年 5~ 2 4岁儿童青少年各类意外死亡的频率和死因顺位。结果 上海市静安区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率为 8.1 6/ 1 0万 ,占同期儿童青少年死亡人数的 37.9% ,男女意外死亡性别比为 1 .52∶1。意外死亡发生率以 1 0~ 1 4岁年龄组为最低。意外死亡原因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淹死等。结论 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率较高 ,且有年龄和性别特点 ,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顾凯侃 孙伯燕 朱小珍 沈冰 丁玎 史慧静关键词:儿童 青少年 上海市静安区居民2002-2006年死因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对静安区2002-2006年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和相关政策项目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自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编码采用ICD-10,疾病大类参照CCD。用Exce l建库,统计软件SA S对静安区近5年来的全死因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其顺位进行分析。结果:静安区居民死亡率2006年比2002年下降14.88%,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死因构成变化不大,死因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损伤和中毒。致死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肺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及意外伤害等,乳腺癌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主要构成,老年和中年组的糖尿病构成比例较高。减寿率构成前5位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结论:慢性病、肿瘤和意外伤害成为主要死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静安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疾病发生特点,在防治策略上要有相应的措施。 颜士勇 孙伯燕关键词:全死因 死因顺位 疾病谱 减寿率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在上海市静安区人群的健康研究中首次引入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指标,对静安区疾病负担进行综合性测量,确定区域主要卫生问题。方法以DALY为疾病负担测量单位,采用直接法计算早逝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采用间接法计算失能寿命损失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结果在静安区疾病负担中非传染性疾病占比重最大。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位于静安区疾病负担的前3位。结论静安区居民健康水平较高,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非传染性疾病疾病负担很高,居前3位的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类疾病应作为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沈冰 杨晓明 方博 孙伯燕 宋桂香关键词:疾病 患病代价 健康状况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