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善斌
- 作品数:55 被引量:6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孙善斌主任医师运用搓针法治疗经验总结被引量:1
- 2021年
- 搓针法作为一种传统行针手法,其目的是促使针感产生或加强针感。孙善斌主任医师在运用搓针法治疗疾病时注意治神,强调辨证与辨气相结合,擅长将搓针与其他针刺手法合用形成复合手法,并注意施术时不产生强痛。列举孙善斌主任医师运用搓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胃缓、脉痹3个临床验案,将其运用搓针法治疗的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 顾玮青孙善斌
- 关键词:针感治神
- “通督调神”灸法干预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比较"通督调神"灸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肠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SCI肠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与康复组,每组30例(每组各脱落3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康复组予以排便训练及直肠功能训练,每天1次;综合治疗组在康复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灸法,穴取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百会等,每天1次,每次30 min。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4、8、12周后行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NBD)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并于治疗1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24/27),高于康复组的74.1%(20/27,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NB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8、12周后,综合治疗组NBD评分均低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环境各领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4周后,综合治疗组心理、生理领域评分高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8、12周后,综合治疗组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均P<0.05)。结论:"通督调神"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SCI肠道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孙善斌陈四芳陈冲郝盼富孙晓丽杨玉洁李延菊田浩文曹二梅梁月光
- 关键词:肠道功能
- 培元固本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观察培元固本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基础康复和常规针刺治疗,针刺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培元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82.50%(33/4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4/40),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7.50%(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23/40),针刺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元固本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推广。
- 曹二梅王颖孙善斌
- 关键词:卒中运动功能障碍针刺疗法
- 孙善斌辨经论治结合子午流注取穴法治疗眩晕经验被引量:2
- 2019年
- 孙善斌教授认为,眩晕的病机为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位主要在肝,同时与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眩晕时,孙教授善用针灸疗法以辨经论治为基本原则,结合子午流注按时开穴,配合循经取穴以及五腧穴的子母补泻等原则,治疗效果显著。
- 马鹤鸣孙善斌
- 关键词:子午流注取穴眩晕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临床护理专业本专科学生带教中,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某科学习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人)和班课组(3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班课组采用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结果:班课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班课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以学为主体的学习目标,值得推广。
- 李武芬孙善斌丁盼盼张远玲张远玲尤敏徐国勇徐国勇耿亚婷
-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体系护生带教
- 孙善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经验探析
- 2024年
- 探讨孙善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经脉痹阻为标,因虚感寒、因虚致瘀,虚、寒、瘀三因杂合,致使经络痹阻,经筋失养。治疗上,采用通督培元针法结合中药经验方综合治疗,重视整体辨证,重用督脉腧穴,以针刺通督培元温经解结;以方药健脾益肾活血止痛,针药协同配伍,病例观察表明疗效显著。
- 陈坤孙善斌
- 关键词:临证经验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概述被引量:5
- 2016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致。
- 何晓慧何海珍孙善斌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退行性改变马尾神经
- 孙善斌辨主症分期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经验被引量:6
- 2021年
- 介绍孙善斌主任对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观点及临床治疗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颈项部形成结筋病灶点阻碍气血输布是导致人身肌肉失衡形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孙善斌主任以该病的主症转变为特点分期论治,急性期运用毫火针点刺结筋灶点,松解局部粘连,解结止痛迅速。缓解期指导患者练习易筋经九鬼拔马刀式进行身姿矫正,平衡肌肉力量,极大地降低了因生活习惯姿势固定导致该病复发的可能,临床验证疗效良好,值得借鉴。
- 陈坤孙善斌
- 关键词:结筋病灶点易筋经
- 针刺神经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课题主要研究针刺腰部夹脊穴、大肠俞穴、环跳穴、委中穴、昆仑穴、太溪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中针刺大肠俞穴处的神经根,通过神经根的刺激来缓解同侧臀部及腿部酸胀、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不容忽视。课题的技术难点是大肠俞穴的定位,并通过针刺大肠俞穴来刺激神经根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应首先熟悉及掌握大肠俞穴的系统解剖及腰部椎间孔处神经根体表定位,从而才能稳、准、快的刺激到大肠俞穴处的神经根,到达治疗目的。
- 李延菊孙善斌
- 关键词:针刺神经根腰椎间盘突出
- 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分析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予以一般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神经干刺激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下肢部分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F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FMA下肢部分评分、F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5),而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提高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干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有显著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治疗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陈冲孙善斌郝盼富孙晓丽李延菊田浩文马利娜
- 关键词:神经干刺激疗法常规针刺康复训练下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