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瑜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接种菌剂对牛粪堆肥反硝化细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将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剂,接种到以牛粪和水稻秸秆为材料的堆肥中,通过测定温度、p H、C/N、种子发芽率、NH+4-N、NO-3-N相关指标,考察了接种菌剂堆肥和自然堆肥的腐熟情况;采用传统培养与PCR-DGG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接种菌剂对牛粪堆肥中反硝化细菌数量及nos Z-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堆肥都已完全腐熟,达到无害化标准,且接种菌剂堆肥更利于有机质分解,腐熟度更好;接种菌剂使可培养的反硝化细菌数量减少,nos Z-反硝化细菌多样性增加;自然堆肥中样品间相似性在50%~75%之间,接种菌剂堆肥样品间相似性在27%~76%之间,接种菌剂加快了反硝化细菌群落的演替。堆肥中nos Z-反硝化细菌包括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a)和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接种菌剂堆肥中检测到自然堆肥不存在的反硝化细菌类群,这些类群分别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副球菌属(Paracoccus)、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和产碱菌属(Alcaligenes),其中,产碱菌属、副球菌属中某些菌株的反硝化终产物为N2,减少了温室气体N2O的排放。
- 徐莹莹许修宏任广明孙瑜李洪涛
- 关键词:腐熟
- 污泥堆肥对氯嘧磺隆残留及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PCR-DGGE技术,利用盆栽大豆试验研究施用污泥堆肥对氯嘧磺隆污染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2%、4%、8%)的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对照,且大豆生长不同时期(播种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收获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即开花期和结荚期真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播种期和收获期。当污泥堆肥施用量为4%时,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同时,施用污泥堆肥有利于促进土壤中氯嘧磺隆的降解。根据真菌18S rDNA的片段序列分析,施用污泥堆肥土壤中真菌可分为4类:被孢霉科(Mortierellaceae)、酵母菌科(Saccharomycet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和肉盘菌科(Sarcosomataceae),其中酵母菌科(Saccharomycetaceae)是与氯嘧磺隆降解相关的类群,被孢霉科(Mortierellaceae)是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丰富的标志类群。
- 孟令男许修宏李洪涛孙瑜
- 关键词:污泥堆肥氯嘧磺隆RDNAPCR-DGGE真菌多样性
- 污泥堆肥对咪唑乙烟酸污染土壤重金属吸收及污染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比例的城市污泥堆肥(0%,2%,4%,8%)施入到被咪唑乙烟酸污染的土壤后,对大豆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堆肥可促使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及咪唑乙烟酸的降解率均有所提高。对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说明土壤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及降解情况。污泥堆肥增加了土壤和大豆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当堆肥施用量为8%时,土壤中Cd的含量超标,大豆籽粒中Cd和Pb含量超标,对土壤及大豆种子造成污染。
- 于薇许修宏孙瑜李洪涛
- 关键词:污泥堆肥咪唑乙烟酸重金属土壤酶活性
- 牛粪堆肥中厌氧氨氧化菌分子生物学检测
- 2016年
- 研究利用PCR-DGGE方法对堆肥中厌氧氨氧化菌16S r RNA基因特异扩增,检测堆肥厌氧氨氧化菌种属及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牛粪堆肥中厌氧氨氧化菌群组成与海洋环境不同。海洋环境中Candidatus Scalindua属厌氧氨氧化菌为优势菌群,而牛粪堆肥中厌氧氨氧化菌中优势菌属为Candidatus Brocadia、Candidatus Kuenenia和Candidatus Scalindua,多样性相对较高。可为堆肥发酵过程中厌氧氨氧化过程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 许修宏王婷婷孟庆欣孙雪微成利军张文浩孙瑜任广明朱丽平王紫琪贺宁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菌堆肥
- 牛粪堆肥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采用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牛粪堆肥期间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变化及其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牛粪堆肥过程中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化范围为1.62×106~3.80×107copies·g-1,在第14d氨氧化细菌数量达到最高值;DGGE图谱显示,堆肥各个时期氨氧化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Shannon指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第7 d达到最大值2.671 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氨氧化细菌均隶属于β-变形菌纲不可培养的亚硝化螺菌属Uncultured Nitrosospira sp.和不可培养的亚硝化单胞菌属Uncultured Nitrosomonas sp.,其中与Uncultured Nitrosospira sp.相似性高的氨氧化细菌为优势菌,占60%左右;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温度和铵态氮等对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在牛粪堆肥期间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证实了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受堆肥理化因子的影响。
- 孙雪微许修宏孟庆欣成利军张文浩门梦琪许本姝孙瑜
- 关键词:牛粪堆肥PCR-DGGEREAL-TIMEPCR氨氧化细菌
-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牛粪堆肥中细菌群落动态变化被引量:19
- 2018年
- 文章以奶牛粪便和玉米秸秆作好氧堆肥,堆肥持续36 d。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特征,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样本层级聚类分析和距离热图(Heatmap)分析,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门分类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堆肥前期和高温期相对丰度较高,酸酐菌门(Acidobacteria)在堆肥后期相对丰度较高;属分类水平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堆肥初始阶段各属相对丰度相近,环脂酸芽孢杆菌属(Tumebacillus)在堆肥升温期占优势,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未命名细菌(norank_c_OPB54)和玫瑰弯菌属(Roseiflexus)为堆肥高温期优势类群,类似芽球菌属(Blastocatella)出现在堆肥高温期末期,在降温期和腐熟期成为优势菌属。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未命名细菌(norank_c_OPB54)、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外剩余11个属均与含水率、有机物降解率、C/N和NH_4^+-N/NO_3^--N之间呈显著相关,肠杆菌属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未命名细菌(norank_c_OPB54)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研究表明,在牛粪堆肥期间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与堆肥理化因子存在相关关系。
- 许修宏成利军许本姝门梦琪孙瑜张文浩邓利廷姜欣武晓桐盛思远
- 关键词:奶牛粪便高通量测序细菌群落
- 功能菌剂对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4年
- 以鲜牛粪和稻草为材料进行好氧堆肥,主要研究了接种木质纤维素降解菌对堆肥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数量动态及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处理使堆肥在第3 d进入高温期,并维持45℃以上高温长达20 d(自然堆肥为14 d)。接菌处理堆肥中的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在各个时期均高于自然堆肥,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和半纤维素木聚糖酶活性最大值分别为1 120、268、1 681 U/L,高出自然堆肥959、209、1 459 U/L;漆酶活性在第18和31 d出现两次峰值,分别为4 666和3 666 U/L,而自然堆肥的漆酶活性在第18 d出现一次明显峰值,仅为1 700 U/L。接菌处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数量在堆肥各个时期均高于自然堆肥;堆肥结束时,接菌处理堆肥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高于自然堆肥14.33%、31.31%和19.57%。以上结果表明,加入木质纤维素降解菌可明显提高堆体温度,延长堆肥高温期,增加堆肥中木质纤维素降解菌数量,提高相关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降解率,可以考虑将其进一步应用于较大规模的牛粪堆肥处理或其他禽畜粪便的堆肥处理。
- 刘月许修宏徐杰孙瑜
- 关键词:堆肥微生物菌剂微生物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