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 作品数:18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5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入选已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6例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患者,统计诊断冠心患者数并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病变支数表示。结果确诊冠心病45例,其中单支病变11例,双支病变15例,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19例。结果代谢综合征作为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集合状态,可作为强烈的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孙磊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冠心病 BML-111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BML-111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糖尿病(DM)组和BML-111组,每组各11只。Control组喂以普通饲料,而其它两组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养6周后,DM组及BML-111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30 mg/kg,并于1周后建立糖尿病模型。模型制备完成后12周,BML-111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BML-111 0.5 mg/kg,其它两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同容量生理盐水。12周后,测定体重、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水平、空腹血糖,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测定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并使用试剂盒测定心肌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TC、TG、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组比较,BML-111组大鼠体重增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下降(P<0.05)。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5);而与DM组比较,BML-111组大鼠心肌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IL-6、TNF-α、p-NF-κB、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SOD活性降低(P<0.05);与DM组比较,BML-111组大鼠心肌IL-6、TNF-α、p-NF-κB、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MDA含量较低(P<0.05),而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BML-111可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 卢颖 孙磊 王庆丽 高堃 宋成伟关键词:糖尿病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分析 2008年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3组病人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值,进一步了解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间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各20例,于未治疗前进行常规的血脂、血糖等实验室检查同时,行hs-CRP检查。结果代谢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3组病人的hs-CRP分别为:(1.04±0.37)mg/L、(1.66±0.49)mg/L、(5.43±1.56)mg/L。根据方差分析3组hs-CRP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q检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hs-CRP值最高,且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hs-CRP可作为发生冠心病的一个预报因子,也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预报因子。 刘艳萍 王曦云 潘洪涛 孙磊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 代谢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逐瘀通脉胶囊治疗单纯高甘油三脂血症作用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诊断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服用逐瘀通脉胶囊(26例)或非诺贝特(30例)治疗后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及安全性差异。所有患者均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周采血化验甘油三酯、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判断不同药物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有无差异。结果 56例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下降,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组及非诺贝特治疗组甘油三酯降低水平无显著差异,口服逐瘀通脉胶囊者无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水平异常增高及不适症状,口服非诺贝特者6例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升高幅度<正常上限2倍;4例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不适。结论逐瘀通脉胶囊减低甘油三酯作用不劣于非诺贝特,相对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孙磊 卢颖关键词:逐瘀通脉胶囊 非诺贝特 高甘油三酯血症 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令抗凝治疗院外依从性调查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调查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令院外治疗延续性情况,评估此类患者对正规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病科、心内科诊断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住院期间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70例,采用电话随访方式分别于患者出院第30日及第90日进行华法令服用情况调查。结果 7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其中14例患者在第30日调查时已停用华法令治疗,占总参加调查人数20%;20例患者在第90日随访时已停用华法令治疗,占总调查人数28.6%,最后口服华法令治疗者仅占总调查人数51.4%。结论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院外依从性较差。加强心房颤动患者教育,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及新型抗凝药物的普及可能有助于改善华法令使用不足的现状。 卢颖 孙磊关键词:心房颤动 华法令 抗凝治疗 依从性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低踝臂指数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踝臂指数(ABI)下降人群与骨质疏松(O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600例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分别测量血压、踝臂指数、骨密度。根据踝臂指数是否下降分为ABI正常组(276例)和ABI下降组(324例)。比较两组的OP发生率,同时分析ABI下降组中ABI下降严重程度与O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BI正常组中检出OP 58例(21.0%),ABI下降组检出OP 104例(32.1%),组间OP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下降组中ABI下降严重程度与骨密度测定T值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ABI下降者与OP发生密切相关,常规测量ABI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诊断OP有重要价值。 潘洪涛 孙磊 卢颖关键词:高血压病 骨质疏松 探讨心源性猝死的临床治疗及发病机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其发病原因及探讨治疗方案。方法对68例患者的个人资料、临床发病情况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心肺复苏之后死亡49例,有效14例,成功5例,在心脏复苏有效的14例,其中6例在心跳恢复之后3 d之内死亡,复苏成功的5例直接转入病房接受治疗。结论心源性猝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为原则,降低死亡率。 卢颖 孙磊关键词:心源性猝死 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23例 200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的检出率及临床意义。方法46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显示收缩期狭窄,而舒张期正常诊为冠状动脉心肌桥。结果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23例,检出率为4.9%,近端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7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为心肌桥的有效检出方法,心肌桥多位于前降支,其近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史大治 郭宜民 潘洪涛 王旭渤 孙磊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心肌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不同氯吡格雷给药方案术后心血管事件疗效观察及安全性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氯吡格雷给药方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组术前给氯比格雷600mg;对照组术前给氯吡格雷300mg。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血栓形成及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出凝血功能相似(P>0.05);治疗后两组缺血性事件及血栓形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予氯吡格雷600mg可明显降低再缺血性事件及血栓发生率。 张舒娜 宋春玲 孙磊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主要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设计,对196例3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早晨顿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组(A组87例,男41例,女46例),早晨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晚上服用贝那普利组(B组109例,男55例,女54例),患者均于服药前及服药两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求得平滑指数等指标。结果服药两周后,各组夜间时段及24 h的平均收缩压的下降值依次为:18.7、26.5、21.3、26.6 mm Hg组间比较A组 潘洪涛 孙磊 高鹏关键词:高血压 服药时间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