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参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60例,均给予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发生左心房血栓分为血栓组(n=20)和无血栓组(n=14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血栓组和无血栓组患者性别、年龄、心房颤动病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栓组左心耳舒张末期容积(EDV)为(8.01±1.32)m L,明显高于无血栓组(7.22±1.20)m L(t=2.720,P <0.05),而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PSV)和左心耳最大充盈速度(PDV)分别为(0.30±0.12)m/s和(0.31±0.14)m/s,明显低于无血栓组(0.51±0.20)m/s和(0.56±0.24)m/s(t=-4.572,-4.541,P <0.05);血栓组和无血栓组CHADS2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风险比例分别为45.00%和16.43%(χ2=7.234,P <0.05);PSV、PDV与CHADS2评分呈负相关(r=-0.303和-0.294,P <0.05)。结论食管超声心动图参数EDV、PSV、PDV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有一定关系,同时PSV、PDV与CHADS2评分存在负相关。
- 孙萍孙洁郭志浩张红斌
- 关键词:食管超声心动图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265例成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将病人分为有左心房血栓组(23例)和无左心房血栓组(242例)。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构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65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中23例病人存在左心房血栓,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为8.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血管疾病、未口服抗凝药、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和左心房功能受损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性,C-指数为0.88[95%CI(0.87,0.9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7,0.91)]。校准曲线图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观测结果一致,决策曲线分析图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列线图预测模型是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 闫洪伟刘冰郑楠于恺李凤鹏孙萍张军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列线图
- 冠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的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是否受到损害.方法 选取60例因胸痛症状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但管腔无明显狭窄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因胸痛症状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为正常冠脉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冠脉造影术后24小时通过经颅多普勒彩超测量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病例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冠脉慢血流患者两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舒张末期及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结论 冠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也受到损害,慢血流现象可能是体循环系统受损的局部表现.
- 张红斌杨建国孙萍赵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慢血流脑循环经颅多普勒
- CHA_(2)DS_(2)-VASc-RAF评分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一种改进的CHA2DS2-VASc-RAF评分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on-valvul ar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37例NVAF患者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CHA2DS2-VASc-RAF评分对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的发生率为9.28%。相关性分析显示,CHA2DS2-VASc-RAF评分与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呈正相关(r=0.4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RAF评分为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1)。ROC曲线分析显示,CHA2DS2-VASc-RAF评分预测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11~0.979,P<0.001),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2.3%。Hanley&McNeil法进行两两比较显示,CHA2DS2-VASc-RAF的预测价值优于CHA2DS2-VASc(Z=2.151,P=0.032)。结论CHA2DS2-VASc-RAF评分能够有效预测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的形成。
- 孙萍郭志浩杨建国赵明孙洁寿璋
-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
- 冠脉慢血流患者左心舒张功能及冠脉直径的评价
- 张红斌张晓群郭志浩辛立栋孙萍
- 通过对冠脉慢血流患者其左心舒张功能的评估,了解冠脉慢血流是否对左心舒张功能产生影响,为研究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提供依据。通过测量冠脉慢血流患者其冠脉直径,了解其冠脉是否扩张,进一步明确冠脉慢血流与冠脉扩张是否具有相关性,为研...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舒张功能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120例择期行PCI的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术前3d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B组术前3d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测定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于术前、术后3d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6h及术后12hcTnI、CK.MB、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A组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B组[(0.35±0.18)μg/L比(0.48±0.16)μg/L,(3.78±0.45)μg/L比(4.56±0.55)μg/L],术后12hA组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4.53±0.98)mg/L比(7.03±0.88)mg/L,(30.6±11.2)ng/L比(43.8±1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行PCI患者术前3d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其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可在临床应用。
- 张巍赵明李晓红王小凤张红斌孙萍杨建国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手术期间阿托伐他汀
- 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慢血流(CSF)患者脑循环影响,间接证实他汀类药物对CSF的疗效。方法将60例CSF患者于冠脉造影术后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基础临床情况,大脑左、右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CSF患者体质量指数、血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左、右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明显改善冠脉慢血流患者脑循环血流速度,间接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改善冠脉慢血流患者的冠脉血流速度。
- 张红斌张晓群张晓明赵明孙萍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循环
- CHADS2中低危评分的NVAF患者用TEE评估心房血栓或自发显影与临床危险因素间的关系
- 孙萍寿璋孙洁郭志浩杨建国
- 入组该院2016年-2020年住院的NVAF患者,对每例病人统计:性别、年龄、BMI测定、既往房颤情况及既往病史、经食管超声评估有无左房血栓及记录相关数据,整理形成表格,利用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
- 关键词: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