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昊业

作品数:76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软骨
  • 15篇关节
  • 12篇关节炎
  • 11篇股骨
  • 9篇细胞
  • 9篇骨关节
  • 9篇骨关节炎
  • 9篇骨头
  • 9篇股骨头
  • 8篇软骨下骨
  • 8篇坏死
  • 7篇关节软骨
  • 6篇多孔
  • 6篇膝关节
  • 6篇骨组织
  • 5篇骨坏死
  • 5篇骨折
  • 5篇股骨头骨
  • 5篇股骨头骨坏死
  • 4篇医用材料

机构

  • 6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深圳市龙岗区...
  • 2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76篇孟昊业
  • 55篇彭江
  • 45篇汪爱媛
  • 42篇卢世璧
  • 34篇郭全义
  • 24篇许文静
  • 19篇袁雪凌
  • 19篇王玉
  • 12篇刘舒云
  • 12篇郑裕东
  • 9篇王程
  • 8篇王永成
  • 8篇孙振
  • 7篇吕鹤翔
  • 7篇余晓明
  • 6篇姚学锋
  • 5篇赵斌
  • 5篇马海洋
  • 4篇刘国权
  • 4篇谢亚杰

传媒

  • 13篇解放军医学院...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第六届国际骨...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脊柱外科于2007年4月—2012年1月收治并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3例,均给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
徐亦驰孟昊业尹合勇孙振汪爱媛彭江郭全义许文静王玉刘舒云卢世璧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
机械分离法制备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混合物修复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自体脂肪组织来源的血管基质混合物(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修复SD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从2周龄大鼠腹股沟部获取脂肪组织,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SVF。在36只8周龄大鼠右侧膝关节股骨滑车中央处建立直径2 mm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大鼠。按照软骨缺损的处理,分为空白对照组(BC):缺损处旷置;纤维蛋白胶组(FG):缺损处植入纤维蛋白胶;SVF+纤维蛋白胶组(SVFF):缺损处植入SVF+纤维蛋白胶。术后6、12周取材,参考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修复大体评分标准评价标本修复情况;标本切片后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参考Wakitani评分系统评价标本修复情况。[结果]标本大体观察显示,SVFF组软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大体评分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SVFF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以透明软骨为主,而BC和FG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SVFF组组织学评分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的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混合物可用于修复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
陈鹏陈鹏陈鹏侯昂扬孙逊余文孙逊余文孟昊业彭江孟昊业彭江梁庆威
关键词:关节软骨
冰冻切片法观察不脱钙骨组织的荧光分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介绍一种不脱钙骨组织的冰冻切片法,通过观察骨和软骨内的荧光分布,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SD大鼠膝关节,经包埋剂包埋,置于冰冻切片机中,将表面涂有合成橡胶的薄膜黏附于包埋块表面,行膝关节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及光镜下观察切片组织内荧光表达及结构;并行Ⅰ、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和HE、甲苯胺蓝、茜素红染色,观察软骨及骨的结构及荧光分布特征。结果制备的大鼠膝关节冰冻切片厚度均为6μm,大体观察示关节各结构均完整切割,光镜下能清晰分辨切片软骨各层细胞形态以及软骨下骨、骨小梁排列走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软骨及骨组织呈绿色荧光,Ⅰ型胶原在骨组织表达,Ⅱ型胶原在软骨组织表达。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能清晰分辨软骨层形态结构。茜素红染色示软骨下骨板、半月板内部组织结构完整,而且胫骨近端的皮质骨连续性存在。结论采用冰冻切片法制备不脱钙骨组织切片,可直接观察骨、软骨组织内荧光物质的分布,缩短骨组织切片的制备周期。
孙振尹合勇眭翔余晓明彭江王玉汪爱媛郭全义刘舒云孟昊业卢世璧
关键词:冰冻切片免疫荧光
骨关节炎进程中软骨渗透性改变与分子扩散机制的研究
目的:原发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由生物学、力学、遗传基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软骨退变、基质成分减少、关节间隙狭窄以及软骨下骨硬化重塑。
孟昊业彭江郭全义汪爱媛卢世璧
关键词:骨关节炎软骨渗透性造影剂扩散
基于显微CT的数字体相关法测量骨微观三维变形场的研究
<正>目的:探索骨微观结构在承载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对于研究骨质疏松骨折、骨坏死等骨病发生的力学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骨微观结构形变进行模拟分析,但是受到材料性能、虚拟载荷以及边界条...
孟昊业彭江汪爱媛马沁巍马少鹏许文静卢世璧
文献传递
基于显微CT的数字体相关法测量骨微观三维变形场
目的:探索骨微观结构在承载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对于研究骨质疏松骨折、骨坏死等骨病发生的力学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骨微观结构形变进行模拟分析,但是受到材料性能、虚拟载荷以及边界条件的限...
汪爱媛孟昊业彭江马沁巍马少鹏许文静郭全义卢世璧
股骨头坏死中松质骨微观力学特性的演变规律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采用结合显微CT和显微有限元分析方法,即基于显微CT图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无创研究不同分期的坏死股骨头松质骨的微结构和微观力学性能,以期了解在股骨头坏死的发展过程中,松质骨微结构和微观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预测股骨头坏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标本的显微CT图像,按照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分期标准分为Ⅱ期样本3例,Ⅲ期3例,Ⅳ期4例。将图像中骨组织进行阈值分割,分区域建立坏死区、侧向区、硬化区和远端区的松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边长8 mm),并根据CT值赋予非均匀材料属性。利用ImageJ软件中的BoneJ插件通过识别显微CT组图像,计算测量各区域松质骨的微结构参数,包括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隙、结构模型指数。对松质骨块施加表观应变为1%的压缩载荷,计算骨组织应力和松质骨表观刚度等参数,对比分析各分期、各分区结果。结果在松质骨微结构方面,Ⅳ期较Ⅱ期的股骨头内部硬化区和坏死区的变化最为明显,硬化区的骨体积分数不断上升,骨小梁间隙下降,结构模型指数减小,而坏死区域与之相反;在骨组织微观受力方面,Ⅱ期到Ⅲ期坏死区域的应力并没有明显变化,而硬化区域随着分期增加应力不断上升,侧向区的应力不断下降。表观刚度变化与应力变化一致。结论随着股骨头坏死程度的加剧,硬化区的松质骨微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最大,应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中重点关注的区域。此外,微结构参数并不能准确体现松质骨的力学行为,而股骨头塌陷最终取决于其力学特性,因此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可更加全面了解股骨头坏死的微观力学演变规律。
张长灏孟昊业汪爱媛刘有军马海洋杨海胜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股骨头坏死松质骨
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组织工程制件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孔陶瓷组织工程制件的方法,属于增材制造中的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是将β‑磷酸三钙和硅酸镁两种陶瓷粉末以及添加剂通过滚动球磨混合均匀,将混合粉末预烧结并破碎后得到陶瓷复合粉。将陶瓷复合粉末和有机预混...
汪爱媛邵慧萍林涛彭江许文静孟昊业卢世璧
文献传递
新型单皮质外固定架与单边式外固定架的有限元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新型单皮质外固定架与单边式外固定架在不同载荷模式下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首先,使用Mimics软件根据CT数据图像重建胫骨模型,并通过Geomagic Wrap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加工修饰处理。其次,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新型单皮质外固定架和单边式外固定架的3D模型,在胫骨模型中制作骨折缺损,并将外固定架与胫骨骨折模型进行装配。最后,使用ABAQUS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并对装配体分别施加轴向压缩、扭转、弯曲载荷,观察其应力分布和骨折断端位移情况,评估2种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新型单皮质外固定架模型在3种不同载荷下的钉-骨界面平均应力和最大应力均低于单边式外固定架模型。新型单皮质外固定架的针-骨接触面的应力分布小于单边式外固定架。新型单皮质外固定架的抗扭转能力优于单边式外固定架,抗轴向压缩、抗弯曲能力小于单边式外固定架。结论:新型单皮质外固定架生物力学稳定性稍弱于单边式外固定架,但对于临时固定使用显示出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载荷分配更合理,发生断钉和胫骨针道周围骨折以及骨针松动的可能性低于单边式外固定架。
刘帅洋胡成栋孟昊业周皓刘镕珲彭江
关键词:胫骨骨折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外固定
壳芯结构的生物功能复合拉胀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壳芯结构的生物功能性复合拉胀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辐射交联技术或冷冻解冻法制备具有壳芯结构的生物功能复合拉胀水凝胶,即内芯为低含水量、密实的结构,外壳为模量较低且连通多孔结构...
郑裕东马衍轩孟昊业姚学锋吕鹤翔刘国权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