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和α1-抗胰蛋白酶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 探究血清α1-抗胰凝乳蛋白酶(alpha-1-antichymotrypsin,AACT)和α1-抗胰蛋白酶(alpha-1-antitrypsin,AA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84例ARDS患者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进行体检的8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查血清AACT和AAT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RDS患者血清AACT和AAT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ARDS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AACT和AAT表达对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血清AACT(14.02±2.87ng/ml),AAT(4.76±1.19g/L)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56±2.11ng/ml,2.92±0.2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475,13.892,均P <0.05)。ARDS患者中AACT与AAT高表达组生存率[40.00%(18/45),39.02%(16/41)]分别低于AACT与AAT低表达组生存率[84.62%(33/39),81.40%(3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436,15.797,均P <0.001)。并发下呼吸道感染(HR=3.188,P=0.013)、使用血管活性物质(HR=2.656,P=0.045)、免疫抑制药物(HR=6.118,P=0.001)、发病至治疗时长(HR=5.202,P=0.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 Ⅱ,APACHE Ⅱ)(HR=5.368,P=0.003)、血清AACT(HR=3.976,P=0.009)和AAT(HR=4.773,P=0.008)水平均为ARDS患者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HR=0.402,P=0.007)、有创机械通气时间(HR=0.461,P=0.013)为保护因素(P <0.05)。血清AACT与AAT联合预测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95%CI)为0.920(0.841~0.968),高于血清AACT与AAT单独预测[0.778(0.675~0.862),0.793(0.691~0.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6,2.466,均P <0.05)。结论 ARDS患者血清AACT与AAT水平均升高,二者均与患者3
- 余海波孟莉彭飞沈杨
- 关键词:Α1-抗胰蛋白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急诊医生临床接诊技巧与急救措施探讨
- 2019年
-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急诊医生的临床接诊技巧与相应规定急救措施,来帮助其能够在后期更好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疾病的处理。方法:本次实验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内科疾病治疗的患者共计50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常规性的疾病诊断方法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根据病人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医治。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用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Fug1-Meyer评分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明显优势,治疗效果也明显要强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和患病情况,急诊医生来进行临床接诊技巧以及相关的针对性急救措施是有助于提升相应的治疗效果。
- 孟莉
- 关键词:急诊医生急救措施
- 缺血性卒中部位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性卒中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入选10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状态,按卒中部位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卒中部位与抑郁症患病无确切相关性,多病灶组与单病灶组间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发病与缺血性卒中部位无确切相关性,而与病灶数量相关性显著。
- 钟伟熊骊龙樊华孟莉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卒中部位抑郁症
- 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34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n=41)在此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生长抑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少。
- 王小剑李玲罗驰谢先红孟莉
- 关键词:生长抑素
- 血清肾胺酶、尿调节素、可溶性尿激酶受体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清肾胺酶(RNLS)、尿调节素(UMOD)、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糖尿病肾损伤病人为糖尿病肾损伤组,按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29例)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32例),选取66例糖尿病病人为单纯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比较,采用尿素酶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氧化酶法检测肌酐(Cr)和尿酸(U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RNLS、UMOD、suPAR的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RNLS、UMOD、suPAR与UREA、Cr、UA以及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NLS、UMOD、suPA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病人发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糖尿病肾损伤组、单纯糖尿病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UREA、Cr、UA、suPAR水平[(133.56±42.68)ng/L,(66.48±17.13)ng/L比(34.15±8.26)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RNLS[(28.62±7.61)mg/L,(35.47±9.29)mg/L比(42.81±13.24)mg/L]、UMOD水平[(64.28±16.82)g/L,(119.45±28.65)g/L比(139.82±32.84)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肾损伤组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或下降幅度大(P<0.05)。糖尿病肾损伤组糖尿病病程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24 h尿蛋白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病人血清RNLS[(26.28±6.69)mg/L比(31.18±8.34)mg/L]、UMOD水平[(51.26±14.41)g/L比(78.65±19.49)g/L]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均显著降低(P<0.05),suPAR水平[(151.96±48.03)ng/L比(113.27±36.81)ng/L]显著升高(P<0.05)。RNLS、UMOD与UREA、Cr、UA、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及24 h尿蛋白均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suPA
- 孟莉舒丽红周振科范杰
- 关键词:血尿素氮肌酸酐
- 中枢性眩晕患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变化的TCD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中枢性眩晕患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变化的观察,以期发现其主要相关联的供血系,寻找可能因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临床诊断为中枢性眩晕患者420例,全部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前循环探测大脑前(TCA)及大脑中动脉(MCA),后循环探测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观察血流速度,分别以前后循环、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为讨论对象。结果发现中枢性眩晕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循环;45岁以下组血流速度异常以流速增高为主,其前后循环流速异常发生率无差异;性别在前后循环流速异常发生率上无差异。结论中枢性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异常以后循环为主,年轻患者此种表现不明显。
- 钟伟姜红赵晓庆孟莉
- 关键词:中枢性眩晕前循环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