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俭

作品数:2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民族
  • 8篇文化
  • 8篇跨国民族
  • 5篇民族问题
  • 5篇跨国民族问题
  • 4篇文化变异
  • 4篇民俗
  • 3篇社会
  • 3篇民俗学
  • 3篇边疆
  • 3篇部落
  • 3篇成吉思汗
  • 2篇游牧
  • 2篇游牧民族
  • 2篇政治
  • 2篇西北边疆
  • 2篇蒙古社会
  • 2篇民族地区
  • 2篇北边
  • 1篇邓小平

机构

  • 23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兰州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29篇安俭
  • 3篇马曼丽
  • 2篇刘慧
  • 1篇刘慧
  • 1篇王宏军
  • 1篇张迪
  • 1篇刘韶华

传媒

  • 5篇历史教学问题
  • 4篇西北师大学报...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民族研究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西域研究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甘肃民族研究
  • 1篇甘肃高师学报
  • 1篇上海市社会主...
  • 1篇当代外语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研究
部落是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部落制度的研究是探索民族进程的重要依据。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是研究游牧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宗教等方面内容的基本素材。  中国游牧民族的部落制度大体上形成于原始社...
安俭
关键词:游牧民族文化形态历史演变
论土尔扈特回归故土事件中的文化因素被引量:6
2003年
本文通过对土尔扈特回归故土事件的分析,认为,土尔扈特之所以历经千辛万苦,千里迢迢返回祖国,其根本原因是:在经济文化上与内地汉族等中华其他各民族形成了较强的经济文化上千丝万缕的联系,接受了国内族际交流的影响远远胜于国外。这反映出经济文化是最坚强的维系统一的力量。
安俭
关键词:文化因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巴关系与社会交往——以20世纪70年代援建中巴友谊公路为中心
2023年
民间常以“巴铁”形容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关系,“巴铁”形成离不开两国长期的民意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巴友谊公路境外段的修建,提供了中国援建人员与当地社会接触的机会。“贫穷”与“新奇”是援建人员对异域国度的直观印象;以此为基础,与当地上层和民间两个层面展开的社会交往被赋予意义。援建人员与当地的社会交往,使得所谓“民意基础”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转入合作关系的历史时期,即已初露端倪。不同文明之间日常层面的认知理解、互利互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常化安排中的实现,对于国家间关系的维护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影响。
安俭鲁旭
关键词:中巴关系社会交往
2014年上海民俗学学科发展评议
<正>民俗学在20世纪初叶传人我国,由于受中国社会与政治变动的影响,中国民俗学几经演进与波折。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以及民族文化自觉的要求都深刻地规定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特殊地位。在现代化、都市化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
安俭刘慧
文献传递
试论部落的性质和政治体制
2000年
部落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部落是由互相通婚的几个氏族组成。其特点是:有自己的名称、地域、方言、首领、议事会、宗教和风俗等。通过对部落的概念、政治体制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部落是一个政治体制较为完备的,且不断发展着的社会政治组织。进入阶级社会后,由于部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其残余势力将会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但已与原来的部落有很大差别。对部落的研究,有助于对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裕固族和哈萨克族等的部落政治社会的进一步了解。
安俭
关键词:部落民族政治体制部落联盟部族经济结构
2012-2013年上海市民俗学学科发展报告
<正>民俗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是19世纪中叶由英国学者最早创立的。我国民俗学的调查与研究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潮而兴起的,到今天,民俗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民俗学在中国沉寂三十年后能够得以复兴,是...
安俭刘慧
文献传递
论中国西北边疆的跨国民族问题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周边邻国拥有众多的同源同族的跨国民族,新疆"7.5"事件爆发后,西北边疆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好国内的民族关系,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同源跨国民族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都极需进行跨国民族问题研究,预见和消除边疆民族各类政治亚文化的变异,为国内民族团结、边疆稳定,防止分裂建言献策。
安俭
关键词:跨国民族西北边疆民族团结
跨国民族问题与边疆稳定战略研究被引量:18
2004年
研究我国西北、西南跨国民族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 ,特别是目前我国正处在西部大开发时期 ,而西部地区正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社会经济体制正可借此时机加以完善 ,保持边疆稳定 。
安俭
关键词:跨国民族边疆稳定
新疆汉族的民族民俗文化探究——以乌鲁木齐市汉族为例
2015年
乌鲁木齐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乌鲁木齐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人们所乐道。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汉族民俗文化的探究,来展示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社会风貌,以及各族儿女为新疆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
安俭刘韶华
关键词:乌鲁木齐汉族民俗文化
论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交叉研究
2012年
文章论述了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史渊源,以及交叉研究的领域和不同的研究流派,分析了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语言学方法论,探讨了学科交叉研究的问题。随着各学科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之间会出现更多的交叉界面,它们在各自的研究中会出现新的结合点与新的分工,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
王宏军安俭
关键词: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方法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