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对月经期患者围术期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6%HES130/0.4,商品名:万汶)对月经期急诊手术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月经期急腹症患者36例,随机分为平衡盐组(N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W组),每组18例,两组患者入室后即开始分别经外周静脉以10~15ml/(kg·h)速度输注平衡盐溶液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直至手术结束。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毕、术后24h留取标本检测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ALB)、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尿晶体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血液、尿液尿素氮(BUN)、肌酐(C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浆Ⅷ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两组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各时间点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各检测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对月经期患者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 李克寒安卓翌张宜林
- 关键词:月经期羟乙基淀粉肾功能
-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36例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间,36例心脏黏液瘤病例手术资料,男性1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4±4.6)岁,病程1~96个月。诊断为左心房黏液瘤34例,右心房黏液瘤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平均ICU入住时间:(1.3±0.2)天,平均住院时间:(12±1.5)天,均无严重并发症。32例患者定期随访1~3年,总随访512个月,平均随访37个月,总的随访率88.9%。所有随访患者心功能I级(NYHA),未见复发和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心脏黏液瘤的手术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复发率低。
- 安卓翌翟少峰李佳弟张俊伟
-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
- 缩窄性心包炎26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缩窄性心包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外科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手段。我院2006-07-2010-05对26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18~65岁。其中发热伴心包积液4例,有结核病史4例,心包剥脱术后1例。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
- 安卓翌王静张国报
- 关键词:心包炎
- 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 1 1 7例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膈肌麻痹发生率为 1 1 .1 % ( 1 3/1 1 7) ,均为左侧膈肌麻痹 ,病人年龄为 1 6~ 5 4岁。小于 1 6岁的无膈肌麻痹发生。膈肌麻痹多发生在手术时间长、阻断时间长、需多次灌注冷晶体液和多次心包内放置冰泥的病人。结论 :膈肌麻痹与术中心包内放置冰泥 ,导致膈神经冻伤有关。避免冰泥直接接触膈神经 。
- 张国报安卓翌曹劝省孔国强
- 关键词:膈肌麻痹心内直视术后病人心包膈神经发生率
- 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中的联合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中联合应用零平衡超滤(ZBUF)与改良超滤(MUF)的经验。方法:70岁以上老年患者98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转中依血红蛋白(HGB)水平适当ZBUF,停机后行MUF。结果:98例患者均顺利停机。超滤时间40~100(75.3±11.7)分钟,滤出液800~3000(1650±56.6)m L,停机时HGB压积(HCT):24~35(29.2±1.5)%,HGB水平为7.9~9.0(8.6±0.2)g/L,MUF后HGB水平为9.8~12.5(11.2±1.02)g/L。ICU监护时间平均4~6天,平均:4.8天。结论:ZBUF与MUF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术后多余水分的排出及炎性介质的滤出,对于老年患者和长时间体外循环者安全有效。
- 安卓翌李佳弟翟少峰
- 关键词:老年超滤体外循环
- 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把给予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行胸骨正中切口直视手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情况、预后情况、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先心病患儿手术时间、辅助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24h)、住院时间(术后)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8%、8.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予1年随访可知心功能均恢复正常(P>0.05),研究组"鸡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1.2%,P<0.05)。结论:先心病患儿经右侧腋下小切口直视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并保障其生活质量。
- 安卓翌翟少峰李佳弟曹劝省孙英民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
- 婴儿心肺循环时持续性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婴儿心肺循环时持续性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3 0个室间隔(房间隔 )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5例 ,试验组进行持续性的肺动脉灌注 ,对照组不进行肺动脉灌注。PaO2 /FiO2 (动脉氧分压 /吸入氧浓度 )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PaO2 /FiO2 水平试验组在 3h、6h和 12h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P <0 .0 1,P <0 .0 0 1) ,在主动脉开放后 3 0min ,两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体外循环前 ,在试验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停止的肺循环在心肺循环过程中是引起肺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
- 安卓翌曹劝省郭强
- 关键词:婴儿
-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术33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胸骨劈开正中入路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胸部正中皮肤瘢痕明显,影响美观,易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手术微创及术后美观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经右腋下直切口行心脏手术,则有切口隐蔽性好,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共行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术3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曹劝省石辛格安卓翌
- 关键词: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术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胸骨劈开皮肤瘢痕
- 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外科治疗
- 2010年
- 目的总结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8例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年龄为55~68岁。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糖尿病4例,房颤12例,合并冠心病两支病变1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8例。术前B型超声检测肺动脉压为(2.31~17.13)kPa,房缺修补采用直接连续缝合或补片修补;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5例,均行Devage成形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17例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术后随访1~24个月,心功能Ⅰ~Ⅱ级。但与其他年龄组手术患者比较,术后住院时间和多巴胺使用时间明显延长,1例术后7 d迟发心包积液,经穿刺置管引流治愈,2例房颤术后恢复窦性心率。结论老年房缺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合并症和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正确处理。
- 安卓翌李纪远石辛格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外科治疗老年
- 先心病膜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曹劝省石辛格安卓翌王静
- 关键词:心脏缺损室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