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小运

作品数:28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肺癌
  • 15篇肿瘤
  • 12篇细胞
  • 12篇细胞肺癌
  • 12篇小细胞
  • 12篇小细胞肺癌
  • 12篇非小细胞
  • 12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肺肿瘤
  • 6篇血管
  • 6篇外科
  • 6篇免疫
  • 5篇预后
  • 5篇疗效
  • 4篇胸腔
  • 4篇手术
  • 3篇蛋白
  • 3篇胸腔镜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北京市结核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宋小运
  • 19篇许绍发
  • 18篇刘志东
  • 13篇周世杰
  • 12篇韩毅
  • 10篇梁子昆
  • 8篇刘树库
  • 6篇张海青
  • 4篇李云松
  • 4篇赵丹
  • 4篇刘志东
  • 3篇姜颖
  • 3篇于大平
  • 3篇韩毅
  • 2篇白连启
  • 2篇梁子坤
  • 2篇李卫民
  • 2篇肖宁
  • 2篇周世杰
  • 2篇段勇

传媒

  • 4篇结核病与胸部...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七次全国胸...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p53蛋白及Ser15磷酸化水平检测方法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人体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及p53蛋白15位丝氨酸位点(p53Ser15)的磷酸化状况,p53蛋白、p53Ser15磷酸化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相应正常肺组织及10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53蛋白及p53Ser15磷酸化水平。随访观察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的转移复发情况。结果:ELISA和免疫组化法均检测到p53蛋白、p53Ser15磷酸化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组高于正常肺组织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p53[pS15]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随访期内5例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的病例p53蛋白、p53[pS15]表达水平高于本组未复发转移病例(P<0.05)。结论:ELISA方法做p53[pS15]、p53蛋白的定量分析是可行的。p53蛋白、p53[pS15]高水平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肿瘤进展更快。
宋小运许绍发刘志东刘树库周世杰韩毅
关键词:P53蛋白磷酸化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定量检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CD45免疫磁珠阴性分选组20例,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组25例,均为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磁性分离富集后肺静脉与外周静脉血标本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阴性分选由于只能去除CD45阳性细胞,回收目的细胞纯度低。阳性分选组中25例术中肺静脉血CTCs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4%(16/25),外周静脉血CTCs阳性率40%(10/25,P〈0.05)。结论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检测CT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刘志东许绍发李云松刘树库韩毅宋小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流式细胞仪
胸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胸腔巨大肿瘤临床少见,多见于青年,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较为困难。随着放射诊断和病理的技术不断完善和胸腔镜、纵隔镜的临床应用,肿瘤的诊断水平得以提高,已经有部分患者得到了术前的病理确诊和定位。目前...
许绍发刘志东秦明刘树库周世杰于大平窦学军宋小运韩毅
关键词: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疗效评价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并逐步应用到临床上,本研究探讨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0例肺癌患者、80例健康人和8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鳞癌抗原(SCC)、p53抗体和癌抗原199(CA199)的含量。结果肺癌患者的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鳞癌抗原(SCC)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NSE、pro—GRP对小细胞肺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鳞癌抗原(SCC)对鳞癌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O.01)。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经组合后,敏感性明显高于任一单项肿瘤标志物(P〈0.01)。结论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NSE、pro-GRP二者可作为联合检测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组合;CYFRA21—1、SCC可作为联合检测肺鳞癌的标志物组合。
梁子坤许绍发刘志东周世杰宋小运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标志物诊断学血清学
恶性胸膜间皮瘤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及手术方式并探讨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8-2005年手术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51例,分析胸膜外全肺切除和胸膜切除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和不同分期对预后的影响,对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型、分期等多个预后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总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1%,25.2%,14.5%。胸膜外全肺切除术38例,胸膜切除术13例,不同手术方式之间术后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不同TNM分期之间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瘤侵袭程度(T)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上皮型肿瘤(P=0.019)、临床分期(P=0.016)和淋巴结转移(N)情况(P=0.002),尤其是N2组淋巴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胸膜外全肺切除及胸膜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早期肿瘤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尤其是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和尽早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宋小运许绍发刘志东刘树库周世杰韩毅
关键词:恶性胸膜间皮瘤外科治疗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定量检测
2008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CD45免疫磁珠阴性分选组20侧,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组25例,均为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磁性分离富集后肺静脉与外周静脉血标本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阴性分选由于只能去除CD45阳性细胞,回收目的细胞纯度低。阳性分选组中25例术中肺静脉血CTCs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4%(16/25),外周静脉血CTCs阳性率40%(10/25,P〈0.05)。结论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检测CT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刘志东许绍发李云松刘树库韩毅宋小运
关键词:肿瘤细胞流式细胞仪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7年
背景与目的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growthfactot,HDGF)是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表明HDGF在多种正常细胞和肿瘤存在高表达,能够促进细胞增殖、组织分化以及血管生成.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及其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HDGF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8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以及30例正常肺组织中HDGF的表达。结果HDGF在胞浆和胞核均有表达.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普遍上调,正常肺组织HDGF评分52.23±10.35,肺癌组织评分为156.73±70.95,差异有显著性(P〈0.01);HDGF表达与病理类型显著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腺癌HDGF评分明显高于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0.001);HDGF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0.0%和77.5%,差异有显著性(P=0.008)。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HDGF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RR=1.011,P=0.002)。结论HDGF可以作为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对HDGF的深入研究可能为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周世杰许绍发张海青刘志东梁子昆宋小运姜颖赵丹
关键词:肝癌衍生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外科技术在胸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及无名静脉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术在胸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 :健康成年犬 18只 ,分为单纯阻断组 :阻断上腔静脉或上腔静脉奇静脉联合阻断 (9只 ) ;人工血管置换组 :切除上腔静脉 ,行人工血管置换 (9只 )。对上腔静脉阻断前后上腔静脉压力的变化、人工血管置换后的病理改变、抗凝治疗及长时间阻断上腔静脉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行分析。临床研究 :胸部肿瘤患者 56例 ,其中肺癌 42例 ,纵隔肿瘤 14例。行肿瘤根治切除术及受侵上腔静脉和 (或 )无名静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 ,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实验研究 :实验犬上腔静脉加奇静脉阻断后 ,上腔静脉系统压力为 (49 2 8± 14 72 )cmH2 O(1cmH2 O =0 0 98kPa) ,高于单纯上腔静脉阻断的 (3 7 83± 1 3 5)cmH2 O (P <0 0 5) ;腔静脉阻断 2h未见脑实质充血及水肿 ;人工血管置换组犬术后 1个月血管腔内壁已有纤维素沉积 ,2个月始有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移行覆盖 ;未应用抗凝治疗情况下血管无附壁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术后近、远期上腔静脉系统梗阻症状。肺癌组患者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4%、41%、3 9% ;纵隔肿瘤患者术后 1例死亡。结论 血管外科技术的应用 ,扩大了胸部肿瘤外科手?
许绍发刘志东秦明赵立强李福根段勇梁子昆宋小运韩毅
关键词:上腔静脉胸部肿瘤人工血管阻断血管外科技术
肺功能减损肺癌全肺切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00年
白连启李世业宋小运
关键词:肺癌全肺切除
肺癌患者胸水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胸水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0例肺癌患者和58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胸水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鳞癌抗原(SCC)、p53抗体和CA199的水平含量。[结果]肺癌患者胸水的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鳞癌抗原(SCC)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结论]胸水中6种肿瘤标志物对于肺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梁子坤许绍发刘志东周世杰宋小运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PRO-GRPCYFRA21-1SCCP53抗体CA199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