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勇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雷帕霉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09年 钟杨 武衡 成志 余雁 屈小勇 张群锋关键词:雷帕霉素 血管平滑肌 冠心病 U0126对imDC诱导初始性CD4~+T细胞分化为Treg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从人外周血中获得imDC,与同种异体CD4+T细胞混合培养,运用ERK1/2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U0126阻断该通路,研究其在imDC诱导同种异体CD4+T细胞分化为Treg细胞中的作用,探讨免疫耐受状态建立的可能... 屈小勇关键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ERK1/2信号通路 U0126 文献传递 异种肾移植的免疫适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器官移植作为20世纪临床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已成为治疗患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迄今许多患者通过移植同种异体器官获得新生。然而同种组织与器官的供体数量短缺明显限制了临床移植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供体组织与器官短缺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异种肾移植猪-人模型,并探讨其中的免疫适应机制。 屈小勇 王毅 罗志刚 秦国庆 李建军关键词:异种肾移植 动物模型 排斥反应 术中联合胆道镜应用在胰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取石及碎石在胰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胰管结石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因合并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1例行胰体尾部加脾切除术,1例行胰尾加脾切除、胰腺断端空肠吻合术(Pusetow),其中行胰管切开取石、疏通主胰管并联合胰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及碎石治疗20例胰管结石患者(胆道镜联合手术组),并与期间仅行胰管切开取石、疏通主胰管并联合胰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10例胰管结石患者(常规手术组)以及仅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治疗12例胰管结石患者(ERCP+ESWL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疼痛缓解率、腹泻缓解率、糖尿病缓解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手术组比较,胆道镜联合手术组及ERCP+ESWL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疼痛缓解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道镜联合手术组与ERCP+ESWL组比较,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疼痛缓解率、腹泻缓解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在糖尿病缓解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胰管结石的治疗中,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取石、碎石技术能显著减少结石残留率及术中出血量,并明显提高患者术后上腹部疼痛缓解率。 屈小勇 刘艳萍 杨文军 秦春宏关键词:胰管结石 胆道镜 液电碎石 zVAD-fmk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初始性CD4^+T细胞分化为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Caspase通路在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同种异体CD4+T细胞转化为调节性T细胞(Treg)中的作用及探讨免疫耐受机制建立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人外周血分离、培养出的imDC与健康胎儿脐血中分离CD4+T细胞混合培养,同时加入zVAD-fmk,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Treg细胞)转化率。结果 (1)imDC的鉴定:外周血经诱导后分离的im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imDC表面分子表达的结果:CD80(7.27±0.13)、CD83(3.53±0.35)、CD1a(4.29±0.27)(;2)混合培养后CD4+CD25+T细胞的转化率结果为:空白组(1.78±0.11)﹪、对照组(22.23±0.77)﹪、低浓度zVAD-fmk组(21.63±0.82)﹪、中浓度zVAD-fmk组(12.24±0.54)﹪、高浓度zVAD-fmk组(12.20±0.96)﹪,结果对照组和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间比较,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P<0.05。加入zVAD-fmk并与imDC细胞混合培养的T细胞转化率相对于未加入阻断剂的T细胞较低,同时Caspase信号通路对zVAD-fmk无浓度依赖性。结论可以诱导同种异体初始性CD4+T细胞分化为Treg。Caspase信号通路特异性的阻断剂zVAD-fmk可以部分抑制Treg的转化,说明Caspase信号通路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可能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骆志清 王毅 钱坤 罗志刚 郭军华 屈小勇关键词:树突细胞 调节性 细胞 CASPASE 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BD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2-02/2014-02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RFA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6.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vs 24%),其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vs 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除头痛、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外,其余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并且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BDNF水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屈小勇 秦春宏 吴江 陈召良 杨文军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肝癌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及MMP-9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晚期胃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10/2013-10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与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多西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及对血清MMP-2和MMP-9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6 mo与1年生存率分别为88.9%与7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3.7%vs 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方面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MMP-2与MMP-9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MP-2与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并且可显著降低M M P-2与M M P-9的血清水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艳萍 李国庆 陈宏辉 谢娟 屈小勇 王正根 朱理辉 封英娟 张琍关键词:卡培他滨 晚期胃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U0126对imDC诱导初始性CD4^+T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ERK1/2信号通路在imDC诱导同种异体CD4+T细胞分化为Treg细胞中的作用,探讨免疫耐受状态建立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血液标本中分离PBMC,加入GM-CSF和IL-4联合诱导、扩增至第7天,使其转化为imDC,从细胞形态学、细胞表面标记物以及细胞功能三方面进行鉴定;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初始性CD4+T细胞,将其混合培养,同时设空白组、混合对照组、低浓度U0126组、中浓度U0126组和高浓度U0126组,分别以FCM检测初始性CD4+T细胞转化为Treg细胞的转化率。结果:空白组:3.25%±0.89%,混合对照组:21.80%±0.40%,低浓度U0126组:22.58%±0.52%,中浓度U0126组40.81%±0.81%,高浓度U0126组:41.58%±0.81%。结论:人外周血来源的imDC可以诱导初始性CD4+T细胞转化成Treg细胞;ERK1/2信号传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U0126可以部分促进初始性CD4+T细胞向Treg细胞转化,表明该阻断剂在免疫耐受的诱导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屈小勇 王毅 秦春宏关键词:免疫耐受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ERK1/2信号通路 U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