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鸿霞 作品数:23 被引量:11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市眼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初探中医推拿手法对于改善缺血性眼病的影响 缺血性眼病(OIS)是指由不同原因导致眼组织循环障碍的一类眼病。广义上指任何造成眼部血液供应不足和(或)血液回流受阻的一类眼病,例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狭义上特指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张远龙 庞雅菊 王琦妙 巩鸿霞 王欣关键词:缺血性眼病 中医推拿 经络腧穴 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 2011年 1临床病例李某,女,58岁。左眼视力下降1年余,加重1周。曾于2008-10诊断为左眼球后视神经炎,具体治疗不详。2010-01-20于我院就诊。刻诊:血压(BP)21.28/11.97kPa(160/90 mm Hg)。视力右眼1.0,左眼光感。双眼:前节(-),眼底:右眼动脉细,反光强,交叉征(+);左眼视盘界清色淡,颞上方视网膜内层出血,累及黄斑。 巩鸿霞关键词:动脉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近视27例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增视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将48名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应用增视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行中医疗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56%,治疗组有效率为96.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配合增视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有良好疗效。 巩鸿霞 孟秀阁 魏树瑾 姜存良 梁颖关键词:青少年近视 针刺疗法 按摩疗法 捏脊疗法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视神经病变(NAION)的早期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52眼临床确诊的NAION患者,所有患者经系统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将视力提高>3行者作为A组,视力提高≤3行或降... 巩鸿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新进展 2008年 巩鸿霞 肖家翔关键词: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平肝活血汤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平肝活血汤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9月来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早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62例(72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静滴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平肝活血汤口服。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眼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野平均缺损(MD)及视盘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结果2组治疗后BCVA、MS、MD、RNF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2组治疗后BCVA、MS、MD、RNF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前后MS、MD、RNFL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平肝活血汤可改善视神经缺血状态,减轻视神经水肿及视神经损伤,有效保护视功能。 王琦妙 庞雅菊 张远龙 巩鸿霞 王欣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中药 神经纤维层厚度 中药治疗葡萄膜炎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OCT的记录分析评价益气调血方治疗葡萄膜炎CME的疗效.方法:所选病例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天津市眼科医院中医科门诊确诊为单眼葡萄膜炎伴黄斑囊样水肿病人60例6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3... 王琦妙 庞雅菊 李岩 陈陆霞 张远龙 巩鸿霞 王欣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8年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tetinopathy,DR)Ⅲ、Ⅳ期36例(58只眼),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巩鸿霞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养阴清热 激光光凝 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34例临床观察 2010年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66例均为本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巩鸿霞关键词:黄斑水肿 激光疗法 中药复方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及其与视力和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特征及其与视力、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RT)的关系。方法临床病例自身对照研究。经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视野检查确诊为NAION的40例患者4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及其对侧健康眼行傅立叶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D-OCT)及mfERG检查。FD-OCT测量受检眼黄斑中心凹周围区、黄斑旁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及CRT。mfERG检测受检眼黄斑部视网膜功能。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将反应区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划分为5个环区,分别为1环0.00°、2环5.44°、3环10.31°、4环16.31°、5环23.42°。以1环中心六边形为黄斑中心区。观察分析各环P1波、N1波振幅、潜伏时及P1波振幅密度。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黄斑中心区P1波、N1波振幅及P1波振幅密度与视力、CRT的相关性。结果与对侧健康眼比较,患眼黄斑中心凹周围区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旁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及CRT略有增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侧健康眼比较,患眼1、2环P1波振幅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环P1波振幅密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1环P1波、N1波振幅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环P1波、N1波振幅及1~5环P1波、N1波潜伏时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眼黄斑中心区P1波振幅密度、振幅及N1波振幅与视力(r=-0.087、0.195、-0.134)、CRT(r=-0.154、0.365、0.412)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AION患眼1、2环P1波振幅密度及1环P1波、N1波振幅较对侧健康眼明显降低。患眼黄斑中心区P1波振幅密度、振幅及N1波振幅� 巩鸿霞 庞雅菊 王兰惠关键词:视神经病变 视网膜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