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向红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3例各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检测的初步观察
- 1995年
- 153例各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检测的初步观察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科陈志娇,佘会元,孙花芬,席向红,王菊英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已渐普及。为了解各型肝炎的感染及发病情况,现将我科153例住院病人血清学标记检测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
- 陈志娇佘会元孙花芬席向红王菊英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血清标记
- 乙型肝炎病毒前S_1抗原与HBV-DNA和HBV之间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DNA和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对418例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检测,其结果与HBV-DNA及"乙肝五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阳性率(89.4%)与HBV-DNA阳性率(96.2%)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1前S1抗原阳性率及浓度和HBV-DNA阳性率及病毒含量与2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前S1抗原在HBV-DNA阳性组的检出率为81.1%,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的检出率53.9%(P<0.01)。前S1抗原灵敏度为81.1%,明显高于HBeAg的灵敏度53.1%(P<0.01)。结论前S1抗原检测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了HBV的复制程度,对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和HBV-DNA起重要的补充作用。
- 席向红吴春林贾韶彤
- 关键词: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
- CEA、CA125、CA199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全自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ECL)对100例良恶性胸腔积液及对应血清进行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同步检测。结果胸腔积液、血清CEA、CA125和CA199水平,恶性组均高于炎性组(P<0.05);恶性胸腔积液肿标含量均高于血清(P<0.05);胸腔积液、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EA、CA125和CA199;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EA、CA199和CA12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70.3%。结论胸腔积液、血清CEA、CA125、CA199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临床价值,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更高。
- 张建荣师志云席向红高忠芳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胸腔积液血清
- 睾丸活检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被引量:2
- 2001年
- 贾韶彤韩利忠席向红
- 关键词:睾丸活检血清抗精子抗体
- 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内分泌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实验室评定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应用Nordtest准则对临床实验室免疫内分泌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统计2013年2-12月室内质控数据和2011-2013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我室内分泌6次室间质评结果,依据Nordtest准则评定促卵泡成熟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垂体泌乳素、C-肽、胰岛素、皮质醇、叶酸、维生素B12共11个检测项目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在所有检测项目中,C-肽的扩展不确定度最大,达到87.8%,睾酮、叶酸、维生素B12的扩展不确定度也均>20%。所有检测项目受校准品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小(<2%)。结论通过对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不确定度大小作为检验质量改进依据,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适用性,因此Nordtest准则可用于目前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张文华李锋马婷婷张建荣席向红
-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不确定度内分泌指标
-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法检测HBV-M的关系研究
- 2003年
- 为了探讨HBV -DNA基因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 -M )两者的关系 ,用FQ -PCR检测HBV -DNA ,ELISA法检测HBV -M。发现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 -M有很大关系 ,与HBeAg(+)高度相关 ,在抗 -HBe(+)组或抗 -HBs(+)组也检出了一定浓度的HBV -DNA。说明FQ -PCR法检测HBV -DNA能准确反映HBV真实感染和低复制状态 ,对诊断、治疗乙肝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FQ -PCR与各种证型的HBV
- 席向红焦运贾韶彤赵颖
- 关键词:HBV-DNAELISA法HBV-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 IV-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价值
- 1998年
- 近年来随着肝纤维比研究的逐步深入,认为肝纤维化的实质是肝内胶原的异常沉积.目前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也有了很大进展,我们通过对血清细胞外基质成份IV-胶原(IV Collagen,IV-C),透明质酸(Hyalunonate Acid HA),层粘连蛋白(Laminim LN)水平变化的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杨岩李葳孙花芬王菊英陈志娇席向红
- 关键词:肝纤维化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
- 银川市某医院体检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银川市某医院2 838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25-(OH)D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及各临床类型间25-(OH)D水平有无差异性。结果所有研究对象25-(OH)D平均水平为(11.72±7.45)ng·mL-1,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者占86.43%,其中男性为(12.72±7.54)ng·mL-1,女性为(11.12±7.32)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研究对象进行年龄段分层,25-(OH)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呈负相关(r=-0.13,P<0.05)。不同临床类型患者25-(OH)D营养状况分布也明显不同,25-(OH)D缺乏率最高的疾病主要有肾病和乳腺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院患者人群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现象较严重,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且维生素D水平随疾病类型不同而有差异,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席向红苏明张建荣郭小龙张文华哈春芳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性别年龄
- 247例亚健康状态干部血液流变学及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亚健康状态干部的血液流变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运用血液流变分析仪及血小板黏附、聚集仪、血沉压积管测定 2 4 7例干部的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沉以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 与参考值比较 ,男性 2 0 - 5 0岁年龄组、男性 >5 0岁组、女性组 ,其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值、全血还原黏度值明显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 王静陈耀平高中芳席向红
- 关键词:血小板黏附血小板凝集红细胞压积
- 性别因素在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中的作用
- 目的:探讨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性别因素所起的作用。方法:以200例乙型肝炎和 316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不论是乙型肝炎还是肝硬化均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乙型肝炎与...
- 刘娅张爱芸袁迎春席向红赵经川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性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