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亮明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髓核
  • 2篇突出症
  • 2篇钳夹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颈椎
  • 2篇颈椎间盘
  • 2篇颈椎间盘突出
  • 2篇颈椎间盘突出...
  • 2篇DSA引导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带状疱疹后遗...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射频

机构

  • 5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庞亮明
  • 3篇吴越宏
  • 3篇符彦基
  • 2篇谭海葵
  • 2篇钟海英
  • 1篇吕江
  • 1篇黄煜华
  • 1篇黄浩
  • 1篇陈德雄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癌症腹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CPN)治疗晚期癌症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彩超引导下进行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术,观察病人腹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2、4、8天后病例疼痛缓解率分别为56.7%、93.3%、96.7%,12周疼痛缓解率为72.7%,24周疼痛缓解率为54.5%.结论 在彩超引导下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是治疗由晚期胰腺癌、腹腔转移癌等引起的剧烈腹痛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黄浩庞亮明陈德雄谭海葵
关键词:彩超
CT在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CT在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272例次接受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患者的CT表现,分析治疗策略,统计生存时间。结果新发癌灶、富或中等供血、肝硬化I或II级、存在肝外供血患者多数采取经皮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无复发、乏供血、存在门脉癌栓、动静脉瘘患者多采用经皮肝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术(TAI)治疗。肝癌TACE治疗后,多采用经皮肝穿瘤灶无水酒精消融术(PEI)或辅助治疗,以巩固疗效。本组患者Child-Pugh A级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3%、46.15%、16.46%,中位生存期39.6个月;Child-Pugh B级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3.10%、24.19%、13.32%,中位生存期23.1个月。结论CT在肝癌综合介入治疗决策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实现了能够对于不同阶段类型肝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介入治疗方案,为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做出了重要贡献。
吕江陈石山全超明谭海葵庞亮明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早期急性带状疱疹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早期急性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32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抗病毒药物、镇痛、营养神经药物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镇痛、局部神经阻滞及皮下03注射治疗。采用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后2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遗痛的发生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16.7%。结论:急性带状疱疹的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轻急性症状,还可以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
吴越宏符彦基庞亮明郭绍彬
关键词: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西医结合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气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颈C4/5、C5/6、C6/7、C7/T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钳夹组(A组)43例C6/7或C7/T1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射频组(B组)43例C4/5或C5/6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髓核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气消融术。观察比较两组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临床疗效。记录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24 h、72 h、1周,4周、12周VAS评分均低于术前,A组术后4周及12周的VAS评分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优良率为91.3%,B组为80.5%,A组失败率为8.7%,B组为19.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气消融术是目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吴越宏符彦基庞亮明郭绍彬钟海英黄煜华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臭氧消融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于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6月间18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于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减压术联合臭氧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86例患者治愈146例(78.5%),好转37例(19.8%),疗效不佳3例(1.6%),总有效率为98.4%。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 h、1周、l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髓核钳夹联合臭气治疗颈椎间突出症创伤小、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吴越宏符彦基庞亮明钟海英郭绍彬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