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惠茹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胃扭转诱发肺炎31例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胃扭转与婴儿肺炎的关系。【方法】对本科收治的31例胃扭转诱发婴儿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31例患儿在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合理的喂养及体位疗法后呕吐减轻至停止,肺部体征好转至消失,均治疗5~7d后出院。【结论】胃扭转是导致婴儿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绝大多数胃扭转患儿无需手术治疗。临床上对于反复患肺炎,感染中毒症状不重,反复吐奶者,应注意考虑婴儿胃扭转。
- 弋惠茹罗兴育
- 关键词:胃扭转并发症肺炎并发症
- 肺炎合并胃扭转31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婴儿反复肺炎与胃扭转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2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31例小婴儿肺炎合并胃扭转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愈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31例患儿在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正规...
- 弋惠茹罗兴育
- 90锶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80例疗效观察
- 目的:探析90锶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同位素室治疗的8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分为两组,一组患儿使用一次大剂量90锶敷贴进行治疗,3-6个月1次;另...
- 李荣娟徐虹弋惠茹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小儿大叶性肺炎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20例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治经过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发生咳嗽120例,占100%;发热68例,占56.7%;喘息26例,占21.6%;呼吸增快65例,占54.1%;呛奶20例,占16.7%;吐奶34例,占28.3%;腹痛12例,占10%。平均住院11.7d。出院时复查胸部CT基本吸收,26例未完全吸收,出院后2周复查CT完全吸收。1例多发肺囊肿,肺腺瘤畸形行手术治疗,1例膈膨升外科随诊。结论:与成人大叶性肺炎相比较,小儿大叶性肺炎症状不典型,相对较轻;病程较短,并发症较少,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
- 弋惠茹罗兴育
- 关键词:肺炎肺炎球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性儿童
- 肺泡灌洗液菌量检测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评价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病菌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对6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进行肺炎支原体DNA定量检测,并根据其基因拷贝数分为低菌量组(< 103/ml,21例),中等菌量组(103 ~ 106/ml,22例)和高菌量组(>106/ml,24例),比较不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主要实验室与影像学结果.结果 高菌量组总热程[(12.4±2.7)d]明显比低菌量组[(7.4±2.6)d]及中等菌量组[(10.0±2.4)d]更长,且高热患儿更多,使用大环内酯类后热程也更长[(10.8±4.4),(8.5±2.4),(4.2±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C反应蛋白分别为(34.0±10.1),(11.5±7.6),(3.0±1.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高菌量组患儿影像学表现为大片肺实变/不张影者58.3%(14/24),明显多于中等菌量组的22.7%(5/22)和低菌量组的14.3% (3/21)(P=0.002).低菌量组未见双侧胸腔积液或大量胸腔积液,中等菌量组和高菌量组分别为13.6%(3/22)和25.0%(6/24)(P=0.033).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肺泡灌洗液病菌量与临床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高菌量患儿病情更为严重.
- 陈伟民周熙惠罗兴育弋惠茹
- 关键词: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
- 黏附分子CD4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6例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感染A组)、34例RSV感染未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感染B组)及同期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4+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及IL-1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染A组外周血CD44表达水平及IL-4水平高于感染B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A组外周血IFN-γ水平显著低于感染B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A组及感染B组外周血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外周血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感染患儿外周血CD44表达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r=0.798,P< 0.05),IL-12水平与IL-4水平呈负相关(r=-0.186,P<0.05).结论 黏附分子CD44在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中起一定作用,高表达CD44的患儿在感染RSV后患细支气管炎的易感性可能增加.
- 弋惠茹罗兴育尹利陈伟民
- 关键词: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