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超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区域政策环境和管理机制研究
- 张之超
- 中国西藏开发中的“长江战略”问题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西藏地处我国西部 ,西藏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和西藏开发的关系及西藏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认为长江经济带有能力 ,也有必要支持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根据西藏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看 ,长江经济带有必要在新的背景条件下 ,寻求更好的战略模式促进西藏开发。也即同西藏两地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经济融合 ,以改变观念为出发点 ,拓展潜在市场为目标 ,达到促进西藏开发和长江经济带进一步发展的双重目的。长江战略的实施要点包括 :(1)推广双语学习 ,以文化交流促进经济融合 ;(2 )提高藏语教学的师资质量 ,改善劳动力整体素质 ;(3)让一部分藏民先富起来 ,成为西藏开发的中坚力量 ;(4)合作协助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完善交流手段 ;(5 )帮助扶植西藏地区的起步产业 。
- 张之超沈玉芳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文化交流经济融合
- 德国创新中心建设的发展概况和有关政策
- 2002年
- 一、 德国创新中心建设现状和特点 80年代起,建设创新中心成为德国地区和区域科技政策中最普遍的手段之一。在1983年,德国成立了第一个创新中心——柏林创新中心,之后,将近有200个城市先后建立了类似的中心。在德国,除了少数例外,其创新中心主要是由公共基金支持和建立的。同时,德国创新中心还具有如有限的占有期、大学的参与程度低、市政的支持力度大等特点(Sternbersetal.,1997)。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的创新中心并非工业园区,而是一种特定区域的产业群落,设立的主要目的。
- 沈玉芳张之超
- 关键词:金融业
- 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7
- 2000年
- 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关系和含义的探讨,对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协调发展的潜力与有利条件,以此探索实现上海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方式和有效途径。认为,尽管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限制因素,但两地具有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的诸多潜力与有利条件:(1)两地具有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的强大政策优势;2)长江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富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3)产业互补性强,有深远的合作前景;(4)各具区位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 沈玉芳张超张之超
- 关键词:长江中上游协调发展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