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双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泌乳水牛(平均年龄为6.0岁,平均体重为620 kg),按产奶量(9 kg/d以上)、泌乳期(处于泌乳中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基础饲料由精料和粗料组成。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试验组的精料中分别添加4%的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组)、4%的茶油(茶油组)、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混合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显著下降(P<0.05),乳脂率均显著提高(P<0.05),乳脂产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则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乳总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22%、7.95%和6.17%,其中茶油组和混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C18∶2[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提高了44.54%(P<0.05),混合组乳脂中trans11-C18∶1的含量提高了22.68%(P<0.05)。葵花籽油组、混合组乳脂中C18∶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均比对照组提高,且葵花籽油组和混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混合组的PUFA/SFA最高。各组水牛的血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精料饲喂量4%的葵花籽油、4%的茶油或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合均可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中CLA的含量,但会导致产奶量降低;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上,以葵花籽油和茶油的混合添加效果较好。
- 梁贤威张双双韦升菊梁辛杨承剑邹彩霞杨炳壮梁明振
- 关键词:泌乳水牛茶油葵花籽油脂肪酸组成
- 酵母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3年
-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除了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许多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酵母多糖是通过生物破壁技术将酵母细胞壁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物质。综述了酵母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病促生长作用、抗氧化作用、解毒作用和营养作用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周祥张双双李莉罗世乾肖鹏梁明振
- 关键词:酵母多糖生理功能动物饲养
- 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调控共轭亚油酸合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nic acid,CLA)是不饱和脂肪酸经瘤胃生物氢化的中间产物,溶纤维丁酸弧菌在此氢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深入了解溶纤维丁酸弧菌的作用机理是调控CLA合成的关键。本文从溶纤维丁酸弧菌的背景入手,结合瘤胃微生物对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氢化,详细阐述了溶纤维丁酸弧菌在CLA合成中的作用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
- 张双双杨承剑梁明振梁贤威
- 关键词:瘤胃微生物共轭亚油酸
- 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奶水牛瘤胃发酵、脂肪酸组成以及相关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近年来,在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奶牛、肉牛、绵羊、山羊动等物种类上,对奶水牛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水牛奶中CLA含量的影响。选取32头体况基本一致、健康的奶水牛...
- 张双双
- 关键词:奶水牛茶油葵花籽油瘤胃微生物共轭亚油酸
- 文献传递
- 夏季在仔猪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验的目的是研究夏季气候条件下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脂肪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相近、体重相当(7 千克左右)的三元杂(杜长大)保育仔猪共135 头,随机分为3 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
- 周祥刘晋诚卢凯张双双李兴华李婉梁明振
- 关键词:脂肪酶断奶仔猪
- 酵母多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除了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许多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酵母多糖是通过生物破壁技术将酵母细胞壁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物质。本文综述了酵母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病促生长作用、抗氧化作用、解毒作用和营养作用等...
- 周祥张双双肖鹏李莉罗世乾梁明振
- 关键词:酵母多糖生理功能动物饲养
- 夏季在饲料中添加脂肪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研究夏季气候条件下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量的脂肪酶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相近、体重7千克左右的三元杂(杜长大)保育仔猪135头,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试验为单因素三水平试验,即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0.02%脂肪酶),试验Ⅱ组(基础日粮+0.04%脂肪酶)。试验时间为28天。试验结果表明:(1)Ⅰ组和Ⅱ组仔猪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对照组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仔猪的平均每天耗料量分别为(0.58±0.04)kg、(0.61±0.01)kg、(0.62±0.02)kg,差异不显著(p﹥0.05);(3)对照组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料重比分别为1.60±0.07、1.54±0.02、1.51±0.03,试验Ⅱ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脂肪酶对仔猪生产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周祥林森刘晋诚卢凯张双双李兴华李婉梁明振
- 关键词:脂肪酶断奶仔猪
- 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水牛瘤胃发酵、脂肪酸组成以及相关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近年来,在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提高乳脂中 CLA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奶牛、肉牛、绵羊、山羊动等物种类上,对奶水牛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水牛奶中CLA含量的影响。选取32头体况基本一致、健康的奶水...
- 张双双
- 关键词:奶水牛茶油葵花籽油瘤胃微生物脂肪酸组成
- 文献传递
- 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食蟹猴生长发育和血浆理化参数的影响
- 2013年
- 试验选择25只体况相近,体质量为(1.76±0.31)kg,年龄约1岁的健康幼猴,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3公2母),每重复1只猴,各处理组能量为(20.09±0.29)MJ/kg,分别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和处理5,蛋白水平分别为15%、17%、19%、21%和23%。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为21%和23%时粗蛋白的消化率、总能的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较好,差异显著;粗蛋白为19%时生长性能最佳,与粗蛋白为15%相比差异显著;随着粗蛋白水平的提高,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三酰甘油含量先升后降,差异显著,尿素氮先降后升(P<0.01),总胆固醇随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谷草转氨酶先降后升再降,粗蛋白为19%和23%时含量较低,谷丙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各组间差异较小。结果表明:控制食蟹猴日粮蛋白水平在适量水平,对食蟹猴生长发育和血浆理化参数有积极作用。
- 周祥何锋杰李婉李兴华张双双梁明振
- 关键词:蛋白质水平食蟹猴生长发育
- 峤山香鸡与其他五种鸡的肉用品质特性比较
- 了解广西区南宁市容县峤山香鸡的肉用特性,对峤山香鸡在上市日龄进行了屠宰测定。试验中测定了峤山香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等肉质指标,将其各项肉质指标、常规成分、肌苷酸含量与仙居鸡、文昌鸡、岭南黄鸡、艾维茵、四川优质鸡的各...
- 周祥甘棣明张双双李兴华李婉
- 关键词:肌苷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