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方
-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5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理应激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及牙周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对牙周炎及其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予以应激刺激,SPF级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复制牙周炎模型;(3)单纯应激组:牙周不作特殊处理,给予应激刺激;(4)牙周炎+应激组:按上法复制牙周炎模型,并予以应激刺激。各组动物分别于实验后第1、4、6、8周末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的动物数为3只。大鼠处死前测量牙周附着丧失,制作牙体牙周联合切片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通过计算HIF-1α平均阳性细胞率来评估组织的缺氧程度。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应激组牙周附着丧失程度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2)牙周炎+应激组牙周附着丧失程度在4、6和8周时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1);(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应激组HIF-1α平均阳性细胞率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4)牙周炎+应激组HIF-1α平均阳性细胞率在4、6和8周时显著高于牙周炎组(P<0.01)。结论:应激刺激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组织氧代谢水平加重大鼠牙周炎症程度。
- 张增方吕芳丽陈莹杨晓燕黄绮凌李东健黄世光
- 关键词:牙周炎动物模型心理应激低氧诱导因子1Α
- 心理应激对牙周炎氧代谢影响机制的研究
- 牙周病是人类口腔最常见的两大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牙周炎占拔牙原因的40%60%,已成为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不仅累及牙周组织,而且对全身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牙周炎是...
- 张增方
- 关键词:牙周炎动物模型应激氧代谢
- 文献传递
- 三种器械对根管清洁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扫描电镜结果,评价不锈钢K锉、机动和手动ProTaper镍钛器械对根管预备的清洁效果。方法选用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下颌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牙。组A采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组B采用机动ProTaper进行根管预备,组C采用手动ProTaper进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完成后纵剖根管,扫描电镜下观察根管内壁表面的碎屑、玷污层及牙本质小管的形态变化。结果在根管的冠1/3和中1/3段,组B和组C根管壁碎屑含量及玷污层均明显低于组A(P<0.05),但组B与组C之间根管壁碎屑含量及玷污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尖部1/3段,3组之间的根管壁碎屑含量及玷污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动和手动ProTaper镍钛器械对根管的冠1/3和中1/3段的清洁效果显著高于不锈钢K锉,但3种器械对根尖1/3段的根管壁碎屑及玷污层的清洁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 张增方张秀琴黄世光宋宁邓国珍
- 关键词:根管预备扫描电镜镍钛器械
- Th1极化反应与牙周炎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增强机体Th1型细胞功能对牙周炎的影响,探讨机体免疫平衡失调在牙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PF级KM 12周龄雄性小鼠36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采用丝线结扎牙颈部并接种牙周炎患者病变区龈缘下细菌诱导实验性牙周炎模型;Th1极化组,同法复制牙周炎模型,并于术后第0天感染紫外线减毒弓形虫。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分别于术后第1、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检测。结果:Th1极化组牙周破坏程度较牙周炎组为重,血清TNF-α含量较牙周炎组明显升高(P<0.01),IL-10含量较牙周炎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与Th1/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失调有密切关系,表现为Th1细胞功能相对亢进,Th2细胞功能不足;Th1型细胞因子可加重牙周组织疾病和增加牙槽骨的吸收量。
- 谢敏黄世光宋宁张增方邓国珍
- 关键词:牙周炎白介素小鼠免疫调节
- 黄芩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IgG1和IgG2a水平影响的研究
- 目的:本研究采用小鼠建立实验牙周炎模型,观察黄芩水提取物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黄芩对Th1/Th2反应平衡的作用,探讨黄芩对牙周炎的免疫干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成3组:(1)正...
- 黄绮凌宋宁黄世光张增方
- Th2极化对牙周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稳定机体免疫反应对牙周组织病变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牙周炎的免疫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36只SPF级12周龄雄性KM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牙周炎组,采用丝线结扎牙颈部并接种牙周炎患者病变区域龈缘下细菌诱导实验性牙周炎模型;Th2极化组,同上法复制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于术后第0 d感染低剂量旋毛虫。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分别于术后第1、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检测。结果:牙周炎组的牙周组织表现为中等程度的炎症破坏,而Th2极化组的牙周破坏程度较牙周炎组轻。牙周炎组血清IFNγ-含量较Th2极化组明显升高(P<0.01);Th2极化组IL-4含量较牙周炎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与Th1/Th2免疫应答平衡的失调有密切关系,表现为Th1细胞功能相对亢进,Th2细胞功能不足;Th2型细胞因子可有效减轻病变程度,对牙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谢敏黄世光黄绮凌宋宁张增方邓国珍
- 关键词:牙周炎白介素免疫调节
- 旋毛虫感染促进白细胞介素-4表达并抑制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实验性牙周炎小鼠接种低剂量旋毛虫(T.spiralis)介导Ⅱ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反应,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牙周炎进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27只,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2)实验性牙周炎组:参照Kimura等的方法复制实验性牙周炎模型;(3)旋毛虫感染合并牙周炎组(periodontitis+T.spiralis-infected group,P+T.spiralis):复制小鼠牙周炎模型,同时给予低剂量旋毛虫感染。正常对照组及各实验组小鼠分别于术后第1、3和5周末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小鼠数为3只。处死小鼠前测量牙周探诊深度,制作牙体牙周联合切片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并采用ELISA法检测牙周炎小鼠外周血IL-4的水平。结果:(1)P+T.spiralis组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2)各时点P+T.spiralis组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实验性牙周炎组(P<0.01);(3)P+T.spiralis组牙周组织的炎症及破坏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旋毛虫感染可升高小鼠血清IL-4水平,抑制牙周炎的发生,提示在牙周炎治疗中提高血清IL-4水平可能具有治疗价值。
- 张增方黄世光黄绮凌谢敏邓国珍
- 关键词:牙周炎白细胞介素-4动物
- 黄芩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IgG1和IgG2a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本研究采用小鼠建立实验牙周炎模型,观察黄芩水提取物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黄芩对Th1/Th2反应平衡的作用,探讨黄芩对牙周炎的免疫干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成3组:(1)正常对照组;(2)牙周炎组:参照K imura等的方法建立牙周炎模型,并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蒸馏水灌胃;(3)黄芩组:同上法复制模型,并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黄芩水提取物灌胃。各组动物分别于建模后第4、6和8周末处死,每组4只。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并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清中IgG1、IgG2 a水平。结果:(1)组织学改变:牙周炎组牙周炎症破坏明显。黄芩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牙周炎组明显减轻,修复反应明显。(2)抗体水平:黄芩组IgG1水平逐步升高,明显高于牙周炎组(P<0.05)。牙周炎组IgG2 a水平逐步升高(P<0.05);黄芩组IgG2 a水平逐步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结论:黄芩通过抑制小鼠牙周炎的Th1细胞反应和增强Th2细胞反应增强小鼠的免疫能力,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黄绮凌宋宁李东健黄世光张增方
- 关键词:牙周炎黄芩免疫调节
- 广州重度低龄儿童龋117例全身麻醉下治疗的临床研究
- 目的:回顾117例儿童全身麻醉下牙科治疗(DGA)的基本情况、治疗内容、并发症、回访及复查情况。方法:对2012年-2014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应用DGA治疗的117例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目前接受...
- 张增方尹小萍陈柯
- 关键词:全身麻醉儿童牙科治疗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