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
- 作品数:12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MDCT胸部血管增强扫描中对比剂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同层动态对比增强技术研究对比剂在胸部血管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将62例患者按对比剂注射速率不同随机分为3组:3.0ml/s、4.0ml/s、5.0ml/s,对比剂总量均为40ml,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强化峰值、峰值时间以及各自达到200HU的时间(Tb200),绘制升主动脉、肺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主-肺动脉峰值时间差,统计分析三组间数据。第4组12例患者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ml/s,对比剂总量为90ml,绘制肺动脉及主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结果①第1~3组肺动脉干、主动脉的强化峰值、峰值时间和肺动脉Tb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组内肺动脉强化峰值均高于主动脉强化峰值(P<0.05);第1~3组间主-肺动脉峰值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肺动脉可见较明显的对比剂再循环。②第4组肺动脉和主动脉TDC曲线可见"三个期"和两个"拐点"。结论①随着注射速率的提高,对比剂在血管内的峰值提高,峰值时间提前,但对比剂通过肺的平均时间不变;②胸部血管内对比剂峰值及峰值时间在常规剂量条件下由注射时间和对比剂流动时间来决定。
- 张皓章作铨韩铭钧王刚张安
- 关键词:主动脉肺动脉对比剂
- 脑干白质纤维交叉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 窦郁雷军强陈梦雅郭顺林陈勇张皓张安殷亮辛仲宏房斌
- 本课题通过磁共振扩散成像新技术(DWI、DTI、DTT)观察脑干小脑上脚交叉纤维影像学表现,测量其ADC、FA值,结果显示脑干小脑上脚纤维交叉在DWI图中有三种不同表现类型,与施加扩散敏感梯度的方向有关;在DTI图中脑干...
- 关键词: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尾头位扫描方向在老年人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尾头位扫描方向在老年人胸部CT扫描中的应用,并将其方法拟定位老年人胸部扫描的常规方法,意在提高老年人胸部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机,选取100例年龄在60-75岁之间行胸部C...
- 郭奇虹庄辛张安房斌朱亚哲
- 小儿腹膜后肿块的CT诊断
- 2006年
- 目的:探讨CT对小儿腹膜后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2例行CT检查并具有完整资料的小儿腹膜后肿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个月-14岁,小于5岁36例。30例手术及病理证实,12例具有典型的CT征象可资诊断。32例行B超检查。结果:42例患儿中,良性肿块20例(占47.62%).恶性肿块22例(占52.38%),实质性肿块25例,占59.52%,囊性肿块17占40.47%。先天性肾盂积水7例,先天性肾囊肿6例,囊性畸胎瘤2例,肠系膜囊肿1例,腹腔脓肿1例。实质性肿块中神经母细胞瘤6例,肾母细胞瘤11例,淋巴瘤5例,畸胎瘤3例。本组CT检查结果术前定位诊断正确率95.2%(40/42),定性诊断正确率61.9%(26/42)。同时对各种疾病进行了鉴别诊断。结论:CT检查是儿童腹膜后肿块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为术前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决定能否完整切除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是儿童腹部肿块病变的必查项目之一。
- 张安房斌周怀琪
- 关键词:小儿腹膜后腔肿块X线计算机
-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探讨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肝硬化及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患者接受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志愿者,26例肝硬化患者,22例肝癌患者。采用灌注软件计算各组受检者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门脉灌注量(PVP)、血流量(BF)、血容积(BV)明显减低,动脉灌注量(ALP)、肝脏灌注指数(HPI)和渗透性(P)明显升高(P<0.05);肝癌组的PVP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肝硬化组,ALP、BF、BV、HPI和P则明显升高(P<0.05)。提示肝硬化、肝癌时肝脏的血供状态发生了改变,以动脉供血为主。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可以较好的反映肝脏血流的灌注情况,灌注指标及其灌注特点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安郭吉刚郭顺林杜富会杨保智徐凤
-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灌注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等渗低浓度造影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方式在肝脏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低碘浓度非离子型等渗性造影剂碘克沙醇联合低剂量扫描方案在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100例BMI指数在20~23之间行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
- 郭奇虹张安房斌张新强薛敬梅
- 关键词:低剂量
- 低浓度造影剂联合低剂量扫描方式在肝脏CT三期增强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新型低碘浓度非离子型等渗性造影剂碘克沙醇联合64层CT低剂量扫描方案在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0例BMI指数在20 ~ 23之间行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
- 郭奇虹张安房斌庄辛徐凤朱亚哲
-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肺功能状态的多排螺旋CT对比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采用多排螺旋CT肺功能技术研究吸烟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状态。方法 84名40~60岁无症状受试者(吸烟和非吸烟者)行CT检查,分别于最大吸气末、最大呼气末扫描全肺,用Pulmo肺定量软件对选定三个平面分别测定-950~-900 Hu与-1 000~-950 Hu的肺像素指数-900像数指数和平均肺密度,对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在主动脉弓层面,呼气相PI_(-900)和平均肺密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更易引起上肺的肺气肿,呼气相CT肺功能检查可较准确地发现和显示肺的功能状态。
- 张安张皓李颖勤房斌杜富会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肺功能肺密度
-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梗阻性黄疸肝血流动力学变化
- 2009年
-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梗阻性黄疸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2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和18名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应用灌注软件获得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脏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渗透性(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组的ALP、HPI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黄疸程度的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重度黄疸组的ALP与轻度黄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阻性黄疸组的BV和P较对照组降低,其中中重度黄疸组的BV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和中重度黄疸组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与B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够反映梗阻性黄疸的肝脏血流灌注改变,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 贾润慧郭顺林柳小平周怀琪王刚张安徐凤
- 关键词:黄疸梗阻性灌注
- 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32例胆囊癌病例CT、与MRI表现的分析,探讨胆囊癌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提高胆囊癌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2例胆囊癌病例,均做CT检查,其中10例行B超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胆囊癌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9.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并肩背痛,黄疽及腹部肿块。影像表现:(1)胆囊区肿块,密度不均,胆囊腔缩小或消失。(2)胆囊壁增厚,呈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3)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4)合并胆结石;(5)肝内外胆管扩张;(6)肝脏直接受侵犯;(7)累及胰和十二指肠;(8)肝脏转移,侵犯腹壁。和并腹水。结论:本组胆囊癌并发结石,低于国外报道,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CT与MRI诊断正确率略高于B超检查。CT与MRI对胆囊痛的诊断价值(1)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较清晰显示胆囊的原发病变和肿瘤扩散范围;(2)造影增强扫描可显示胆囊壁真正的厚度,而肿瘤所致增厚的胆囊壁密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及肝脏。本组一例早癌具有该征象,认为该征极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胆囊癌需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及肝癌相鉴别.
- 杜富会张安周怀琪
- 关键词: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