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华

作品数:53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7篇骨折
  • 10篇关节
  • 9篇脊柱
  • 8篇腰椎
  • 8篇椎骨
  • 7篇术后
  • 7篇肘管
  • 7篇疗效
  • 6篇胸腰椎
  • 6篇肘管综合征
  • 6篇脊髓
  • 5篇手术
  • 5篇枢椎
  • 5篇寰枢
  • 5篇寰枢椎
  • 5篇尺神经
  • 4篇胸腰椎骨折
  • 4篇腰椎骨折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机构

  • 36篇河北省沧州中...
  • 10篇沧州中西医结...
  • 7篇沧州市中西医...
  • 3篇黄骅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天津市长征医...
  • 1篇大港油田集团...

作者

  • 53篇张建华
  • 39篇崔青
  • 21篇赵玲
  • 21篇董占引
  • 19篇杨中华
  • 15篇李海清
  • 12篇李浩然
  • 10篇吴世栋
  • 8篇许营民
  • 6篇张韶辉
  • 5篇赵保辉
  • 4篇吕振木
  • 4篇田伟荣
  • 4篇赵宝辉
  • 4篇韩建荣
  • 4篇刘西斌
  • 4篇王恒俊
  • 4篇许俊岭
  • 3篇王拴池
  • 3篇陶晓冰

传媒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 2篇199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apandji技术与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相结合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60例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内的骨折,这一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是解剖薄弱的地方,容易发生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是骨科最常见骨折之一。我们自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结合Kapandji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3~82岁。均为单侧新鲜闭合骨折,右侧36例,左侧24例;致伤原因:
张达夫单淑兰张建华李晋灵许俊岭
关键词:石膏固定
胸腰椎暴裂骨折术后并发症辨证施护应用体会
2011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暴裂骨折术后并发症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方案。方法:对119例胸腰椎暴裂性骨折患者其中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59例,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60例,出现并发症行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结果: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59例中出现尿潴留的53例,肠麻痹的59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2例。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60例中出现尿潴留的41例,肠麻痹的3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1例。结论:胸腰椎暴裂性骨折及术后出现并发症进行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方法可靠,效果满意。
刘妍张建华张丽君李春蕾田伟荣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胸腰椎骨折护理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比较分析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科收治的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跗骨窦组与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AOFAS评分情况。结果跗骨窦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及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前者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贺银川许俊岭张丽张建华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空心钉
重度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合并髌骨粉碎性骨折一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及髌骨内固定1例被引量:5
2014年
笔者于2010-01-01收治重度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合并髌骨粉碎性骨折一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HA)及髌骨复位内固定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因右膝外伤致髌骨粉碎性骨折10 h来院。患者20年前曾因车祸致右股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体格检查:右膝肿胀畸形,髌骨明显压痛并触及骨折间隙。
崔青张建华吴世栋赵玲李浩然
关键词: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髌骨粉碎性骨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内固定
经椎弓根截骨螺钉固定修复胸腰椎后凸畸形: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因矢状面失平衡导致腰痛,进而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截骨矫形重建此类患者的矢状面尤为重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脊柱-骨盆参数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L2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螺钉置入内固定的59例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统计测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X射线平片的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T1骨盆角、矢状面平衡、骨盆投射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术前术后运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1)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骨盆投射角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就SF-36量表各维度而言,术后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2)腰椎前凸角的变化与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矢状面平衡存在线性相关,骨盆倾斜角的变化与骶骨倾斜角、身体疼痛维度及总体健康状况维度存在线性相关,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腰椎前凸角、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性,T1骨盆角的变化与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身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状况也存在相关性;(3)结果表明,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螺钉置入内固定能够有效重建退变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缓解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浩然崔青董占引张建华李海清赵玲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截骨
寰枢椎椎弓根钉个体化置入技术在寰枢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个体化置入技术在寰枢椎骨折脱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成人寰枢椎标本行CT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标本进行三维重建,并利用Mimics相关功能在三维重建图像上寻找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最佳轴线并测量相关数据。然后以重建的椎体三维图形为模板,以寰椎后弓及枢椎棘突为解剖标志设计螺钉置入导向模块,将重建椎体模型及导向模块图像以STL格式导入三维打印机,制作出椎体模型及导向模块,并借助导向模块行术中椎弓根螺钉置入。结果成功建立了与标本相似度极高的寰枢椎三维重建图像和实物模型,并制作了置钉导向模块,于置钉导向模块辅助下对5例患者共置入10枚椎弓根螺钉,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满意。结论利用Mimics软件对寰枢椎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并以其为标本制作置钉导向模块来辅助置钉,是一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个体化方法,可明显提高置钉安全性。
赵保辉张韶辉崔青张建华
关键词:寰枢椎骨折脱位MIMICS软件椎弓根螺钉置入
异种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的缓释性能及成骨活性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稳定缓慢释放是其诱导成骨作用的前提,因此需要合适的载体使骨形态发生蛋白缓慢释放,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医学界公认的骨形态发生蛋白理想载体。目的:评价异种骨复合材料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缓释情况及成骨活性。方法:以异种小牛松质骨为支架材料,采用真空负压吸附法将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溶液吸附在支架材料上,再喷涂纤维蛋白胶涂层,制备异种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材料;将小牛松质骨、小牛松质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复合材料分别作为空白组、对照组材料。将3组材料分别在PBS中持续浸泡28 d,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缓释情况;将3种材料分别与第3代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检测培养1,3,7,14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骨桥蛋白和骨钙素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空白组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释放,实验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缓释效果优于对照组;(2)实验组、对照组培养不同时间点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骨桥蛋白和骨钙素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培养14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骨桥蛋白和骨钙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结果表明:异种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纤维蛋白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及成骨活性。
张建华
关键词:生物材料异种骨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成骨活性
晚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合并颈胸椎管广泛狭窄1例报告
2008年
张建华崔青杨中华吕振木董占引
关键词:骨关节病
鹰嘴窝扩大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16例
2009年
肘关节功能障碍或僵硬强直系化脓性关节炎、肘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肘关节骨折等多种疾患的并发症。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7年7月,采用鹰嘴窝扩大成形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强直患者16例,配合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张建华崔青刘西斌李海清赵玲董占引杨中华
关键词:鹰嘴窝肘关节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1997年
脊髓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占10%~15%,主要手术治疗。我院自1991年8月以来对引起颈椎管狭窄多因素和多节段椎间退行性改变致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40例采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7~69岁,平均50.2岁。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21例,占50.3%;多节段椎间退变性椎管狭窄1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PLL)7例;前路术后效果不佳2例。病程:2个月~4年,平均1.4年。
崔青胡思斌尹同珍王红梅董占吟刘志波张建华徐明尧李滋源
关键词:颈椎病椎管扩大术外科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