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惠熙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音乐
  • 4篇琵琶
  • 2篇演奏
  • 2篇艺术
  • 2篇音乐评论
  • 2篇审美
  • 2篇美学
  • 2篇乐评
  • 1篇地域性
  • 1篇多媒体
  • 1篇信息时代
  • 1篇演奏风格
  • 1篇演奏形式
  • 1篇艺术概论
  • 1篇音乐理论
  • 1篇音乐审美
  • 1篇音乐文化
  • 1篇音乐作品
  • 1篇上海美专
  • 1篇审美情趣

机构

  • 10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10篇张惠熙
  • 1篇齐娜

传媒

  • 3篇内蒙古艺术
  • 3篇美与时代(美...
  • 2篇音乐创作
  • 1篇美与时代(创...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内蒙古音乐评论的审美格局
2014年
内蒙古音乐评论积极探索文艺规律,热情评价区内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引领正确的创作思路,从而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繁荣和音乐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在提高群众审美欣赏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音乐评论既包含一定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带有评论者自身的审美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格局,在他们的评论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审美个性和审美风格,彰显了内蒙古音乐评论的人文风貌,形成了本地域特有的思想观念体系和价值系统。
张惠熙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琵琶协奏曲美学探微被引量:2
2013年
正琵琶协奏曲是吸纳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采用中西乐器结合的方式编配,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或民族管弦乐队相结合的一种富有新意的演奏形式。它的出现与民族、文化的进步息息相关,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创新与发展的动态之美。琵琶协奏曲的作品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内涵丰富,立意深远。
张惠熙
关键词:民族管弦乐队现代作曲技法演奏形式美学传统主奏乐器
浅议《傅雷家书》体现的艺德修养与审美观被引量:4
2010年
一、傅雷与《傅雷家书》傅雷(1908一1966)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翻译家、文艺理论家和艺术鉴赏家,先生学贯中西、厚积薄发,除文学外,兼通多艺,在绘画、音乐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艺术鉴赏力。傅雷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
张惠熙齐娜
关键词:傅雷家书文采风流六朝文化魏晋六朝时期上海美专
浅谈琵琶演奏流派的成因及其风格特点被引量:1
2007年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东汉刘熙在其《释名·乐器》一文中记载:'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后曰把。'由此可见,琵琶是以其演奏方面而得名的乐器。
张惠熙
关键词:琵琶演奏《十面埋伏》释名演奏风格传统音乐文化
传统琵琶武曲的审美特征
传统琵琶武曲,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特点,它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共同之处,又有琵琶武曲音乐文化独特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与乐曲的发生发展、演奏形式的独特和带有故事情节的题材等因素有关。作为琵琶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
张惠熙
关键词:传统民乐琵琶武曲音乐审美审美文化
文献传递
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看音乐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2013年
在音乐作品中,浸透了民族因素和地域因素,即对于民族生活、风俗、传统以及民族心理的反映。音乐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土壤上具有各自的风貌、传统和特点,有各式各样的民族形式和地方风味。民族性及地域性在音乐作品的形式中表现得更为广泛和鲜明,因为在这里民族传统、艺术手法中的民族性、地方性特征是非常有力而且稳定的。然而,在音乐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由于文化的广泛交流,各自的民族文化也在相互渗透、吸收和充实。
张惠熙
关键词:音乐作品民族性地域性观看文艺
新世纪内蒙古音乐评论概观
2016年
本文将自2000年以来至今已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内蒙古音乐事项的评论文章力求加以客观忠实地收集、整理,并作纵向历史脉络的梳理与回顾。通过观察近十几年来内蒙古音乐评论的不断演进,对其进行学术上的再抽象的二度研究,以求把握内蒙古音乐评论进入新世纪的发展脉络与整体风貌,从而力图透见历史真实,揭示发展规律。
张惠熙
关键词:音乐评论概观
浅谈琵琶传统曲目《阳春白雪》的审美情趣
2013年
琵琶传统曲目《阳春白雪》借描写自然的勃勃生机来象征人的内心情怀,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自然”的追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也表现出了自然对于人类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诉求,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审美互动的效果。
张惠熙
关键词:审美情趣曲目琵琶传统文化艺术审美态度
内蒙古音乐理论与评论研究的美学意义
2016年
对内蒙古60年来的音乐理论与评论的梳理与研究,是学术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音乐理论与评论也是具有审美价值意义的精神产品,是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精神活动,具有科学性,又自成体系(音乐评论学),与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作品具有同样的独立地位,与音乐文化、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对它的研究不仅会促进内蒙古音乐理论与评论创作的健康发展,帮助内蒙古音乐理论家与评论家确立相对客观的、科学的、具有开放意义的理论与评论体系,有助于构建内蒙古音乐文化的多元格局,使其充分发挥主体的自觉性与创造性,以其特有的形式参与到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进程中,有效地促进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观念的变革与衍生。
张惠熙
关键词:美学意义
试论信息时代下多媒体辅助功能在《艺术概论》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如今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艺术概论》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整合教材的结构与内容,把艺术理论的重点、难点以及主要环节都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一一展示出来,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资源价值与示例价值。但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应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
张惠熙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概论辅助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