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峰
- 作品数:24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钢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转炉-炉外精炼-连铸生产的含硫非调质易切削高强度钢的切削性能被引量:5
- 2006年
- 对转炉-炉外精炼-连铸生产的含硫非调质易切削高强度钢的切削性能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对钢中夹杂物以及切削性能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纺锤形MnS及其以Al2O3、SiO2为核心的MnS复合型夹杂物是材料切削性能获得提高的主要原因。
- 常开地赵焕春张慧峰王坚朱殷祥
- 转炉生产轴承钢中钛含量的控制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了钛夹杂物的组成及钛夹杂物形成机理,通过对转炉流程生产轴承钢中钛的来源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控制了钢中钛含量,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 张慧峰张玮王坤杨铁城
- 关键词:轴承钢钛含量转炉
- 首钢转炉—连铸轴承钢的研制与开发
- 2008年
- 通过对转炉终点、LF炉精炼、VD真空处理及全保护连铸的严格控制等环节,首钢生产的轴承钢满足了GB18254-2002的标准要求,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 张慧峰邓素怀张玮王坤林志峰
- 关键词:轴承钢转炉氧含量
- 一种高碳低氮绞线用钢的生产方法
- 一种高碳低氮绞线用钢的生产方法,属于炼钢应用技术领域。转炉采用80吨小转炉双渣操作,终点碳按0.15%控制,出钢温度1610℃,挡渣出钢,控制转炉出钢过程中的下渣厚度在0~40mm之间;微氮增碳剂:N:0.005~0.0...
- 孔祥涛周德孙齐松王勇张玮李政嵩周剑波丁宁程四华张慧峰王立峰
- 一种弱化水冷强化风冷的高碳盘条的控制冷却方法
- 一种弱化水冷强化风冷的高碳盘条的控制冷却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工艺包括加热→粗轧→中轧→预水冷→终轧→穿水冷却→吐丝→风冷→集卷→打捆包装;控制的技术参数为:吐丝温度由860±20℃提高到了900±20℃,盘条在穿水过...
- 周德王立峰张槐祥王琳松周德光杨茂麟孔祥涛李正嵩孙诚魏福龙程四华丁宁张慧峰
- 文献传递
- GCr15轴承钢热轧态组织形态对最终热处理后碳化物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通过对3种GCr15轴承钢盘条的热轧态组织、球化组织和最终淬火回火组织中的碳化物粒度进行比较,研究了GCr15轴承钢热轧组织形态对碳化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的热轧组织中珠光体均匀细小、片层间距均匀,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最终可获得不大于0.8μm碳化物比率为97%的粒度分布。
- 邓素怀王远方张慧峰杨子森
- 关键词:GCR15轴承钢碳化物
- 首钢轴承钢连铸坯壳厚度变化及液相穴位置测定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射钉试验方法,在恒定的连铸机二冷条件下,测定200mm×200mmGCr15轴承钢在不同拉速下二冷段不同位置的坯壳厚度,由此推算出连铸坯凝固终点位置,为评价连铸机综合冷却能力、优化二冷制度和控制凝固终点提供了重要根据。
- 王坤王立峰张炯明王坚周剑波孙齐松张慧峰
- 关键词:轴承钢连铸坯壳厚度二冷制度
- 含硫非调质钢轧后硫化物夹杂形貌的观察被引量:23
- 2006年
-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观察和分析了转炉生产的含硫非调质钢轧后硫化物夹杂的形貌。结果表明,含硫非调质钢中硫化物夹杂的形貌有长条状、纺锤状、椭球状及球状。当钢中钙含量较低时,形成(Mn,Ca)S夹杂,形状为纺锤状、椭球状;随着钢中钙含量的增加,形成CaS夹杂,其形状变为球状。钢中的氧化物可以成为MnS的析出核心,形成复合型夹杂物。
- 常开地赵焕春张慧峰张玮张永军王国连李飞
- 关键词:硫化物夹杂
- 一种双缓冷工艺生产高碳铬轴承钢的方法
- 一种双缓冷工艺生产高碳铬轴承钢的方法,属于高碳铬轴承钢的生产技术领域。通过对转炉终点控制,采用Al深脱氧,挡渣出钢;LF炉高碱度低氧化性渣精炼;连铸保护浇注生产出合格的轴承钢铸坯,然后高温吊进铸坯缓冷坑中,利用铸坯高温缓...
- 张慧峰周德光陈明跃张玮王坤邓素怀林志峰刘新华宫坚孙晋峰车金萍熊化冰王莉刘建明杨为中刘玉新
- 文献传递
- 转炉生产含硫非调质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研究
- 本文研究了转炉生产含硫非调质钢中硫化物夹杂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钙系复合脱氧剂和铝系脱氧剂相比,钙系复合脱氧剂显著减少了硫化物夹杂的级别,使硫化物夹杂的尺寸变小、增加了小尺寸硫化物夹杂的数量;硫化物夹杂的形貌也由长条状变...
- 常开地陈明跃张慧峰赵焕春陈京生周德光王坚王国瑞
- 关键词:脱氧剂硫化物夹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