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尺度流动速度计算的新方法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流体力学中流量与流速的计算和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液态氩在纳米通道内的三维Poiseuille流动和驱动方腔流动,计算流体流速.结果表明:平板形纳米通道内,该方法求得的流速与传统分子动力学方法所求流速基本吻合,可以用该方法计算不同壁面情况下的流速;对于纳米方腔通道内的流体,在不同模型下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流速分布大致相同,但是其边界速度差别很大,在边界的速度计算方面新方法的精确度更高,收敛速度比传统方法快.
- 戚振红张文飞贾敏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流速
-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数值计算方法对液态氩模型应用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介绍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常用的几种积分计算方法及其精度。为比较积分计算方法对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模拟液态氩为介质的流体模型,比较了不同数值计算方法下所算得的输运系数结果。为不同情况下分子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选择提供了参考。
- 夏冬昱张文飞孙喜山
- 纳米尺度固体中应力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纳米尺度的应力计算方法包括维里应力和工程应力的计算方法。作者以计算固体中的拉伸应力为例,阐述两种计算方法在计算固体中应力时的异同及适用范围。比较两种算法在计算垂直于拉伸方向截面上的平均拉伸应力和在该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局部拉伸应力,分析在不同外载荷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最后总结出两种算法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具体计算中,选取了EAM势函数,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纳米单晶铜杆的拉伸过程进行模拟。
- 陈明张文飞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 纳米单晶铜杆压缩时的稳定性研究
- <正>应用嵌入势函数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纳米单晶铜杆压缩时的稳定性。通过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轴向作用力驱使原子运动,模拟了纳米单晶铜杆失稳弯曲破坏的过程,详细分析了弛豫阶段
- 张任良张文飞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单晶铜动力屈曲
- 文献传递
- 干线快速载断阀压降速率设定值的确定方法被引量:11
- 2004年
- 根据输气管道安全的需要 ,对干线快速截断阀压降速率设定值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有限元方法解管道瞬态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组 ,并用稳态流和瞬态流相结合的方法来模拟管道发生泄漏时的流动状态 ,进而求得干线快速截断阀合适的压降速率设定值。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和用所编制的工程软件计算的实例。
- 王广辉张文飞
- 关键词:输气管道压降速率
- 不同温度下纳米单晶铜杆拉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4
- 2007年
- 研究对不同温度下的纳米单晶铜杆的拉伸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模拟应用了分子动力学方法,所用势函数为镶嵌原子势(EAM),时间积分为Verlet速度算法,对构件的温度控制用速度标定法。对弛豫阶段在不同温度时的能量演化做了详细分析,采用对端面原子直接加力的方法施加外载荷进行拉伸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在不同温度下纳米单晶铜杆的应力-应变关系,温度对纳米单晶铜杆的破坏应力及弹性模量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 张媛媛张文飞王鹏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应力-应变弹性模量
- 维里公式在周期性边界条件流体模型压强计算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解析了维里公式的推导过程,提出了更为具体合理的模拟计算控制公式,用于周期性边界条件下流体模型输运系数计算。针对目前存在的压强计算结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压强计算结果的影响因素,并从零剪切粘度模拟结果出发验证计算控制公式的可行性,为纳米级周期性边界条件下三维流体模型的压强及粘度计算提供了依据。
- 夏冬昱孙喜山张文飞胡建军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压强计算周期性边界条件
- 1060/Al-SiC/1060层状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 近年来,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强度、低密度以及耐腐蚀性强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以及电子封装等领域被广泛研究与应用。但其较低的延展性在很大程度上限了其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验将1060铝合金粉末和Al-SiC...
- 张文飞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湿法制备多道次热轧织构
- 纳米尺度孔洞周围应力集中现象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EAM势函数对纳米单晶铜杆拉伸过程进行分析。选择一个无孔的纳米单晶铜杆作为模型进行拉伸实验,分析内部拉伸应力分布情况;在该模型中间挖出一个孔洞进行拉伸实验,分析孔边拉伸应力分布情况,用工程应力的方法计算应力、应力集中系数。改变模型尺寸、孔洞半径,对多个模型孔边应力集中系数进行计算,总结孔边应力集中的特点。
- 陈明李革张文飞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孔洞应力集中
- 采用双原子分子旋转计算及动量控制方法的空气分子动力学计算
- 2011年
-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Lennard-Jones势函数对空气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模拟计算.在模拟过程中,针对气体的特点,应用了对系统动能和动量的控制,以及双原子分子的旋转计算.模拟了不同高度下空气压强的变化,并计算了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温度和密度不同时黏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得到的空气物理参数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 张志杰张文飞张钧惠孙虹宇李小龙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压强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