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
- 作品数:48 被引量:17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利用SSR、EST.SSR、SNP标记对鲤食物转化率、体厚、体质量3种性状的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利用Windows Map Manager2.0的标记回归法对鲤(Cyprinus carpio L.)F2群体进行单标记定位分析。用91个SSR标记、33个EST标记、364个SNP标记对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得到与食物转化率、体厚、体质量3个性状显著相关(P<0.05)的标记,分别为27、35、27个,其中与食物转化率相关的标记SNP0041、SNP0044,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贡献率分别达到15%、16%。这些标记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参考标记。将得到的与食物转化率显著相关的EST座位HLJE14、HLJE253和与体质量显著相关的HLJE253座位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HLJE253与斑马鱼上编码ORF2结构蛋白的基因相关,相关程度达61%。将得到的与3种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在NCBI上进行序列查找,通过Blast比对找到相关的基因,并对可能的功能作了注释。
- 王宣朋张晓峰李文升张天奇孙效文
- 关键词:EST-SSRSNP食物转化率体质量
- 鲤饲料转化率性状的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22
- 2012年
- 数量性状(QTL)定位是实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选择和定位、培育新品种及加快性状遗传研究进展的重要手段。饲料转化率是鲤鱼的重要经济性状和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而通过QTL定位获得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及相关基因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研究利用SNP、SSR、EST-SSR等分子标记构建鲤鱼(Cyprinus carpio L.)遗传连锁图谱并对重要经济性状进行QTL定位。选用174个SSR标记、41个EST-SSR标记、345个SNP标记对德国镜鲤F2代群体68个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用JoinMap4.0软件包构建鲤鱼遗传连锁图谱。再用MapQTL5.0的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和多QTL区间定位法(MQMMapping,MQM)对饲料转化率性状进行QTL区间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结果显示,在对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多QTL区间定位中,共检测到15个QTLs区间,分布在9个连锁群上,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17.70%—52.20%,解释表型变异最大的QTLs区间在第48连锁群上,为52.20%。HLJE314-SNP0919(LG25)区间标记覆盖的图距最小,为0.164 cM;最大的是HLJ1439-HLJ1438(LG39)区间,覆盖图距为24.922 cM。其中区间HLJ1439-HLJ1438、HLJ922-SNP0711解释表型变异均超过50.00%,可能是影响饲料转化率性状的主效QTLs区间。与饲料转化率相关的15个QTLs的加性效应方向并不一致,有3个区间具有负向加性效应,平均为0.027;12个正向加性效应,平均值为0.06。研究检测出的与鲤鱼饲料转化率性状相关的QTL位点可为鲤鱼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更进一步的QTL精细定位打下基础。
- 王宣朋张晓峰李文升张天奇李超孙效文
- 关键词:鲤鱼饲料转化率
- 主要水产养殖种微卫星标记开发与鲤的分子育种
- 孙效文鲁翠云张晓峰梁利群匡友谊曹顶臣闫学春常玉梅耿波李超佟广香
- 简要技术说明:1、针对鱼类养殖种和引进品种易出现遗传衰退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和病害增加的问题,设计了鲤分子标记指导的群体选育和育成品种的遗传结构优化技术,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的鱼类分子育种技术,技术核心是根据亲本间的遗传距离...
- 关键词:
- 关键词:鲤鱼水产养殖池塘养殖分子育种技术
- 镜鲤体长性状的QTL定位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以镜鲤良种后代为祖父母本所培育的杂交F2群体的68个个体为材料,利用553个分子标记(217个SSR和336个SNP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运用JoinMap4.0软件包对遗传连锁图谱进行构建。利用MapQTL5.0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进行QTL检测,通过置换实验(1 000次重复)确定连锁群显著性水平阈值。在对体长的区间定位中共检测到12个与体长性状相关的QTLs区间,分布在BL-1-1(SNP0137-SNP1481)、BL-4-1(SNP0092-HLJ797)、BL-5-1(SNP1268-HLJ423)、BL-7-1(HLJ870-SNP0702)、BL-12-1(SNP0922-HLJ639)、BL-16-1(HLJE351-SNP0674)、BL-25-1(SNP0394-SNP0862)、BL-35-1(HLJ668-SNP0832)、BL-43-1(SNP0389-SNP1425)、BL-47-1(HLJ057-HLJ1113)、BL-47-2(HLJ1439-HLJ1418)等11个连锁群上,解释表型变异范围是13.8%~64.9%,其中贡献率大于20%的主效QTLs有8个,是体长性状的主效QTLs区间。
- 张天奇张晓峰谭照君曹柱王宣朋李文升储志远孙效文
- 关键词:镜鲤体长分子辅助育种
- 鲤鱼(Cyprinus carpioL.)头长、眼径、眼间距QTL的定位被引量:20
- 2009年
- 用265个AFLP标记、1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37个EST-SSR标记和16个RAPD标记对大头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F2雌核发育群体44个个体进行基因型检测,构建鲤鱼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软件WinQTLCart2.5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头长、眼径、眼间距3个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5个与头长性状相关的QTL,分别定位于鲤鱼连锁图谱的LG2(qHS-2-1)、LG3(qHS-3-1)、LG40(qHS-40-1)和LG4(qHS-4-2和qHS-4-3)上。其中qHS-40-1拥有最大的LOD值,为7.94,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4.29%。qHS-4-2的LOD值最小,为5.03,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52%。5个与头长性状相关的QTL加性效应值均为负值。检测到两个与眼径性状相关的QTL,分别定位于鲤鱼连锁图谱的LG39连锁群(qED-39-1)和LG40连锁群(qED-40-1)上,其中qED-40-1的LOD值比较大,为2.76,其加性效应值为负值,可以解释5.62%的表型变异;qED-39-1的LOD值为2.72,加性效应值为正值,可以解释9.77%的表型变异。检测到两个与眼间距性状相关的QTL,分别定位到鲤鱼连锁图谱的LG20连锁群(qEC-20-1)和LG28连锁群(qEC-28-1)上。其中qEC-20-1的LOD值比较大,为3.77,加性效应值为正值,可以解释8.29%的表型变异;qEC-28-1的LOD值为2.79,对应的加性效应值为负值,可以解释8.88%的表型变异。
- 刘继红张研常玉梅梁利群鲁翠云张晓峰徐美佳孙效文
- 关键词:鲤鱼QTL
- 镜鲤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QTL定位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磷酸酶普遍存在于动物的各组织中,对磷酸单酯键具有水解活性,是机体生长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和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酶。以镜鲤(Cyprinus carpio L.)全同胞家系190个个体为材料,用992对微卫星(SSR)标记进行基因组扫描,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肠组织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QTL检测显示:5个QTL区间与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其中3个QTL为99%染色体水平显著性,分别位于LG2(CA2049-CA2371)、LG25(HLJ2941-HLJ3946)和LG28(CA2263-HLJ2873),另外两个QTL区间为95%染色体水平显著性,位于LG14(HLJ3275-CA174)和LG14(CA1276-CA2208),解释表形变异率范围为8.1%~38.9%;2个与碱性磷酸酶相关的QTL区间均为95%染色体水平显著性,分别位于LG8和LG13,可解释变异率分别为7.3%和7.0%。
- 尹森于倩郑先虎于彬彬张晓峰曹顶臣匡友谊鲁翠云李超孙效文
- 关键词: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QTL镜鲤
- 重要养殖鱼类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水产养殖动物大多数经济性状诸如生长、肌肉质量和抗病性等都是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是染色体上决定一个数量性状的区域,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基因。水产养殖鱼类QTL定位的目的是弄清决定一个性状的基因数量和效应,以加快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速度。本文综述了几种重要养殖鱼类主要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提高标记辅助育种效率提供参考。
- 张晓峰耿波
- 关键词:养殖鱼类经济性状QTL定位
- 鲤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被引量:6
- 2017年
- 饲料转化率是鲤养殖重要的亟待改良的经济性状之一。本研究利用分布于鲤全基因组的1 536个SNP标记,分析68尾全同胞家系镜鲤Cyprinus carpio的基因分型,采用TASSEL软件的GLM和MLM模型检测与饲料转化率性状紧密关联的标记位点,发掘相关位点内的优异等位变异。本研究共获得17个与饲料转化率性状显著关联(P<0.05)的SNP标记,贡献率在6.4%~16.6%之间,分布于鲤基因组第2、6、11、16、20、32、33、41,和42染色体以及Scaffold1032、1078和2323上,注释了一批饲料转化率相关的候选基因。从显著关联的标记位点内发掘了16种优异等位变异,其平均表型效应值较群体均值高6.2%,较非优势等位变异高12.5%。其中,SNP0919、SNP0167和SNP1016 3个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增减效差异最大,暗示这些标记对性状的选择效果明显。本研究发掘的饲料转化率相关的标记及优异等位变异可为鲤饲料转化率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依据。
- 张晓峰李超鲁翠云曹顶臣孙效文
- 关键词:SNP
- 一种提高鲤饲料转化效率的选育方法
- 本发明针对传统选育技术对饲料转化率性状遗传改良难度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提高鲤饲料转化效率的选育方法。选育方法:一、建立鲤选育基础群体;二、提取基础群体鲤基因组DNA;三、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引物对进行PCR扩...
- 鲁翠云张晓峰李超曹顶臣郑先虎程磊孙效文
- 文献传递
-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每天采样观察3~60日龄人工养殖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性腺分化和发育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水温(20±4)℃下,黄颡鱼卵巢的分化明显早于精巢,性腺的分化型为雌性异体型。孵出后14d卵巢开始分化,原始性腺在横切面出现组织突起,逐步形成卵巢腔;雄性分化始于孵出后54d,主要标志是形成输精管原基,进而形成输精管。本研究成果为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 彭丽娜卢建国栾培贤葛彦龙薛淑群张晓峰孙效文
- 关键词:黄颡鱼性腺分化组织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