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龙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建构法律推理的新视角:以语用学合作原则为切入点被引量:4
- 2009年
- 如何建构大小前提,关系到法律推理能否取得有效性,以往对于建构大小前提的研究偏向于抽象的理论探讨,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在语用学视域中,法律推理不仅是逻辑推理也是行动推理,构建大小前提的过程体现为言语行为活动,而语用学合作原则是理解言语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能够在建构大小前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法律推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 张斌峰张毅龙
- 关键词:法律推理
- “‘意思表示'解释”的语用学透视——语用推理的维度被引量:1
- 2010年
- "‘意思表示'解释"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探求当事人的"真意",其目的是为了发掘和确认案件事实,确定法律推理中的小前提。而对当事人的言语行为进行解释,实质上就是一种语用推理的过程,即如何在特定语境中理解话语的意义。本文以合同为例,透过语用推理来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综合运用了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语境原则等方法和理论,展示了语用学方法在法律推理中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 张斌峰张毅龙
- 关键词:语用推理
- 法律是一门艺术——评许霆案二审判决被引量:4
- 2009年
- "依法判决"和"合理性判决"是内在的统一,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法官只有掌握较高的说理艺术,才能将这二者统一起来。要区别逻辑涵摄与法律涵摄,法律涵摄不是就上下位概念的外延宽窄而言的,而是就上下位概念的构成要件而言的。根据德沃金的"整体性的法律"理论,法律规范包括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不明确的"法律原则"通过理想型法官对判决所作的"建构性解释",就具有了唯一正确的答案—既是"依法判决",又是"合理性判决"。
- 聂长建张毅龙邓少华
- 关键词:法律原则法律规则
- 语用分析方法在法律推理“找法”过程中的应用——以许霆案中法律规范的选择为例
- 2009年
- 在法律推理中充满了对语言意义理解的需求,当面对疑难案件时更是需要对法律条文的解释来准确地适用法律。语用学的方法重在对动态语言意义的理解,是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学问,确定案件大前提实质上具有语用推理的性质。以许霆案为例,将语用分析方法应用到法律推理的"找法"过程中,旨在证明语用分析方法对于法律推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 张毅龙邓少华
- 关键词:法律推理大前提许霆案
- 论习惯权利与人权推定被引量:1
- 2009年
- 从自然权利、法律权利或宗教权利来建构人权内容都缺少生活性内容和民众性主体,而习惯权利与人权在本质、内容与产生方式上存在着契合的可能性。二者契合的方式是习惯权利的人权推定。它包括立法程序中的立法直接推定与习惯法法源地位的间接推定,以及司法程序的司法解释推定与司法判例推定。习惯权利的人权推定应遵循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价值性与程序性原则。
- 韦志明张毅龙
- 关键词:人权习惯权利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