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恶性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心脏恶...
  • 1篇诊断与外科治...
  • 1篇食管
  • 1篇食管鳞状
  • 1篇食管鳞状细胞...
  • 1篇手术
  • 1篇体外循环
  • 1篇同工酶类
  • 1篇曲美他嗪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化学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玉辉
  • 2篇宋书田
  • 2篇白传明
  • 2篇张彬
  • 2篇张楠
  • 1篇周岊梧
  • 1篇周继梧
  • 1篇肖连波
  • 1篇杨明

传媒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VEGF、MK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MK、VEGF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灶、癌旁组织的MK、VEGF的表达,利用统计软件SPS...
张玉辉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CK—MB、cTnI及hs—CRP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3择期行0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桥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CK—MB、cTnI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美他嗪组cK—MB、cTnI在术后6h、12h、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hs—CRP在术后12h和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OPCAB患者CK—MB、cTnI和hs—CRP的释放。
宋书田张楠张彬张玉辉杨明白传明周继梧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肌酸激酶同工酶类肌钙蛋白I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26~43岁,平均35岁,本组除1例右心房肿瘤广泛侵犯右房室环及心包仅做活检外,其余3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的部位及侵润程度,完整切除2例,姑息切除1例,同期行室间隔修补、肺动脉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单纯探查活检术的患者2个月后死于心力衰竭;1例右心室梭形细胞肉瘤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死于右心衰竭;1例左心房恶性间皮瘤手术后3个月死于双肺广泛转移;1例左心房梭形细胞肉瘤术后随访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原发心脏恶性肿瘤预后欠佳,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综合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宋书田周岊梧张彬白传明肖连波张楠张玉辉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